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桃花源式的乡村田园生活
分享到:
已有 435 次阅读  2020-01-01 22:10


分享 举报

    晨辉到张书记家里后,好好观察了下这里的房屋安排。晨辉发现这里家家都有比较大的院子。张老家的院子特别大。正房(朝南,这里俗称“堂屋”)共五间。最西边一间放置麦子、玉米都农产品,里面比较干燥。中间是卧室与客厅,两者由屏风隔着。东边两间一间是原来张老儿子的卧室,给晨辉住了,另一间就是刚提到过的书房。院子的西边是用瓦和玉米秸秆搭建而成的棚。面积很大,从南边院墙到北边院墙。一处放自行车,一处是羊圈,一处是猪圈,一处是家禽,有:5只鸡,4只鸭,2只鹅。鹅为一公一母,统治这家禽界的天下。就养这些东西,张大妈应该很忙的。棚对侧有三间房子,靠北一间是放杂物的耳房,靠南一间是厨房,中间是贯穿大门与院子。靠近南院墙的地方,是个小菜园。里面种菜,还种些花草,有棵桃树与柿子树。张妈会自己做柿子饼,香甜可口。

  侧卧原来是张伯儿子居住的地方,儿子走后,一直闲置。主侧卧里各有一个炉子,上用封闭的铝管将煤气通到外面。因为冬天,晨辉入住后,就把炉子烧起来了。床头正好有个灯,方便晨辉看书。为了方便晨辉起夜,特地准备了小便桶,安排的很周到。

  靠近北院墙与西院墙的夹角处,有个露天厕所,打扫的也非常干净。因为晨辉来了,张伯在门口特地挂了个牌子。如果进去方便,就将牌子翻至“有”面,如果出来就翻至“无”面。

  晨辉住的很舒适,但也有些许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没电视看。电视在主卧旁的客厅里,而二老每天休息都比较早,晨辉也不好意思去看了。这里没有宽带,手机网络信号又很差,晨辉每天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书房就在旁边,有时间晨辉也会到镇上买书,添置在书房里。

  其次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洗澡,在B市家里,冬天也是至少两天洗一次澡。在这里洗澡要到镇上浴室,而到镇上的路又远又难走,特别是一下雨,就泥泞难走。平常家里洗澡,就用浴盆,上面有个塑料“浴罩”罩着保温,但要很多水才能维持住温度,且很不方便。晨辉改为了,一周去镇上洗次澡,内衣两天一换。换了内衣又有新的问题,那就是洗衣服。这里的家庭用水都是用“轧井”(晨辉不知道翻成普通话是什么)抽取地下水,就是一根管子通到地下,然后用人工加压的方式,将水抽上来,但洗衣服还是比较冷的,需要烧热水兑上洗。张妈看晨辉冬天洗衣服不方便,于是要求帮忙洗。晨辉怕麻烦张妈,就推脱。张妈实在要帮忙,晨辉拗不过。后来就变成晨辉每次只洗内裤,其他的都是张妈代劳。张妈洗衣服特别细致,晨辉衣服的领头与袖口,张妈都特地用废弃的牙刷刷干净,洗的干净且不伤衣服。每次晾干后,帮晨辉叠好,放在储衣柜里。

   一日三餐也很可口。晨辉自己在B市一个人住时,是从来不吃早餐的,一是起起的晚,二是怕麻烦,不想做。来到这里,晨辉每天晚上看会书也就睡了,睡的早也就起的早。张伯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到田野里去锻炼,同时也呼吸下田间早上的新鲜空气。晨辉来后也加入了张伯的活动。锻炼结束后,回来吃早餐。早餐通常是白粥或者红薯粥与小菜。晨辉特别喜欢吃红薯粥,这里的红薯经过窖藏后,特别甜。并且这里几乎家家都有红薯窖。红薯还可以做成粉丝与淀粉,自家食用。小菜有张妈自家腌制的豇豆、萝卜等,还有馒头制成的面酱。晨辉最喜欢吃这个面酱。另还每人一个蛋,有时是鸡蛋,有时是鸭蛋,有时是鹅蛋,鸡蛋次数居多。真正的本鸡蛋,绿色无污染。有时张伯会到镇上买煎包、油茶、SHA汤改善早餐。油茶由大麦仁、千张丝、海带丝与花生熬制而成;SHA汤由母鸡汤与店家自制的调料熬制而成。

  中饭吃的比较丰富,以烩菜次数居多。烩菜由白菜、粉丝、肉丝、“粉脊”、“芡子”等烹饪而成。“粉脊”由晨辉音译而成,方言中是这样叫,普通话怎么叫晨辉不清楚。晨辉看到张妈做过。用红薯做成的淀粉,包裹着肉片,放在调制好的汤里煮。“芡子”程序更繁琐,用面粉、剁碎的粉丝、切丁的萝卜、肉等混合而成,然后经过蒸制。晨辉最喜欢吃“粉脊”。所以后来,张妈每周必做一次“粉脊”。有时会准备两三个小炒,有时会烧条鱼或者鸡。中午的主食多是大馍,有时会是米饭。

  晚餐比较简单些,有时是面条,有时是汤泡馍,有时会简单炒个小炒。

  这些菜经过张妈的手烹制,特别有味道。

  冬天不用农忙,生活也很闲适,晨辉只要有空余时间,就看看书。这个时间里晨辉读了不少书。

  工作上的事情也不是特别多,有时与张伯一起出外处理事情。出行一般是自行车,有时近路就步行。张伯这次再出山有两个想法:一是想重新分地。因为村里人外出务工的特别多,很多地都荒废了。张伯想重新分配。正好马上要过年了,外出务工的人过年时都会回来。张伯想趁这个时候,举行次村民大会商讨这个事情。二是想重新选举新书记,张伯想休息,安享晚年了。

  晨辉在这种田园式的生活中过得非常舒适,已经乐不思蜀啦。并且与二老的关系也特别融洽。村民都讲:晨辉与张伯已逝儿子有些相似。帅气的相貌、文质彬彬的气质、温和的性格、认真的办事态度都深得二老喜爱。同时村民们也都比较喜欢这位“帅哥大学生”。每次从外面跑步回来,在村子里会碰到很多人,村民们离老远,就张开嗓门地向晨辉问“大学生好!”,并且每次都特别真诚。晨辉发现这里的交流方式,也基本靠吼,离着还有半里地呐,就开始打招呼问好。问好的方式多是“吃饭了吗”。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