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柜五年记
分享到:
18已有 662 次阅读  2018-10-16 23:20


分享 举报


五年前,我和我妈出柜了。那不是我的第一次出柜,但准备的时间最长,出柜的邮件是2013519日发出的,第一封邮件则是44日。在此之前,我就想通过邮件的方式先和我妈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出柜。我很幸运,我妈初中没有毕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在此附上我的出柜邮件,以及我妈的回复。时隔五年,恍若经世!很难想象,如果五年前没有这封邮件,我现在会如何压抑,我和我妈的关系会如何紧张。希望这两封邮件能给尚在柜中挣扎的人一点点鼓励!

 

妈妈:

其实我想说的有很多,但不知如何组织才好。我会以平和的语气告诉你的。

昨天看新闻偶然发现,五月十七日(也就是最近)是“国际不再恐同日”,恐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同性恋恐惧,指对同性恋者以及同性恋行为的恐惧和憎恨。和种族主义一样,恐同是一种歧视,表现为对被认为是同性恋者的人或与之相关的事物持有仇恨、轻蔑、敌视和排斥,尤其是针对那些外貌和举止不符合男女传统性别角色的人

为什么跟你提这个呢?因为我就是一个男同性恋者(男同性恋的身体与生理构造与一般男性无异,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较受同性所吸引),也就是说我不会喜欢女生,我喜欢男生。英语中把男同性恋称作gay,女同性恋者称为lesbiangay在英文中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快乐的”,而lesbian源于古希腊的一个小岛的名称Lesbos上有一个在西方诗歌史上很有名的女诗人萨福(Sappho),她是女同性恋。目前,对同性恋的成因还没有科学的解释,有些研究表明和基因有关,是天生的;也有些认为和后天的环境有关。至于我自己,其实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这方面的意识,而且所说的一些后天坏境影响对我也不符合,我觉得我是天生的,至少我并非因为受什么的影响而成为同性恋,我本身就这样了,自从我懂事就是如此。而且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性取向是不可选择的(即不是我想成为同性恋就能成为的,或者想成为异性恋就能成为的,性取向是一种既定的事实,在西方很多国家,性取向和头发或瞳孔的颜色一样,存在不同很正常)。性倾向是不可改变的,所以一切的所谓治疗都是违背科学的。

社会中(尤其在中国)人们对同性恋者的歧视和恐惧最主要是因为,少数的同性恋这占了大多数的异性恋者看来是不能接受的,是异类。自古以来,少数就是被多数歧视的对象,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多少抗争,有多少维权,有多少流血!弱势群体民权运动一直在进行,黑人与白人,妇女和男性,残疾人和身体健全者,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令人欣慰的是,后来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成了黑人维权的象征;女权运动强调的男女平等在如今也成了共识;残疾人只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身残志坚者更令我们敬佩;同性恋的维权运动也正在进行中,全世界各地,同性婚姻已经在欧美很多国家地区合法化,同性恋的维权游行在世界各地也每年都有。

在世界范围内,1989101日,丹麦成为第一个认可同性结合,允许同性伴侣进行登记的国家。2001年1月1日,荷兰成为第一个法律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同性婚姻家庭享有传统家庭所享有的一切待遇。目前,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挪威瑞典葡萄牙冰岛丹麦法国(以上是欧洲),新西兰,南非,乌拉圭,阿根廷,加拿大,美国的12个州和巴西的部分地区,允许同性婚姻。德国,芬兰,卢森堡,英国,捷克,瑞士,美国8个州,澳大利亚4个州允许同性民事结合。反观中国同性恋者的爱情现状,虽然没婚姻合法化,但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因为,中国在1997年之前还认为同性恋是犯罪行为;2001年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剔除。今年两会前夕,2013225日,百余位同性恋的父母致信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尽早修改《婚姻法》,实现同性恋情侣的婚姻权利。

附上这封公开信:


尊敬的全国人大代表您好!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的孩子是同性恋者,我们被称为同志父母,我们的孩子因为同性倾向原因,无法与相爱的人合法组成家庭,结为夫夫或妇妇,给生活和就医等诸多方面带来不便。

按照社会学常识,同性恋者约占总人口的3-5%,照此推算,中国约有6000万同性恋者,他们因为现行的《婚姻法》规定只能一男一女结合,而被排斥在婚姻殿堂之外。我们的孩子有些跟同性伴侣已生活了近10年,他们相互照应,相亲相爱,却不能在另一伴生病需要手术时合法签字。身为同性恋者的家长,我们时常感到焦虑,因为不能合法结婚,我们孩子在领养下一代、生病手术签字、继承伴侣财产、甚至买房等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匪夷所思的是,我们的同性恋孩子尽管不爱异性,却拥有合法与异性结婚的权利。众所周知,同性恋与异性结婚,造成同妻同夫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也让更多的人生活不幸福。难道我们的法律是要鼓励同性恋与异性结婚吗?

另外,同性恋并不违反任何现行的中国法律,同性恋者是具有各项权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同性恋者的结婚权利不能长期被剥夺。

我们恳请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给予关注,倾听1.2亿同志家长的心声,体恤6000万同性恋者对平等和尊严的渴盼,呼吁尽早修改《婚姻法》,让中国6000万同性恋公民拥有平等的婚姻权。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关注此事,并祝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同性恋亲友会家长群部分家长

2013225


我以后不会和异性结婚。

但在中国有80%的男同性恋者因为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却不得不和异性结婚,男同性恋者相对异性恋者是弱势群体,但同妻(男同性恋的妻子)则是更是受害的弱势群体,我不和异性结婚就是避免伤害一个无辜的人,我不能做这样违背良心的事情,设身处地,对方会怎样想;这样我一辈子都会过的很痛苦,害人害己。还有一种是形式婚姻(就是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结婚以化解来自社会,特别是家庭的压力),既然我选择告诉你,那我也不会选择这样名存实亡的婚姻。当然同性婚姻目前在中国还没有通过立法,同性恋在中国也几乎是一个很禁忌的话题,所以我以后如果是在中国就不会结婚,要结婚也只能移民其他国家(这只是一种选择,可能性其实不大)。不结婚就不会有孩子,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且尤其重视传宗接代,生男孩儿。这一点我是做不到的,这也就是“大不孝”了。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认为,我不能生小孩就是不孝。如果我生小孩,也可能生女孩,所以事情都是不能确定的。但有一点我能完全理解的是,这对你们绝对是一个莫大的伤害。

如果你了解目前社会的一个趋势的话,你会发现,现在大龄的单身男女很多(他们的大多数当然是异性恋),传统的婚恋已经慢慢消解;电视上的相亲节目的热播就是一个表现,很多人现在都坚持“单身主义”,就是一个人过,这在欧美发达国家相当普遍,而且你会发现社会越是发展,单身越是成为一种趋势;欧美地区的离婚率很高一方面就是“单身主义”的影响。现代人独立性的增强,个体意识的增加,追求自由,这些都是单身的理由。“我们可以预言,未来的单身者会越来越多,婚姻只将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甚至也许有一天(我这辈子是看不到了,但我坚信它会到来):婚姻是少数人的选择。”这是一个社会学家的原话。也就是说,如果我是异性恋者,我不结婚的概率也很大,因为我的独立性很强,我的个体意识很强,我喜欢自由,而且我还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对另一半可能会很挑剔,这些原因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单身,或者即便结了婚也会离。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丁克一族,dink,这个词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就是说不生小孩的家庭,这在国外也很普遍,中国这样的家庭也越来越多。

我告诉你这些事实,只是希望你能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来看我的身份。我是同性恋,这是事实,不能改变;但是作为接受者,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接受。有这样一句话“子女出柜(出柜的意思就是“走出柜子”,比喻告诉别人自己的性取向),父母入柜(就是说父母就会像躲进了柜子里一样压抑,受煎熬,守着这个秘密不能让周围的亲戚和他人知道)”,我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我真的不希望你们“入柜”,我并不希望你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我而波澜起伏。我可以不告诉你,但那样我就要为自己不结婚找各种理由来欺骗你,我已经二十周岁了,人生有几个二十年?我不想因为要圆一个谎而撒一千个谎,这是一个无底洞,说谎是很累的一件事情。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刻意地欺骗过你,有时心里不想说真话,但嘴巴一说出去又都是真的。其实,我很明确我不会把这件事情隐瞒一辈子的,我有一天一定会告诉你们,这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或许那时,我年纪不小也应该“娶妻生子”了,但我不会和异性结婚,我于是得编各种理由去骗你们。其实,我有考虑过以“单身主义”为名不结婚,然后一辈子不告诉你我的身份,但作为一个儿子,最希望得到的不是周围的人和社会的认可和接受,那种成功是外在的,是虚伪的;父母的接受、认可和支持才最重要。

讲到这里,我想起一段杨澜采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的片段。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出外读书。这一,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杨澜猜想崔琦一定会这样回答:“那我永远成不了名,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崔琦的回答是这样的;“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

从初中以来的这七八年,我一直在回避我的性取向这件事情,还好在初高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这件事并没有怎么影响我。或许正因此,我不能谈恋爱(在你眼里可能是早恋),只有更专心地学习了。那段时期,我逐渐发现我和周围的人不一样,我喜欢的是男生,我不喜欢女生。那时,我还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在婚恋方面和大多数人是不一样的。但我的性取向并不是我的全部,我的性取向不能代表我的整个人,我仍和大多数人一样生活着,而且热爱生活。

其实,我一直在考虑是等大学毕业后或者工作了经济独立再告诉你,还是现在告诉你;现在告诉你,我是这么想的,你一开始不会很容易地接受(不过我早晚都是要跟你们说的),早点告诉你,你可以有更长的时间来接受,如果到了我快三十了,你和爸爸催我结婚,然后我突然把这个事实告诉你们,你们一下子肯定不能接受的,甚至会崩溃。

有一句话说,“最大的痛苦,在于道德的束缚和本性之间的拉扯我们平常所言的道德其实是随着社会不断地变化的,就行以前为节烈女子立的贞节牌坊,这就是传统的道德,是封建礼教的毒害,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中国,女子是处女是优点;但在很多西方国家却相反。伦理道德是相对的,不同于真理,真理讲求真,而道德寻求善;最大的善的所有人都平等,所有人都相亲相爱,而不是小范围的局限的道德;于是有假道学家这么一说,这类人最虚伪,善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批判他人,但往往自己却又是违背通常道德的。我们所要追求的道德是普遍的建立在整个人类的基础上的,不然就不免有局限。我生活在中国,我当然受中国传统的一些价值观念的影响,但被影响的同时也受束缚,特别是在我读了近现代西方的一些哲学、社会学著作后,我发现我受到的束缚越来愈大,西方注重的是个人的权利,注重个体的平等,自由;中国不同,中国是孔子儒家影响了2000年的中国,是重人伦重关系,所以并不是很看重个体的自由和价值。这些观念对现代人如何看待同性恋是有很大影响的,导致了很多偏见和歧视。

同性恋不是一种缺陷,而是爱的不同形式。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当我们的爱并不侵犯他人时,为什么不被允许呢?

我知道这件事情会影响我的一生,同样将影响你和爸爸后半生;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个孽子,或者是不该来到这个世上的。我自己痛苦也就好了,我不该让你们痛苦。但我从来没想过自杀,而且我变得更坚强了。我要变得强大,由内至外;我也变得更加宽容,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美德是宽容,是善意的接受。

我之所以不敢跟你们说,因为你们和我断绝关系。我看到太多网上类似的例子,父母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和子女断绝关系。当然也有一些父母开明一些表面接受了但内心实在是不接受的。极少数是完全接受的。我一直在挣扎,我就像赤脚踩在刀海里,每走一步都是痛的,心痛。我有时觉得命运为何如此不公,但我最终接受了自我,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认同,八年了,你们一直不知道。但我挺过来了,我更知道我还有很长的人生走下去,很长很艰难,但我既然接受了自我,我就不会放弃。我甚至最坏的打算都做好了,就是你们和我断绝关系,不再管我。我是鼓足了勇气的,我得接受所有可能的结果。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家书中写道:家是可以包容一切的地方。我也相信一句话:爱你的人都会理解你不爱你的人又何必在乎呢

直到去年的年末,我才把这件事情告诉一个高中同学,当然情况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后来我陆续和一些玩得好的高中同学讲了,大多数是男生,有一个女生(就是那个织了围巾送我的女生),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同性恋而对我有什么歧视和恐惧,相反他们是支持我的,我突然发现我并不是最痛苦的人,和那些真正生活在死亡边缘,生活在监狱中,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比,我很幸福。更幸福的是,相比于其他很多同性恋者,我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妈妈;很多同性恋者是对父母隐瞒身份的,他们不敢说,他们甚至都不敢尝试,因为父母的缘故。我至少现在对你说了,而且你鼓励我告诉你;你接受与否我不知道,但我已经很开心了。

有一位母亲很伟大,她叫吴幼坚,她是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者的母亲。你可以去了解一下,这里有一个介绍她的专题  http://lady.163.com/special/sense/citizen014.html 。这是她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indexlist_1266309985_3.html

关于我邮件中的一些词你如果不是很明白,可以上百度(百科)查一下;当然,就某个问题不理解不清楚,你也可以在邮件里跟我说。

还有很多关于同性恋的电影和纪录片,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推荐给你。

这些是好几次写成的,我觉得你先不要告诉爸爸吧。

这两天我看你发来邮件的时间都快十二点了,应该是因为我的事情。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我都是你的儿子,我也永远爱你!

永远爱你的儿子!

2013/5/19


亲爱的孩子:

当我看到第二段话时好比晴天霹雳,那是我想破脑袋也无法想到的事情。真没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你身上,老天为什么要  这么对待你。当我继续看下去的时候,你说你已经受了八年的煎熬,我的眼泪像泉水般的止不住,就像用刀在割我,直到第二天还是止不住,只要脑子一想起就就像在做梦。我这样说你不怪我吧。我说的都是实话,毕竟这是第一次听说,不像吴幼坚,她是编辑,接触比较多。我到网上查了一下,同性恋被感染性病的几率要比异性恋的大。而且我考虑到,你以后不娶妻生子,以后谁给你洗衣烧饭,老了没一个亲人在身边,一想到这些我就难受。

我想你是否可以和女孩接触试一试,有的人有双性恋。假如碰到自己心仪的可以试试看,先不要那么肯定。不过也要等几年再试,现在学习重要。

你知道吗,有了小孩就像个家,他会成为你的一切,你就有责任感,无论碰到什么困难你都会克服,你会为他无怨无悔的 ,不求回报的付出,至少我是这样的人。

其实我还是个比较传统的人。毕竟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下子还不太适应。再说我们还是农村的,农村的人文化低,见识少。像同性恋这个词我相信跟我这般年龄和比我年长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要是知道什么意思,他们会觉得你是异类,周围会有多少异样的眼光。我觉得你暂时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这也是为你好,这样你跟他们接触就不会觉得尴尬。在生活中不一定都得说实话,有时也需要些善意的谎言。最起码这几年不要说。在我们中国,虽然有几千万,但知道的毕竟还是寥寥无几。大家还是顾及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周围还没听说有这种情况。就算有别人也不会说的。你说不要告诉你爸,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也怕他一时接受不了。他最近做了两份事,也蛮累的。

在中国,想要大家接受这种观念,至少还需要十来年,甚至更长。不过对有文化,了解这方面情况的,那时间会相对短些。也许我还需要些时间来慢慢适应。

假如这真像你所说的,是你我都无法决定的,也就是说是意志所不能控制的,就像一些疾病一样,比如癫痫,肌无力,老年人的帕金森病等等。当然我知道同性恋不是病,我只是比喻人不能用意志战胜的东西。这就好比是天生的。要是这样的话,我当然不会不爱你,我反而会更加爱你。你说我们会不爱你,甚至会跟你断绝关系,你都想那儿去了,你是我们的儿子,不管你怎样我们都一如既往的爱你。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你比我想像的要坚强,我希望不要受它的影响,不要有思想负担,平时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以后能为社会做些贡献。我希望你以后要以身体为重,保护自己。希望你每天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的,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永远爱你的妈妈

2015年5月25日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全部日志

评论 (18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