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性恋电影文化浅析--以文化研究的视角
分享到:
3已有 741 次阅读  2014-12-18 08:55


分享 举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很多新鲜的事物和观念都在像湍急的流水一般更新着我们的认知和生存的世界,同性恋文化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从隐蔽的后台走向了前台,为自己的权利和反歧视呐喊,同时,也成为了出现在公共讨论中的一个话题。就像女权主义学者强调的一样“私人的就是政治的”,作为边缘的同性恋文化当然更自然是政治的。《霸王别姬》、《蓝宇》、《盛夏光年》、《阿司匹林》和最近上映的《类似爱情》都是作为同性恋文化的影片的代表,反映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对多元文化的重视。但是,作为文化的批判理论者要表达一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我们要对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非主流文化)持怎样的态度?非主流文化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而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一种多元庞大的视野。

    1. 主流文化并不一定是优越的文化。主流文化一般来说是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文化,这种文化与长期的约定俗成的规范有关,类似于卢梭的“契约”,是主流中的契约和行为指导规范。现当代来说,主流文化无疑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提供给普罗大众的文化,是提供最多数人的文化消费品。但是,相对于利维斯主义的精英文化,很显然,大众文化又缺少深刻性、指导性和思辨性。就像高学历和低学历也不能评价某个人更优越,产生这样的原因就是科学主义盛行非要强加以本质主义定义给社会现象和“成功学”的作祟。

    2. 文化是要自觉的。中国人类社会学大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主流文化长期对边缘文化持一种“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认为自己文化独一无二的优越性和合理性,任何非主流都是不可思议和错误的。“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应该彼此尊重互不干扰,这是一种绝对脱离系统论的观点。那么,文化是应该自觉的,文化应该能感知自我的本质特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也就是要求文化有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建设这样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正在蔓延,被主流文化殖民是不可以的,完全脱离其他文化而存在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文化间是要沟通对话,达成真正的公共的多元的美。

    3.文化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文化是多彩的是相互借鉴的原因,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精神在其中,是对其他文化的补充和纠正。文化是平等的,各种文化间的平等关系是借鉴的前提,平等的看待各种文化,而不以价值判断和态度好恶强加其中,才能实现平等的对话。文化是包容的,正是因为文化的包容性,才能使文化理性汲取他人文化之所长,补自己文化之缩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那么现实的主流文化与作为边缘的同性恋文化是如何互动的呢?我们不应该过于乐观。

    中国的同性恋电影普遍存在的问题:

    1.同性恋文化在电影中仿佛与主流文化完全隔离,看不到外界势力的强大干预和当事人对文化差异接受的内心纠葛;

    2.同性恋电影定位于自我娱乐,影片中看不到同性恋赢得支持和抵抗主流文化的路径和力量;

    3.只是承认同性恋文化的存在,但是不承认它存在的积极意义;

    4.视野太过于局限,囿于两个人之间的情爱,和双方家庭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飞重要人群的关系,不能承认它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运动的一种社会革命般的力量,主流干脆将运动是为个人的视觉娱乐;

    5.主流文化提供这样文化电影权限,只是为了满足同性恋和腐女的幻想;

    6.电影中的表演脱离实际,会激发同性恋观众对真实生存环境的不满和对电影中建构生活的幻想,但是又没有实现的力量,容易导致精神分裂。这无形中形成结构性的压力,也容易引起社会集群行为;

    7.主流人群有消灭边缘人群的倾向,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优越感,但是他们又喜欢保留边缘的文化,认为是可以用来取悦的对象,同性恋文化也就成为了主流人群的娱乐消费品;

    8.电影中拜金主义盛行,主要演员都是俊男靓女,和纯粹的娱乐消费品别无二致。不但引导错误的价值观,而且也容易激发对财富和颜貌的阶级分化,产生分化仇恨和自我怨恨。同时,也为同性恋文化继而蒙上一种“高富帅游戏”的迷思。

    同性恋学

    萨义德先生在《东方主义》一书中,强调西方世界在纷纷研究东方,探索东方,仿佛东方成为了真切的关注焦点,而实际上,他们的目的,不仅限于了解东方,更要以西方的文化来改造东方。这是一种后殖民主义的症候现象。那么,反观,我国的同性恋电影中是否存在这种殖民现象呢?没错,是存在的。我国诸多的同性恋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和一些演员根本就不是同性恋,他们是在用自我主流化的文化范式来进行对同性恋文化的解释和建构,可以说电影中的同性恋情节并不是真实的同性恋生活状态,而是剧目组对同性恋文化理解的诠释,所以,往往是不客观的。同性恋的影视会以“同性恋学”的视角制作,是出于“主流看待同性恋的视角”进行的,显然这种作品中,同性恋是被主流创造出来的、发明出来的东西一般。

    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的电影视觉教化使同性恋群体默认这种主流的认识观合理,而自己却由于社会压力找不到自我的真正身份认同,忽略自身的生命力,放弃自己的意识生命,进入主流文化的文本。这种文本极具生命力,一方面给予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认同的同性恋群体以身份认同的机会,同时又框架出一个少有冲突、真心相爱的伊甸园,利用同性恋群体感性的追求,强化文本的盖然性,削弱观众的症候式阅读。真实的同性恋群体反倒成了以建构幻想欺骗同性恋的主流文化的一员,用同性恋自身去制造“主流意识的同性恋”,主流文化借用了所谓的“同性恋文化”作为利刃,杀死了真正的同性恋极具生命力的文化。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说“用文本自身的内容,彻底颠覆作者的意识形态,让作者的权力化为乌有,让那些缺席和被压迫的人们获得真正的再现与释放”,同样,边缘文化可以如此解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当然也可以如此解构边缘的同性恋文化。可以说,这种同性恋电影正在进行的就是这种灌输主流的“同性恋学”的过程,让同性恋产生角色错位,进行糖衣炮弹高的和平演变。在真实中不得志的同性恋群体会沉溺在这种需要构造的满足中,失去文化的自觉性,使同性恋文化丧失独立的活力。

    新媒体对同性恋文化的边缘赋权

    新媒体赋权就是指媒介已经成为实现权利的重要源泉与力量。所有的传播单元都是消费者、生产者和散布者,消解了传统信息中介的媒介系统,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赋权,在非噱头十足的消息时,至少要有这样三个条件,追逐权利的勇气和要求,新媒体使用和活跃的粉丝或关键的意见领袖,同时满足这样三个要求才能完成新媒体赋权,而这三个要求同时达成的要求还是成本很高的。同性恋群体长期生活在主流文化的压力下,长期以来被视为异端、邪物,主流人群自发远离,并排斥之、拒绝之、诋毁之。同性恋人群反倒也会以主流人群的“非主流学”来看待自己,认为自己是被排斥,难以容易主流人群的存在,边缘的同性恋越来越边缘,也就是边缘的边缘化,造成这样的现象是一个自我怨恨{勒温)的社会心理学过程,想与主流对话,但是又不得,长期的刻板偏见让自我无法遁逃。这种偏见不是媒体所能带来的文化变革,在长期的实际文化歧视环境中,他们会敏感的感受舆论气候和自己发言的风险,现实中的沉默会再次引动新媒体中的螺旋,很多同性恋者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实现权利的勇气和要求。确实,我们也很少看到在新媒体上呈现出同性恋文化运动和对同性恋文化的普遍支持。

    同性恋作为视觉动物存在的纠结

    如果说电视人是跟随着电视走的感觉人的话,那么同性恋的“感觉”无疑比电视人还要厉害。同性恋人群往往由于缺乏现实的关照和沟通,就容易把自己同性恋基因投入到网络的视觉体验中。暖男,八块腹肌、人鱼线、燕尾骨、锁骨等等,小鲜肉,成熟男,消费女性的时代已经渐渐过渡到消费男性的时代,男性的受众已经被细分为个种类来满足女性的消费,同时,这也成为了同性恋的饕餮盛餐,他们长期在视觉媒体中获得娱乐,而忽略理性的文字的线性分析行为。这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娱乐,然而这种过分的感性又带了另外的隐患。往往同性恋群体的普遍危机以“信任危机”的形式出现。在出现纠纷之后,对过去、当下和未来进行感性的连接,缺乏有效合理的理智的对话机制,不能使双方信息和意图有效到达彼此,以自己主观感觉至上的经验来判断失误,丧失理性的信息判断和接受和解码,往往是由于某种误会而被感性地终结感情。视觉是作为精神的大麻,是感情破碎的催化剂。

    文化的对话和传播

    我们要以多元的文化自觉的方式来看待和发展彼此的文化,文化中无高低贵贱之说,只有针对某些人的合适货不合适,以绝对运动诡辩论的观点,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个体,都有不同的属性,都在进行着跨文化的传播。所以,笔者认为同性恋文化和主流文化应该平等对话,加强沟通与理解,彼此借鉴、彼此发展,互动驱动前行的补偿性动力。在同性恋个人人际传播之间应避免过分倾向于感觉判断,而是多关心、多关照。多给彼此一些机会,理性看待得来不易的感情,理性看待危机,及时沟通解决,使二人真正的幸福融合,牵手到老。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全部日志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