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日常对话》观后感
分享到:
4已有 1391 次阅读  2017-06-29 23:51


分享 举报



2017年上海骄傲电影节开幕式电影《日常对话》是我期待了一年的片子。最初是在北京的书岛,通过另一位同样秀异的女导演——《台北抽蓄》导演林婉玉之口有所耳闻。

无论是谁听到这个简介都会产生好奇:父亲自杀,母亲是拉拉,遭受过生父性侵的女儿拍出的跟女母对话的纪录片……乍一听你该会想,这会是部多么黑暗沉重的片子啊。

还有一个噱头是,通常我们看到的同志纪录片都是同志孩子跟异性恋父母出柜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则是调了个位置。

然而令我意外的是,这部片子并不黑暗,也不沉重,反而是温情脉脉、饱含平常的爱,感人至深,甚至有点儿小清新、小确幸。就如同贯穿全片的意象——那条白色长方形餐桌一样,柔顺地摆在那里,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日常、最柔软的地方,盛载着我们与家人的爱的链接,和回忆。

我对这部纪录片的定位是,这是一部关于爱的表达的纪录片。



《日常对话》之所以打动我,除了议题本身戳中泪穴,于我个人而言还由于片中出现的村杜场景、人物言行,对我而言都太过熟悉、亲切。我想台湾中南部地区跟我的老家温州乐清的民俗文化有很多同源性。

而影片的主角,黄惠侦导演的母亲,这样的形象——气质和打扮偏男性化、相貌并不出众、脾气容易急躁的中年妇女,其实在我的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并不会引起我过多的关注——我从来不会把她们跟女同性恋者联想在一起,而一旦知道,想必我也会用惊异的眼光刮目相看。然而,我们为什么要对一个标签有过敏反应,而脱离客观事实给我们的感受呢?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惠侦早年的成长史有点辛酸,母亲从家暴自己的父亲家逃出来,带着两个女儿去做“牵亡”,长大一点后惠侦才知道牵亡是个被人歧视的职业,她说她那时也不喜欢做牵亡,但她想多跟她母亲在一起——幼年的黄惠侦跟片中她可爱的小女儿一样,都很依赖生母。而她的母亲,却一直在刻意压抑自己不去亲近她们,不表达真擎的爱。

黄惠侦的外婆,也就是她母亲的母亲,因为黄惠侦的外公家暴她而数次藏农药自杀,我投射式地觉得这也许是她母亲既抗拒又渴求亲密关系的原因,加之对自己性取向的不接纳,使得她母亲总是刻意疏离跟女儿的亲密,甚至跟外人说这一对女儿是领养来的。

《日常对话》豆瓣主页的预告片中,母亲用大段的沉默来回避问题,习得性无能地说没人想了解她,或许这个世界上她最想抗拒了解自己的人,正是她自己。

影片中我觉得很值得玩味的镜头,是黄惠侦来到乡下母亲成长的地方去采访她身边的人,乡亲父老对母亲的态度一直很和善,而当问到对于她母亲是女同性恋者、她的同性恋行为时,他们都集体失语:“不知道”。

这种中国式的反馈黑洞我们都太熟悉了,至亲的人对于污名化的词汇会不约而同地用回避来保护,而奇异的是,他们却不回避描述这个意识形态框架之外却和它相关的具体事实——他们可以接受她男性化的外表,可以对她跟女生调情习以为常,可以接受她做一切她喜欢的事,就是不能接受她是个女同性恋。那么,污名化的缘起究竟在哪里?

这也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亲戚家的小孩说,“因为她穿着裙子,所以她是女生”;长大一点的亲戚家的小孩说,“因为她身边跟的都是女生,所以她是同性恋”……我们最原始的视角,都是用一个人的着装、饰品、外部呈现的状态来界定一个人的身份,我们从来不去问问ta心里是怎么想、ta自己又是怎么认同自己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无边界感地被预设,是集体主义和经济时代普世价值的矛盾。



身为一个女人,黄惠侦的母亲也一直害怕被人知道自己被家暴,所以她刻意让自己的形象变得冷峻、严酷,在冷落一双女儿的同时,又在不停地与其他漂亮女人约会中寻求亲密感。同时,这种形象弄巧成拙地变成和那些“好妹妹”心目中的加分项。

“她爱她的女朋友比爱自己多一点。”

导演说,她想借用这个拍纪录片的名义来弄清楚一些事,了结一些为了忘却的记忆。“如果不是录影有些话也没法说”。

所以我理解的这些拍日常对话的过程,也就像漫长的心理咨询,为了疗愈而深刻揭示。当三个人,惠侦和母亲和女儿在餐桌上一起吃饭,母亲看到惠侦跟女儿如此相爱、亲昵的画面时,总会刻意回避说“我吃完了”,然后起身去厨房收拾碗筷,就如同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难搞小孩。这种碍于面子的执拗逃避,有时也会让心思细腻的观众觉得很可爱,母亲和孩子的人设怎么对调得毫无违合感……

“如果让你再选择,你会不会生我和我妹妹呢?”黄惠侦问,“不会。”母亲利落地回答,之后当聊到“你们跟着我也吃了很多苦啊…”的时候,母亲不也禁动容地流泪了。这说明在内心深处她是如此地爱她女儿,所以她不愿意让她们跟自己受苦,也不愿意让她们看到破碎的自己,所以宁愿自己一个人着过破碎的、风流倜傥的生活。——这也是很多中国的性少数群体对待生活、对待亲情的态度的缩影——而正如母亲没有意识到,无论自己如何不完美,女儿还是会无条件地爱她……真正的爱都是无条件的,父母对孩子也是一样。

最后的对话,是黄惠侦导演刻意安排让小女儿上去问躺着休憩的阿妈“你爱不爱我?”,经过两个回合的挑逗,阿妈也终于别扭地说出了那句全场观众翘首企 盼的“我爱你呀”,为这个故事划上了圆满的、笑着流泪的句号。

说出这句心中的爱,对黄惠侦的母亲而言是并不容易,因为那是深刻正视、接纳她自己残碎人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向伤痛告别。正如预告片中她的那句尤怨“谁要了解我”,早已折射出这位外表男性化的阿妈,内心一直是个渴望被爱、被关怀的小女人。



我看完《日常对话》十分惊异于导演的视角会如此纯真而坚强,在面对幽暗、潮湿、晦涩、伤痛的记忆,她是如何做到强大而健康地去面对?作为女儿她就像天使般可爱,作为母亲她有着小女人温柔的外表,我无法想象这么沉重的经历,她能够如此勇敢地去面对和化解。那么可爱的女儿,和那么不可爱的母亲,接纳这样的人生,这对我而言就像是个奇迹。

所以在观后与导演的远程连线QA环节,我第一个举手提问了这个问题。

导演通过微信视讯断断续续地说,因为觉知自己四十岁人生已经过半,很多事情都看得开了,还有自己成为母亲之后看到了当妈妈的局限,爱让自己变得有力量。所以想借镜头之名义来理解自己的母亲的人生。

一句话总结,就是镜头让自己勇敢,母爱给自己力量。

导演还说了拍这部纪录片所带来的变化,就是母亲的心情变得很好,以前平常总是发脾气,之后都变得很稳定。那么困难的对话都做了,往后也不会有困难。我想这也是“心理咨询”的功效。

最后在连线时黄惠侦导演可爱的女儿也到镜头前抢戏,向我们打招呼,居然和纪录片里一模一样,好像永远不会长大、永远可爱得像天使…多么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啊。



最后我想说的是,过去我以为同志议题的作品对所有人而言,意义在于探讨歧视、孤独、边缘、情欲。

看完这部片子后我有了新的认知,其实同志议题真正在谈论的,是表达——表达需求与渴望,表达爱与被爱。

出柜是什么?不就是一个在表达“我要爱”这件事的过程么。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的、受到阻碍的事情。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4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gspecial 2017-06-30 08:25
    我那天也去了,现场感受很细腻又很真实,有幸能看到
  • 孤独症者 2017-06-30 23:23
    gspecial: 我那天也去了,现场感受很细腻又很真实,有幸能看到
    同志题材?
  • gspecial 2017-07-01 00:19
    孤独症者: 同志题材?
    相关题材,但同性元素不是重点
  • Jo. 2017-07-02 06:27
    gspecial: 相关题材,但同性元素不是重点
    哇,那居然能在这里碰到,幸会噢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