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柜的理由
分享到:
18已有 1487 次阅读  2014-07-16 18:42


分享 举报
    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道出的一句名言经过汉译后,失去了原来的意思。“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这句话被广泛地理解成“活,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实际上,“be”这个简单的动词,兼具了“存在”和“是”的意思。在中世纪神权统治之下的欧洲,一切“存在”都被认为是上帝创造和决定的。哈姆雷特的这句话,提出了由自己来决定存在与否的问题,是对神权和上帝的挑战,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萌芽。
    无独有偶,到了17世纪,笛卡尔一句“我思故我在”更撼动人心。这句话的英语译法是“I think, therefore I am.”这里的“am”和哈姆雷特的“be”其实是一个意思:存在。笛卡尔明确否认了上帝对于个人存在与否的决定权,而将个人的理性置于最高的位置。
    时至今日,汪峰的一句歌词追问“我将如何存在”,这也是每个人一生无法逃避的问题。
    我发现不同的宗教有一个共同点:都在教诲世界和个人存在的方法。我并没有践行任何一门宗教,但却相信世界和个人的存在有一个终极的理由,但这个理由并不需要去挑明。伊斯兰教里有真主,基督教和犹太教里有上帝,佛教里有循环的世界。但无论在哪一个宗教里,“完人”的存在方式都是真、善、美的集合。
    我相信,每一个人刚刚诞生的时候,都是最接近真、善、美的。只是后来因为家庭的教养,社会的氛围,个人的际遇,让每个人迷失和歪曲了原本的自我。于是,我们穿上了或虚伪乖张、或冷漠淡薄、或卑鄙丑陋的人格外衣。这层外衣紧紧地裹住我们本真的自我,只有通过长期的自我修养,我们才能逐渐接近本真的自己。
    25岁的时候,我向父母出柜。因为,我不想毕生以一个虚假的人格存在,也不想在欺骗和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委屈了自己。因为,我想以本真的自我存在于人世。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10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