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
分享到:
2已有 754 次阅读  2016-01-31 23:11


分享 举报

前几天看一个访谈节目,采访一个当红的女摄影师,她一口北京话,舌头卷得啊,让人觉得累得慌,而且那种说话的腔调,让人感觉很不耐烦,态度很糟糕。但很多人会学北京人说话,觉得一口京腔很高大上,也是,皇城根儿的人,天生都有种优越感。

我从小在福建的一个小城长大,那里是一个方言区,所幸的是,家人从小就严格要求我说普通话,也许是周围的人普通话都不算标准吧,从小就一直有人夸我普通话标准。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不会说当地的方言,但是听得懂,偶尔蹦出一两个字的方言,别人都以我在说英语,好一番取笑。

上大学时去了闽南,又是一个方言区,闽南话很好听,闽南人讲普通话口型比较扁,所以有些需要圆口型的字,他们都念得不对。当时我们还没有手机,要打电话得去邮局,邮局里有一排小隔间的长途电话室,大家领号排队,等前面的人打完了,后面的接进去打。有一次去邮局打电话,排队等候时,听到有一个人在说:我的地址是漳捉市银霄县,不对,不是漳捉是漳捉,是三点水一个文章的章,欧捉的捉去掉三点水,银霄就是白银的银,不是白银的银,是白银的银,不是银行的银,是白银的银,就是天上的白银的银,银朵的银,哎呀,就是银朵的银,银霄县~~我在旁边听了,憋笑憋出了内伤,他的这番话应该这么翻译:我的地址是漳州市云霄县,不对,不是漳捉是漳州,是三点水一个文章的章,欧洲的洲去掉三点水,云霄就是白云的云,不是白银的银,是白云的云,不是银行的银,是白云的云,就是天上的白云的云,云朵的云,哎呀,就是云朵的云,云霄县。

这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国家实在太大了,那么多人那么多地方那么多方言,北方还好,基本上差不了太多,南方就头疼了,每个地方的方言口音都不一样,而且各个地方又有细微的差别,就拿闽南话来说吧,厦漳泉三地就都不一样,再细分下去,每个县每个乡每个村又有不同,实在是太头疼了,要说好普通话就更不容易了。

记得当年考普通话等级时,培训的老师要求我们时刻注意字正腔圆,于是乎,那一阵子大家看到的我,就像一个神经病,每时每刻都在神经高度紧张地说话,特别奇怪的字正腔圆。在考试的时候,我抽到的即兴话题是“我为什么要学好普通话”,开始讲的时候还挺顺,但当我说到“我们方言区的人要讲好普通话真的太不容易了”时,忽然脑子卡壳,不知道怎么往下说,就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学好普通话真的太不容易了” “我要学好普通话真的太不容易了”,当说到第三遍时,监考老师笑翻了,她说,我知道你很不容易,我说对,我要学好普通话真的太不容易了,然后忽然找到了接下去的话。

当某一个地区的文化稍稍强势的时候,它的语言腔调就会流行开来。八十年代的时候,港台流行文化进入大陆,大家都模仿所谓的“港台腔”,连一向字正腔圆的北方人民也刻意熨平了舌头来模仿,其实严格说来,那不能叫“港台腔”,而应该叫“广东腔”、“闽南腔”,但谁让当时港台流行文化那么兴盛呢?现在提到“港台腔”,大家也许只能想到志玲姐姐。

港台腔流行了整个八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东北腔”开始流行,这得归功于赵本山的小品开始在春晚上的“霸屏”,“东北腔”慢慢地开始在生活中流行开来,当2009年小沈阳出现在春晚舞台上之后,对“东北腔”的模仿达到了一个顶峰,一瞬间,几乎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电台的主持人、艺人,都在模仿,人人都是“小损样儿”,我坐车听车载收音机时,会以为自己置身大城市铁岭,听的是铁岭广播电台。

现在倒是没有什么特别流行的口音,不过我们福建的口音无意中成了一段时间的话题,这得追溯到2015年春晚,冯巩的小品《小棉袄》里,高晓攀说自己老家是在H开头的省,他自己是“胡建棱”,冯巩说你们的省会是“胡州”。我大胡建大胡州出人意料地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其实不仅仅福建,南方有很多地方都是HF不分,平翘舌不分,LN不分,比如“开会”变成“开费”,“吃饭”变成“次晃”。我的狗狗名叫“阿福”,它平时听我叫“阿福”习惯了,带它到广场上,有人叫它“阿胡”,它就听不懂了。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名字“连念练”,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名字是要逼死福州人的节奏啊。

相比标准的北方普通话,我更喜欢带口音的南方普通话,听着有亲切感,而且南方人因为普通话说不好,又担心别人听不懂,就会特别认真地在说,那种认真的态度我很喜欢。相比有的北方人,可能受说话习惯的影响,一开口就让人懵圈,那舌头转得比高速公路上的车轮子还快,生怕别人听懂似的。就好像现在有些美国人说话,含糊不清,咕噜咕噜的,像大舌头,而有些人居然爱学这种说话方式,以为很洋气,其实很LOW

不管什么口音,什么腔调,好好说话,比什么都重要,至少给人一种清楚的态度,让人感觉到你是可亲的,还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或者不耐烦的,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说话,沉默是金还是别的什么,随你怎么理解了。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