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中国征信市场,下一个将花落谁家?
分享到:
已有 416 次阅读  2015-08-05 15:44


分享 举报

【豆网】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是多样化的,包括在线理财、支付、电商小贷、P2P、众筹等,但是这些模式基本上都是从业务形态上进行划分的,也就是基本的“存贷汇”结构,包括了支付体系、融资体系和投资理财体系,并且有些平台是同时具备上上述几个特征。除此之外,个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核心实力是在于后端的征信,也就是做信用评估,并且主要是针对C端的个人用户的征信评估,这一块的市场前景将是千亿级别。目前,央行已经对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等平台完成了验收,但是目前监管机构的正式个人征信牌照仍旧未下发。

虽然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正式的征信牌照,但是几家征信公司已经开始了业务运作,并且用过征信评分的方式融入了一些打车、酒店和租车的具体消费场景。那么除了目前已经被央行正式通知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的公司,还有哪些具有征信实力的平台在卯足了劲做个人征信市场的开发?而且即便没有赶上第一批,很多平台也已经开始提前做起了长期的征信市场接入准备,京东在今年6月份也对外高调宣布投资了美国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大数据分析公司ZestFinance,,可见个人征信市场还有很多实力派在等待机会。

对于目前的个人征信市场而言,虽然条件还未完全成熟,但是各个平台都已经开始围绕着前期已经建立的电商、社交和支付生态圈来完善自己的征信市场基础。目前国内最有实力做个人征信的,个人觉得还是阿里、京东这样的大电商金融化平台。

阿里已经出发,京东还在发力?

说到个人征信市场,其实根本上取决于平台的数据源和数据征信技术的标准,就像一个是基础,一个是手段。目前国内的征信市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源的分散,而且各个平台之家处于商业竞争或者是利益考虑,不会轻易让渡自身的核心数据。于是,目前依托于大电商平台的几个互联网巨头就拥有了做征信的先发优势。国内主要是阿里、京东、腾讯这样的有电商化背景作为依托的公司,在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征信上更有发言权。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虽然说征信实际上是应该综合了各种数据来做综合比对分析的,例如需要囊括银行的交易数据,电商平台的支付数据,以及其他社会公共数据(包括社保、公积金、公安、人保等),但是目前国内的数据分布还处于完全破碎化的状态,而且部分数据涉及核心隐私也很难对外作为征信采集的依据。那么这种情况下,目前的很多平台都是依托于自身的数据库来做征信分析,或者是在合作伙伴的数据帮助下实现较为综合的数据分析。相对而言,京东借助12年来所积累的高品质用户消费数据、独特的自建物流数据,以及退货、购物评价信息等数据,进行风险评级,以此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京东生态大数据还包含京东商城数据、京东金融数据,途牛、易车、饿了么、金蝶等投资合作伙伴的相关数据,也会被引入。此外,京东还投资了长期致力于收集多元化数据的聚合数据,进一步完善京东生态大数据。

而从数据库的存量和性质上来看,电商的交易数据是具备天然的征信属性的,这也是很多银行做个人端的征信一直很难融入具体场景的根本缺陷所在。阿里、京东的大电商交易数据也是因为这样才具备了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目前阿里已经开始芝麻征信,京东目前也在个人征信领域积极准备,投资了美国的ZestFinance,而此前芝麻征信的参考模型也是美国的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FICO的信用评分。

第二,目前征信市场还处于小范围测试和积累阶段,虽然也有部分P2P,甚至是银行和一些征信平台开展了正式的合作,但是短期内互联网征信评分还难以全面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采纳依据,或者是作为一种征信的辅助参考,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核心的风控架构和评级体系。所以,目前不论是阿里的芝麻征信,还是其他的各种模型,更像是在自身生圈内或者是和自身有很强的业务逻辑的场景内进行征信环境的铺设,短期内还难以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征信选择。这个需要长期的征信数据维系和经历一个周期的征信市场的核查、论证,所以目前被央行通知首先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的几家机构未必就一定能够成为未来征信市场的最强者,相反,目前还没有获得征信牌照,也没有通知进行准备,但是私底下进行征信业务各项准备的平台,日后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高粘性交易数据,还需借力分析模型

毫无疑问,现在粘性最强的数据就是电商交易数据和社交数据,但是相对而言,电商的交易数据和征信之间的关联性更为直接和紧密,或者说社交类的数据要转化为征信类的数据需要找到的关联性标准难度更高,因为社会行为习惯虽说与征信也有关联,但是毕竟日后的征信服务主要是针对个人端的借款和融资,也就是授信,直接和钱打交道,那么具有频繁交易数据作为基础的大电商金融平台就具有天然的优势。

阿里就不用说了,另外国内还有一个大电商金融平台就是京东了,加上京东目前已经拿下了腾讯旗下的易迅等电商资产,日后说不定与腾讯也会开展征信业务上的合作。其实,单纯的数据征信是需要借助于一个比较综合化的金融化平台才能产生更好的作用的,如果只是做简单的征信数据收集和输出,那么对于自身平台的贡献度也有有限的。类似于京东金融这样的金融化平台,由于本身已经有较为丰富的多样化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理财、支付、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等各个方面,这样个人征信评分不仅可以成为旗下各个产品的依据,也可以通过多种产品的频繁交易和服务来进一步完善征信的数据库资源。

除了大电商金融化平台的数据优势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数据分析的技术了,这次阿里和京东都一致想到了美国,因为美国目前的个人征信市场是相当成熟的。而且阿里和京东分别找到了两家大数据征信公司,FICO和ZestFinance;相对而言,FICO在美国征信界是比较元老的,美国的三大征信公司,背后的数据分析逻辑也都是FICO的逻辑,并且很多美国的银行也是采用这种思路。

不过,ZestFinance的征信模型也引发了美国征信市场的好评,一定程度上是针对FICO数据标准的数据变量较少而设定的,FICO信用评分参考的数据变量只有不到50个,因此很多人摸清了FICO关注的变量后,就可以“模型套利”增加自己的信用评,而ZestFinance重新设计了一套信用评估模型,参考的数据变量多达上万条,并采用非线性化的、更前沿的技术来进行分析,从而防止‘模型套利’的现象。可见,京东投资美国的ZestFinance公司,未来布局个人征信市场的意图也十分明显。

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机构正式拿到个人征信业务牌照,而央行也在继续考核各个平台的数据分析和风控流程,下一个个人征信领域的巨头,相信会在具有大电商金融化背景的平台中诞生,京东金融入局的可能性很大。

版权所有: 《瞭望中国征信市场,下一个将花落谁家?》 均为 《豆网》用户原创及转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本文地址:http://www.doooo.net/post/250 谢谢。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