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倾向不是流动的,但对性倾向的标签是流动的。]转自豆瓣
分享到:
7已有 555 次阅读  2016-05-23 15:52


分享 举报

[性倾向不是流动的,但对性倾向的标签是流动的。]

原文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559006388/?start=0&post=ok#last
作者:Jus 

昨天在洛杉矶LGBT中心,一批中国性学领域的专家来学习(见到了彭晓辉,性学研究僧)。

有人提问,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同性恋者呢?(当然最后被其他人围攻了)
有人提问,在心理咨询中,该如何正确引导LGBT青少年?

大家对LGBTQ的知识都了解很有限,但能有兴趣来了解,还是让人很鼓舞的。但最震撼的部分,还是星星博士的发言。他深入浅出,春风化雨,实在是非常厉害的科普者。两个小时给这些性专家讲解了心理健康,艾滋,LGBTQ等等,相信是很改变他们认知的经历。

我做了些笔记,很想和大家分享。因为我也算看了些性别研究的书籍,一直关注社群的advocacy,但是听完Damien的讲话,我的最大感触是[大道至简]。我感觉,如果能掌握这种话术,让有包容开放心态的人去接受正确的,有条理的,易懂的知识,那真的是我们社群最大的进步。


关于星星博士(Damien Lu,PhD)介绍:

1989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硕士、199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美国洛杉矶精神署顾问、贝利·马丁基金会中国防艾项目高级顾问,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咨询、社会学、公共卫生等;从1998年开始,在爱白专栏回答来自中国大陆及海外心理健康和HIV/AIDS防治咨询问题28,000人次。



[一对gay或者拉拉,谁是老公,谁是老婆?]
老公和老公,老婆和老婆。

同性恋会把性的角色分工(1和0,攻和受),延伸到生活中的社会角色。

异性恋都在追求男女平等了,而很多同性恋还在模仿异性恋[在清朝时期]的家庭分工模式:一个照顾,一个被照顾(太多T都在抱怨自己“养家”的压力重大)。这种codependency(互相依靠寄生)的关系,其实是很危险的。“呵护”其实就是控制。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1. LGBT群体没有足够的自信,走自己的路
2. 耽美(腐女)文化也有一定影响,因为这是一种高度标签化的文化(攻受)

而LGBT-被贴标签的受害者,同时也在给自己贴更多标签(TP攻受10等)。

中国的语言中,有非常多刻板印象,比如80后90后(一说到90后,你就开始有很多特定的想法和偏见了吧),比如剩女。

而且,要注意的是,我们天天喊“反歧视”,
但为什么很多人一说到韩国,就是棒子,一说到新疆人,就是小偷?


[同性恋大多数来自单亲家庭?]

要区分[我有一个朋友…][我认识很多人都xxx…]这种anecdote(轶事)和科学研究的区别

Anecdote指的是,比如一个女生曾经被男人强奸过,受到创伤,以后就不喜欢男人了;又比如,成都有一群学生做了个调查,发现很多同志都来自单亲家庭。但问题是,这群学生都是lgbt相关的,样本人数不足100,没有比照的对象(根本没你把异性恋的原生家庭情况放在这里作对照样本)


[性倾向是天生的后天的?]

首先,要分辨[性行为]和[性倾向]的区别。

比如,有些人在军队里有性行为,其实只是为了泄欲,而不是说变成了同性恋或者双性恋。
又比如,在意大利的严苛的宗教徒中,男生和男生会发生性关系。虽然在他们的宗教里,这是一种罪,但是,比起让女人婚前怀孕这个罪来说,同性关系还是次一级的sin。

很多人,有过[同性性行为],但不代表他们就是[同性恋]。

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的判断标准
1. 性欲望 sexual desire
2. 强烈的想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 intense desire to establish intimate relationship

我们不知道性倾向的成因是什么。但目前所有能够证明的研究结果显示,性倾向都是在出生时或出生过后一段内时间确定的。

但不确定是不是和[基因]有关,因为即便或许基因有影响,但也不是直接的影响。
因为,我们对基因的理解改变了。从前,我们认为基因是开关,要么打开要么关闭;但实际上,基因都是在交错影响的,不能二分法来说。

所以,并不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
金赛的报告是错误的(因为他是1947年做的报告,那可是性学的黑暗时代。根本没有分层等距抽样的规范性要求。他的调查者,和被调查对象,都有性关系。)

性倾向不是(Kinsay研究出的那种)正态分布的(只有极少数的人是完全直或完全弯)
而是95%异性恋,3-4%同性恋,1%双性恋。

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结果:[性倾向不是流动的,但对性倾向的标签是流动的。]
也就是说,你不会[变成]同性恋,而是[发现]自己的性倾向。

可能有些人7-10岁就知道了(美国的Jazz Jennings,4岁时就发现自己的性别认同障碍,后来经过手术,从男生变为女生),也有人70岁才知道自己的性倾向。

后天改变性倾向是不可能的。


[性教育]
中国的性教育极度缺乏。虽然大学里规定,性教育是必修课,但是没有考核的标准。
而且,性教育课有时甚至是体育老师来教的。
在《认识性学》被翻译进入中国前,一直用的教材是1967年编写的。

比如,国内有SM差点死人,因为都是从色情片里学来到的。
但其实,5分钟的啪啪啪是正常的(怎么可能像片子里那样每次40分钟)
SM,其实就是控制和被控制的,一种角色扮演的心理游戏。
啪啪啪的时候,你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腕叫对方不要动,已经就带有SM了。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教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所以面对问题,只有随大流。不去分别新闻的真假,而就跑去囤盐了。
死记硬背?什么年代了。交给google就好了。

[未来?]
恐怕对LGBTQ社群的打击政策是包不住的。
因为,这是个人性的问题。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3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xgf7758 2016-05-26 12:43
    性倾向从不是包袱,而是纯粹的内在形态。与标签也完全是两回事,自己的不同不必证明,因为根本就不同,不是由于同志不同,而是每个人都是不同。
  • 呃呃我 2016-06-03 01:27
    很多原因
  • 790355529 2016-06-03 19:20
    我甚至都不称异性恋为“直”,同性恋为“弯”。这个称呼默认了一个前提:异性恋才”正直“,同性恋则是“经过歪曲后的产物”。有种隐性的歧视在里面,它在把同性恋和其他群体区隔开来。(我小时候遭到性侵过,不过我的感觉却很美好,这使我变成了同性恋。)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