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之殇——再谈孙墨扬之死
分享到:
4已有 1029 次阅读  2013-04-11 14:29


分享 举报

前段时间,歌手孙墨扬之死,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同志议题的讨论。

如此一个形象姣好,才艺上佳的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着实令人惋惜。

不过,悲痛之余,我们要做的,是思考一下,这样的悲剧,为何会发生?

身份相同的我们,又能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

我们倒序来分析他的最后一篇微博



我用了一下午的时间 筒述了我这三十年的人生 也许不动人

  也许很繁琐 却是我这三十年做一个综述 

  说不定这会是的最后一条weibo

  我是个gay 我今年29岁 这是我的故事

  我不知道我还看不看得到未来 我不知我还有没有


我们都知道,故事的结局是一个悲剧。

可是,我想说,“如果你连死都不怕了,那你还怕什么?”



 

我只想用我的经历来说 出柜这件事 要慎之又慎 不然对自己和家人都是巨大的伤害

 

出柜,要慎之又慎。这是真理。但是,他出柜的经历,却不是一个成功的经历。选择向家人出柜,至少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1、要有破釜沉舟,鱼死网破的决心。2、经济要独立。你要能养活自己,你要有到哪都能存活下来的技能。这样,当遇到不公待遇的时候,你才能放弃一切;才不会被家人限制,为五斗米折腰;才能跟不公平的待遇对抗。



“今天是我没有吃饭的第九天了 

  我只能这种方式来表达我的决心和坚持 

  也许我很傻 也许我很懦弱 

  也许我很偏激 也许我很固执

  我一直都觉得 如果我妈心疼我 她会心软的 

  可是九天了 我没有看到任何来自她的态度 

  我很心寒 她在等我低头 

  可是 她不知道我有多坚决”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他的选择,实在令难以理解。他选择了绝食抗议,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坚决,但也从中看出了他的软弱。绝食只是在糟贱自己,企图将之当作是反抗的武器,只能是飞蛾扑火。而且,绝食所传递出的信息,更多的是顽固而非坚毅,只能让人觉得,这人有问题,已经失去理智了。再者,当他发现母亲不吃这一套之后,就应该立即停止,选择运用其他的方式来抗争,怎么能轻易放弃呢?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就吃得饱饱的,这样才有足够的力气跟社会的不公争斗。



“可是眼看着原来说好回京的日子到了  

  她突然变卦了 还联合我家的一众亲戚  每天回家都是一台戏 有骂我的 有劝我的 

  老太太就在那抹眼泪  

  这几天我己经被剖析到体无完肤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不喜欢女生 等等等等  

  不能来我家里教育我的 就给我打电话 每晚上无数个电话打进来

  我都快疯了  

  现在的我开始沉默 谁说什么我都是沉默 

  每天我就像个随时待审的囚犯  

  我不知道 还有什么方法能表明我的态度 我的立场 

  沟通无力 辩驳无能”


他说,老太太突然变卦,不让他回京。那为何,老太太变卦,他就纵容老太太变卦?他说,每天家里有台戏,各路牛鬼蛇神都跑来剖析他。我想问,他们凭什么?这些所谓亲戚,一年能见几次面?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选择,跟他们八杆子打不着,这些人,有什么理由来介入,来干涉我们的生活?他说,每天晚上有无数个电话打进来。我想问,那为什么要接他们的电话?最大的疑问,就在于他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忍受这一切。

我觉得,这里的问题,就在于,他的人身自由被限制了。否则,他实在可以一张机票飞走,没必要留下来忍受这些不公平的待遇。可是,我们要明白,每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权。而他人身自由受限,可能有两种情况:1、被暴力限制。2、被软暴力限制。接下来,我们分类讨论。

    

关于暴力限制。

我想说,如果遇到了暴力限制,最后,也是最坚决的手段,就是报警。其实,不乏成功的案例。因为,法律保障每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自由。任何通过非司法途径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权的行为,都是犯法的。所以,报警是对付暴力限制的最后手段。

关于非暴力限制。

所谓非暴力限制,就是俗话说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比如,他妈就可能跟他说,你要是走,我就上吊自尽。他有可能忌惮于此,才不敢一走了之。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想说,一个母亲,用自杀来威胁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母亲,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人,不具有作为母亲的资格。为什么?因为她的用心十分险恶,她知道在法律上限制不了孩子,于是,就利用孩子的心软,来打悲情牌。只需稍加分析,就能明白,这样的行为,无非就是父母知道自己无理,从法律上讲处于弱势,于是,就动用这样的手段来限制孩子。他们看死了孩子不会丢下他们的性命不管,只要用这一招,孩子一定得屈服。说穿了,就是无理取闹。

面对这种父母,我们决不能心软。一旦心软,一旦屈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这样的事情,有了第一次,就可以有第二次。你若服软,从此就没有自由了。就像是,你遭到不法分子恐吓的时候,绝对不能屈服。否则,他成功勒索你一次,就能勒索你第二次。这其实是一场心理战,你一旦开始妥协,甚至只是表现出妥协的可能,你就已经满盘皆输了。

有人可能会批评我狠心,对父母不尊。可是,我想说,孝顺,不等于愚孝。自宋代以来,愚孝流毒甚广。孝顺,不等于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负有法律义务,要赡养其终老。但是,我们的义务,也仅限于此。我们没义务要为了父母结婚生子,为了所谓家族荣誉,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我们更不能为了要保全自己父母的性命,就去伤害一个无辜的女性,去要了她父母的命。

因此,如果父母以死相逼,记住,绝对不能心软。一来,绝大多数情况,他们只是说说而已,真要去死的时候,还不见得他们有那个勇气。二来,即便真有,那这样冥顽不灵的人,就让他去吧。因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这种情况下,为何不能考虑自己,难道就该为了他们而没有尊严地活着???

谈到孝顺,我再多说两句。父母一般会用这样的理由来指责我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引用星星老师的一段话,来辩明这个所谓的中国传统。

大家都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却很少有人追寻一下这话的来源;也很少有人问及,如果不孝有三,那么其他两孝是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从原文里能看出,这里的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后代,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的话,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也就是说,孟子的原话里,并没含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含义。那么为什么后代人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曲解为现在的意思呢?不孝有三的另外两个是什么呢?这就要看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但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对父母无条件地屈从,容忍他们做不义之事。

因此,如果我们屈从父母,去欺骗一个异性,反而是犯了第一个不孝,罪名比第三个不孝大多了。可见,所谓传统文化,不见得都是对的。大家对传统的继承,要持有扬弃的态度。作为现代人,不能被古代的那些条条框框蒙蔽。

再者,我们来谈谈另一个传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中国的古训说,父慈子孝,也就是说,父母要慈祥,儿女要孝顺。但如果父母不是慈祥父母呢?儿女还有义务为了愚孝牺牲自己的幸福么?如果是100年前,答案是父母叫你去死,你就应该去死。可幸的是,生活在21世纪,你没有必要允许他们葬送你一生的幸福(摘自爱白网问答栏目)。

所以,请记住,对父母孝顺,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父母要慈爱,要为了子女一生幸福着想。对于不慈爱的父母,无理取闹的父母,后辈没有孝顺的义务。如果父母要葬送我们一生幸福,要我们为他们养老,还要我们孝顺,岂有此理???

    星星老师说过,美国同志和中国同志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坚定地认为,他们的幸福,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允许。或许,当我们也认可这些信念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幸福,去追求幸福。



我开始游走在不同的城市 我觉得我无所谓 我没有家

  哪里有工作我就去哪里 我觉得哪里都一样

   

   从孙墨扬的微博里可以看出,他自幼缺乏亲情。然后,当他同时失去爱情的时候,他就觉得,人生没有了意义,觉得自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生活,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我这里不是在指责他,而是在谈许多已经工作的人都会遇到的情况,就是很多人觉得,工作没意思,活着没意义。这样的状态,是不健康的,也是危险的。因为,一旦生活陷入这样的状态,人就容易把爱情当成一切。而当爱情失败的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自尽,因为他们觉得活着已经没有价值了。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有理想。

   谈到理想,谈到生活的意义,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

   这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故事。有这么一个来自北方农村的小姑娘,家境贫寒。为了能让自己的弟妹念书,走出大山,她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只身来到南方打工,给弟妹们攒学费。然而,她并没有什么专业技能,来找份体面的工作。最后,她只得到一家洗脚城,当洗脚工。她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辛苦地工作,帮补家用,存钱给弟妹交学费。后来,她们村里有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就谣传说,她在当小姐。那年大年三十,她满心欢喜地,带着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回家,以为能得到父母的称赞。不料,她父母觉得她去当洗脚妹,丢光了她家族的脸,于是,收下她的钱后,就把她赶出了家门。她悲痛欲绝。她不明白自己放弃前途来帮父母分忧,换来的,为何是父母狠心的对待。她觉得她没有了家,弟妹也不需要她了,于是她选择了自尽。拿好了刀,准备切腹的时候,她突然想到:既然弟妹不再需要我了,家里不再认我了,那我何不像帮助弟妹一样,再去帮助别人。于是,她放下刀,回到南方打工,用辛苦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儿童上学。后来,她受到表彰。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已看不到当日惆怅无助的小女孩。相反,记者看到了一个阳光,自信,满溢幸福的女人。

   理想,不是要买房买车,不是要娶白富美,嫁高富帅。这些不是理想,只能算是目标。而且,当我们追求不到这些的时候,这样的目标不会给我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让我们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理想,应该是外向的。就是说,理想,考虑的不是我能从社会索取到什么,而是我能给予社会什么。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理想,这样你才有活着的价值,尤其对于我们同志群体。对于占人口94%的异性恋来说,他们中多数是不会去考虑所谓生命的意义的(当然,他们中也有很多值得尊敬的人)。因为,他们“理所当然”地工作,结婚,生子,然后让孩子去工作,让孩子去结婚,让孩子再去生孩子。如此,陷入一个又一个无尽的循环。可以看出,他们中多数人太忙了,忙到无法停下来追寻生命的意义。至少,在我家乡,多数父辈都是这样的。他们活得太辛苦了,要把孩子养大,要给孩子找学上,要给孩子找工作,要给孩子找对象,要给孩子买房,还要给孩子带孩子。当孩子的孩子也大了,不需要他们带了,他们就陷入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认为他们自己老了,没有了价值。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不须结婚,我们也很可能没有孩子的事要操心。也就是说,我们有更多空闲的时间。但是,很多人闲下来的时候,就觉得无聊寂寞,就去约炮,或者去羡慕那些踏入异性婚姻的同志,觉得他们有个家,有事忙,生活充实。这当然无可厚非,可说实话,这就是生活没理想的结果。

理想究竟有多重要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当你拥有理想之后,你会有事忙,从而没时间无聊寂寞。然后,有一群人因为你而过得更好,你会觉得你的存在,有了价值,心理会感到满足。其次,当你有了理想,并付诸行动,你会接触到一些跟你追寻相同理想的人,这样一来,你会在亲人和同事之外,多出来一个社交圈。在这样的社交圈中,因为大家没有利益关系,大家都想着如何能帮助别人,而非如何分割利益,如此一来,更容易结交到真心的朋友。再次,当你有了理想之后,你就不会将爱情当作唯一。你会开始觉得,爱情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有则更好,没有也能生活得精彩。这样一来,你就会用一种宁缺毋滥的眼光来看待爱情。因此,你找到好伴侣的概率反而会提高。最后,当你找寻到生命的意义,你的心,会变得更加坚强。当你受到不公待遇的时候,你不会轻生,你会更有勇气抗争,你会更有勇气活下去,你会更有勇气做自己。

考过研后,回头看看自己考研以来学的那些东西,我认为,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不是英语,不是高等数学,不是专业课,而是被多人痛恨的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去看待新问题。因此,我更好地接受了自己的同志身份。中国近代史纲要告诉我,弱势群体的权益,不能奢求掌权者的施舍,而是要靠不屈的信念,流血牺牲换得的。因此,我明白,在受到不公待遇的时候,一定要奋起反抗,不能屈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告诉我,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且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力,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剥夺我们身为人的尊严。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真不是句空话。尚且活着的我们,应该去寻找除了爱情和亲情之外,能令我们在艰苦岁月中立足的东西。因此,当你已能独善其身,不妨考虑兼济天下。




我们一起租了房子 买各种日用品 大到一张床 小到一个盆栽都精心的挑了又挑 

  那时候我觉得 我终于有个家了 有个人可以相互依靠 并肩前行 

  那年 我24 28

  我们在一起两年多 不到三年 我以为我们会这么平平淡谈小打小闹的过一辈子 

  我们说好了过了年 我去带他见我妈 我们买栋房子 以后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他说 等他出差回来再定房子 我说好

  结果他一走走了两个月 音讯皆无 

  开始还能打得通电话 后来电话不通 信息也不回 整个人人间蒸发了一样 

  我找我们所有的朋友去了解他的情况 所有人都知之甚少

  三个月之后 他终于联系我了 告诉我 他要结婚了

  我只是轻轻说了句 哦

  然后他开始和我说 他是他们家的独生子 他妈妈年纪大了

  身体不好 总是和他念叨着 也不知自己还抱不抱得上孙子

  我说 那祝你福 好好对人家 

  他说 对不起我 也祝我幸福

  我笑着说 不需要 

  他说你总是那么倔强 

  我依然笑 然后挂了电话 

  摁掉接听键的那一刻我哭了 哭的歇斯底里 那年我26

   

两个人交往了许久之后(有些是10年以上),其中一人说顶不住家庭的压力,要分手,要去结婚生子。然后,他伤害了对方,伤害了一个无辜的异性,伤害了这个异性的家人后,还要辩解说,“我是为了我爸妈才这样做的,他们已经老了。。。。。。”我想说,这样的道歉就是个屁!!!

这样陈旧的戏码,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次,不知道还会上演多少次。对此,我只想说:如果我们想要找到一个能携手一生的人,就必需为恋爱设置原则。其实,恋爱是一种投资,而投资的收益,就是爱情。投入了时间,精力和爱,我们当然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一点也不自私,而是人之常情。在投资领域,有一个“止损原则”。就是说,每个投资者都应该为自己的投资设定一个接受损失的底线,当损失超过这个底线之后,就应该止损撤资。而恋爱,也需要这样的原则。比如,在有了较好的相互了解之后,决定要在一起了,就应该约好,两年之内,必须出柜。如果两年到了,对方还是不敢面对家庭,那么,无论我们多痛,都应该“止损撤资”。因为,两年了,他\她都不敢面对,那就可以看出,5年后,他还是不敢面对;10年后,他依旧不敢面对。因此,长痛不如短痛。没有必要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一个不可能给你结果的人身上。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就大三了 在一次动上 我认识了笫二个他

  我们应主办方要求 两个人唱了一首歌 然后一起吃了饭 互留了联系方式 

  之后经常会聊一些音乐上的东西 更熟悉一些

  之后 会聊一些家事 他父母离异 和弟弟跟着妈妈生之类的

  我也会说一些我家里的情况 很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在一起 好像也很顺理成章

  我们会一起跑活动 一起写歌 兴起时也会背着吉他在西湖边唱歌

  我和他会分开 是因为后来他回了四川 爱情总是不能打败距离 那年 我22


如果我们追求的是一生的爱情,那么在决定交往之初,就应该就一些原则性问题做好沟通。这些原则性问题,包括两人对爱情的看法,何时向家人出柜,两人未来生活的计划等。如果沟通之后,这些原则性问题无法协调,那两人决不应花时间去交往,因为这样的交往,注定是无果的,注定是浪费双方的时间。将时间浪费在错的人身上,就减少了我们寻找对的人的时间。尤其如果时间太长(比如10年),那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借用《爱情公寓》里的一句台词来结束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吧:有些差异是可以忽略的,但有些单,是一定要买的,逃也逃不掉。




14岁的时候 父亲大病了一场 脑溢血 住院三个月 恢复了半年 

  最后还是离我们而去 

  父亲走的很急 没有我和母亲留下只言片语 

  可是也很安详 没有什么痛苦 

  我一直清楚的记得  母亲当时撕心裂肺的样子

  或许我就是从那以后开始喜欢上男孩子的

  希望难过的时候 可以有个肩膀 和我一起扛

  只是当时自己没有意识到 父亲去世这件事 会对自己以后的一生 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他好像没有一个非常良好的自我认知。他似乎认为,是他父亲的去世,造成了他的同性倾向。性倾向,是sexual orientation的翻译,是指内在的,自己不可控制、不可被改变的性倾向这是现代心理学所下的科学定义。(转自爱白网)。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性倾向是先天的(注意,先天不等于遗传),而非后天形成的。就是说,后天的经历,无法改变性倾向,更无法形成性倾向。自我认知,是最根本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如果我们在自我认知上有偏差,有松动,那是不可能拥有幸福的。同样,跟自我认知不坚定的人交往,也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最后,有人可能会说,把一个死者拿来分析,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尊重与否,要看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史学界,不就有很多专家在分析中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吗?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前人的经验,可以用来帮助后人。以史为鉴,才不会重蹈前人的覆辙。我写这篇日志,是希望,我们在悲痛之余,能看清事实的真相,明辨背后的真理。如此,我们这些尚且活着的人,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让自己活得更好,从而也让社会变得更好。如果孙先生在天有灵,这也一定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这一刻,你是一个最快乐的人

  你看见你想看见的,你将它发生

  因你,我像带上玫瑰色的眼镜

  看见寻常不会有的,奇异与欢愉

  你,因美而不能思议

  ......

  

  这一刻,你是一个最忧愁的人

  你有着多少温柔,才能从不轻言伤心

  而你,告别所有对幸福的定义

  ......

  

  你是我生命中,最壮丽的记忆

  我会记得,这年代里,你做的事情

  你在曾经,不仅是你自己

  你,栽出千万花的一生,四季中径自盛放,也凋零

  你,走出千万人群独行,往柳暗花明,山穷水尽去”

  

  在此,谨以张悬的一曲《玫瑰色的你》纪念孙先生,愿他一路好走。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3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