【转载】还在为父母不接受自己性取向痛苦吗?其实我们自己才是问题的答案 !
分享到:
6已有 861 次阅读  2016-01-28 10:51


分享 举报
2016-01-24 文/她她 

大家好,因为工作时间的缘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有家长出席的亲友会活动,很高兴认识大家。我叫她她,今年32岁,我是29岁才真正意识到我是拉拉的。比起在场众多很早就天赋过人、无师自通的同人,我属于绝对的后期开发、自学成才型。

最近,看了吴幼坚老师一系列关于拉拉的博文,感触良多。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同人不管是拉拉也好,GAY朋友也好,都和三年前的我一样,面对问题爱向外找答案——我们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父母不能理解自己,要么做鸵鸟,以为隐藏得好就万事大吉,要么希望通过做些什么让父母能变得开通一些。这越发让我觉得有责任与更多同人朋友分享一下,我是如何从父母不能理解的纠缠中解脱出来,轻松做自己的心得,相信对那些希望得到家人理解的同人朋友会有一些启发。


首先,我要澄清我的观点:尽管我是选择向父母以及公众出柜,我这么做是性格使然,另一个原因是,我愿意成为站出来为这个群体尽点绵力的人。但在我看来,无论对父母出柜与否,对人家以外的人出柜与否,形婚与否,甚至直接进入异性婚恋(我指的是隐瞒对方的前提下,我坚决不赞同这样做),任何一种选择都没是非对错,没有哪种更高尚、更好,另一种就自私,就不好之分。我认为,仅从所谓道德的角度评价任何一个选择都毫无意义,每个人做某种选择都有其原因,我尊重每位同人朋友的选择。我之所以把个人经历和心得跟大家分享,仅仅是想让大家看到除了一味改造父母之外,也许我们还有其他不同的选择。当然,最后要怎么选择,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回想起三年前,最初我也曾走过能瞒则瞒,能拖则拖,不能瞒,不能拖,到那天再算的死路。但最后还是被一个我很信任的亲人卖了,不得不对父母坦白从宽。

出柜之后,我经历了众多同志都熟悉的“父母出柜后遗症三部曲”—— 一医二闹三相亲。先是被父母要求去看心理医生。那时我很配合,与其说我去看病,不如说我想带父母去看病。结果,变成了父母给医生看病——当一个医生告诉父母我没问题,他们气急败坏,他们说那个医生才自己有病,再也没有找她做治疗;我也被要求去相亲,尽管我再三事先声明,去只是结识朋友,但之后父母依然会一脸期望问我有没感觉,完全屏蔽我的话;软的不行,老妈也来过硬的,放过“断绝亲子关系”之类的狠话。我还是很幸运的,至少妈妈没以死相挟。那时的我总是不死心,每次回父母家看望他们,都试图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天真的以为只要把性取向科学知识告诉他们,他们就能理解我了。


可是,我错了,我忘记了,一旦当一个人内心坚定了“我是为了你好”的想法,他/她就看不见我的真实需求了,无论我说什么都没有用的。于是,我越是想改变父母的观念,他们就越是执着于改变我的性取向,每次见面大家都不欢而散。后来,学习心理学以后才知道,其实我做的事情,和父母对我做的事情本质是一样的,我们都在做着一件注定会失败的事——改变对方!


不过,很幸运的是,三年前我偶遇生命中很重要的恩师——心理学。通过自学心理学,我才能勇敢做自己。


在座的同人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阻碍我们做自己?是我们的父母吗?

我知道很多朋友认为,是父母不能理解我们,所以,我们才痛苦。那为什么有些同人的父母也不能理解接纳他们,譬如我,但他们照样能做自己呢?


真的是我们的父母在阻碍我们吗?还是我们自己呢?

和众多同人朋友一样,三年前的我也认为,如果我的父母能开明些,我就不会那么痛苦了。我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父母身上,我不能接受父母不理解我、父母不够完美这个事实。为了不面对的这个我们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逃避。

三年前我的做法就是做鸵鸟,自以为隐瞒就可以相安无事,好像大家就可以开心快乐了,这种开心一定是表面上的。白天我对着家人微笑,到了夜晚,独自呜咽。又或者,我想尽办法改造父母,跟他们讲性取向的科学知识,企图让他们变得更开通,更理解我。

我知道,还有其他各种版本的逃避:譬如,逃婚,我们不得不远走他乡,举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家都不敢回;又譬如在家庭压力下,我们选择进入异性婚恋又或者形婚。

我们以为,这样就“考虑家人感受”,就“孝顺”了。但实际上,任何感情都有生命,它每天都向我们申诉着我们的无情和软弱。我们在选择离开爱人的同时,把对父母和自己的愤怒转嫁到其他人和事身上。最可怕的是,这一切发生于无形,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意识到,这是为什么我们胸口总有一团无名火,总是活得那么压抑和憋屈的原因了。

我们常常以为不碰触伤口,伤口就不在了。我们对父母不能接受真实的我们这个事实视若无睹,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它的控制了。我们像小孩子一样,拒绝看到我们的父母不够完美这个事实,苦苦渴望着,只要我如何如何,父母就会变成一个开通的、理解我的人了,这样我就舒服了。这种否认,会令我们在“必须得到父母的认可”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我们本来是想摆脱这件事对自己的消极影响的,但适得其反,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反而越来越重。

实际上,要想做到轻松做自己,只有一条路:接受,接受父母不能理解我们的事实,接受父母不够完美,承认这是不可改变的。

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无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即便是父母也好,爱人也罢,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我们而改变。即使对方改变也不是因我们,而是他们意识到自己有问题而改变的。在没有学会接受之前,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别人身上,我们幻想父母可以更好,我们做各种改造父母的工作。期望父母为自己改变一下,那么自己就得救了。但任何一个独立的人,都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改变的。所以,这种期望注定会失败。


在这里我强调一下,接受父母不够完美,不是宣扬悲观论,而是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个现实。因为,学会接受之后,我们的注意力会转移到自己身上,我们会醒悟:自己才是问题的答案。

我们大可大哭一场,对自己宣告:父母是不可改变的,有这样的父母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命运。每个人爱的能力都是从父辈学来的,不是每个父辈的教育方式都是健康的,父母已用他们学会的最大最好爱的本领来爱我们了。我们必须意识到,有些父母在自省方面患有癌症,试想,你会要求一个绝症患者做正常人的事情吗?我们可以原谅他们的不足,从现在开始放下期待他们完美的执着,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我们已过了“必须得到父母认可,我才能做我认为对的事情”的年龄。现在的我们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即使父母不理解我们,我们可以理解他们,我们可以自己支持自己。

带着这份包容和理解,父母不理解我们的阻力并未消失,也未被我们遗忘,但我们对它的纠缠就结束了,我们的心灵从此重获自由。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温和而坚定地做自己!

我知道,我这样说,肯定会有人会说我不孝,怎能这样对待父母呢?孝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我看来,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真正孝顺父母,才是好的孝顺。如果当孝顺可以无视伤害他人(孩子,或者任何其他人),那就是坏的孝顺,是愚孝。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打着爱或者道德的旗号,父母对子女实施的控制行为。我更崇尚另一种孝顺——孝而不顺。这种孝顺,不以牺牲孩子的自我为前提,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孝顺父母的方式(谁规定孝顺只有和异性结婚生子这一条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得到幸福、孝顺父母?!)。这种孝顺是孩子的自主选择,并非出于道德的压力,这才是真正的亲人间最真挚的、最纯静的情感互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愚孝的链条从我们这一代斩断,相比教给孩子知识,远不及给他/她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成长环境,一个健康的人格重要.


最最奇妙的是,往往当我们真正放下改造父母的执着心那一刻开始,对方也在变化。我自己的经历就是这样。


2009年春节,我在打算跟父亲当面沟通前,特意跟心理群的群友做角色扮演,练习用非辩护式的沟通方式模拟跟父亲对话。最后,我选择了给父亲发短信,我说:

“爸爸,我知道你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这样,你震惊、愤怒、惶恐、绝望,几乎所有同志父母都有这样的反应。我知道,你希望我改变是不希望我不幸福,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得到幸福不是只有和异性结婚生子一条路,我会用我的方式得到幸福。”

“爸爸,你可以无视你女儿喜欢女生这个事实,也可以无视你们要拆散我们我的痛苦。我知道你以有我这个女儿为耻,但是,我以我勇敢地做自己为荣。爸爸,你依然可以拒绝学习同性恋科学知识,继续保持对同性恋的误解和偏见,拒绝看到我的伤心。这都是您的权利,我尊重。但是,我仍然会做我自己。”之后09年 11月,我又写了一封长信对爸爸:

“爸爸,我知道你和妈妈一直都在幻想,有一天我会变,找男友,和女友分开。我感觉,你们似乎看不到我喜欢女生这个事实。”“我知道几乎所有同志父母最初都这样,我完全理解。不过,也有的父母是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最后能坦然面对,甚至投身同性恋公益活动中去。当然,你们选择原地踏步,我也能理解,总之我都能接受,我尊重你们的选择。”

“这几年,我身体力行为同性恋群体争取权益做了一些工作。譬如,通过吴幼坚老师博客跟广大同人分享我的学习心理学的心得;给央视当红心理清谈节目《心理访谈》专家李子勋写信,指出他在一期节目中对一名女同的误诊等。”信中我还邀请爸爸参加广同亲友会第二届同志父母恳谈会。我说,“其实,我知道你铁定不会参加。我理解你的感受,也尊重你的选择。无论你和妈妈怎么看我,我为自己而骄傲!”

 这两次沟通每次我都很温和地表示理解父母的感受,并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求他们做任何改变。同时很坚定地告诉他们,我依然会做自己。

 没想到父亲给我回信——

 “我很高兴你至少跟我说了实话。我现在只想活得简单点,慢慢地老去,所以我不会去参加什么会议,这点请你理解。”

 “有时候我也想,你过你的日子为什么要搞得那么惊天动地呢?我对你还有一点建议的话,就是你既然要选择这样生活,就要活得比别人更精彩、更滋润,这才是你真正要做的,至于其他我认为少做为佳。”

通过09年整整一年的努力,随着我逐渐放下改造父母的执着,父母的态度也在改变。从以前避而不谈,到现在虽然不会主动提及女友,但是谈话如果与女友相关,我不会刻意避讳在父母面前提及女友。我知道,能做到现在这样,对父母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还有一件事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今年春节要跟父母的战友一起吃饭。在还没见到叔叔阿姨之前,我还一直头大,如何应付他们问我结婚没有,什么时候结婚之类事情。但是,很意外的是,见面他们竟绝口未提这个话题,我猜想应该是父母提前就帮我应付了。难道现在父母反过来为我减轻负担了?


9月5日亲友会活动之前,我跟上次一样,把亲友会活动邀请函转发给父亲,邀请他来参加活动。信中,我依旧表示,我知道他不会来,我尊重他的选择。不过,我希望跟他分享我的生活点滴,所以,还是把我的发言稿发了给他。这三年,尽管磕磕绊绊,我和女友这段感情让我和父母越走越近,或者说这段感情帮助父母更看清真实的我。


本文有部分内容引用武志红老师的文章,再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忠心感谢武老师的文章带给我的启发和改变。


编辑/小牧

--尊重作者劳动,转载请完整注明以下信息,否则请勿转载--

作者:她她 同志自我成长倡导者

QQ空间:http://35895440.qzone.qq.com 微信:zishenshaonvtata  

知乎注册名:她她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