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得不接受”
热35已有 1315 次阅读 2011-07-18 02:39
Evernote里放着我写了一半的飞赞情歌派对感想日志,原来拟定的标题是《越来越好的私聚纺活动》,下面五个小标题:宣传片、微博墙、歌与歌手、那些幕后、凌妈妈。但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重写这个日志。在这个重写的日志里,我只想好好地详细地写一个人,就是凌妈妈,以及关于她和凌站和关于我们的那个“不得不接受”。
这两天因为买二手车碰到一个不靠谱的人,对方爽约也罢,对我的电话和短信一概不回,最后我很客气地发了最后一条短信,结束和他的联系。接着晚上约了bear看电影,但是出发前给bear打电话,bear第一次没接。有那么一瞬间,我怀疑是不是自己手机出了问题,为了验证这个假定,我得再打电话给一个肯定会接我电话的人,我选择了家里的电话。那一刻,我发现自己是多么地信任那个电话,只要家里人在,一定会有人接。
回到凌妈妈的话题。活动结束后,大部分观众和一部分演出者都走了,私聚纺一下子空荡了许多。凌妈妈到一个有空调的房间里休息。在休息的很长时间里,她和旁边的rocky、空空气气几个人说她们家里的事,有的是说凌站的“坏话”,有的是说孩子他爹的固执,有的是说家里亲戚的事。一直到吃火锅时,她也没怎么吃,还是在不停地说,仿佛这些话以前都没有机会说似的。等到吃火锅的人散去后,她才回到那个房间里,吃在桌子上的中午派对工作人员吃剩的饭菜。
当时,她坐在桌子的一头,我坐在桌子的另一头。我问凌妈妈,外面有微波炉,要不要把饭菜热一下。她说不用。老人家这么说了,我没有坚持,只是看着有些心疼,于是拿来一杯水放在她跟前,对她说:“刚才你说了很久的话,一定口渴了,喝点水吧。”她摆了摆手:“在家里没法说今天这些话,他爸爸一点都不想提同性的话题,今天我能把以前说不了的东西都说了,还能说这么多,挺舒服的。“
后来我和她聊了我家里的情况。她听了后,很惋惜地回了一句:“你们人都那么好,为什么是同性呢?” 这句话把我的思绪牵回到2年前我出柜的那天,我妈妈也说过类似的话。在出柜之后的几天,我因为开学不得不离开老家,往后几个月我和妈妈都保持一周一次一小时的通话,我在电话里问妈妈:“会不会觉得憋屈?这种事情憋在心里,不能跟外人说,甚至连爸爸也不能说。”,妈妈每次回答都是没关系,但是我想她肯定背地里承受了许多,只是不想在我面前表现出来。最后是接受了我是同性恋这个事实,但也是”不得不接受“。
但是如果再让我选一次要不要对父母出柜(对目前的我而言,是对妈妈),我还会选择“是”。因为我爱她,信任她,所以愿意和她分享自己真实的感受,哪怕这种感受接受起来得是“不得不”。如果不说,就怕哪一天父母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们对自己的儿子只是了解了50%,另外的50%只是她们脑海里的臆想,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其实这个大白话的道理正是我妈教我的。就在出柜前几天,她对我说:”你也这么大了,我想跟你说一些家里的事。“于是她说了一件在家里已经存在好几年但我不知道的很隐私的事情。这种母子间的信任让我几天后敢对妈妈出柜。
在活动现场的微博墙互动时,我发了一条微博,大意是:“活动还没开始气氛就很好,真想带妈妈过来看看。”是的,妈妈,如果你来北京的话,我一定会带你参加一次飞赞活动的,倒不是为了证明:“我是同性恋,我可以过得很好”,而是说这就是我真正的生活,我常常和这么一帮人过周末,这帮人就是你看到的这样的人,我参加的活动就是你看到的这样的活动。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23 个评论) 发表评论
点进来看这个日志是因为看到evernote,这个还挺好的,搜集素材用。
我们是不得不,妈妈们也是不得不
其实那天下午我明白一个事情就是,妈妈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志并不是很难,难的是接受自己是同志的妈妈,因为那基本上无异于说妈妈们的人生是失败的。
心情很复杂,这几天没时间,有时间也写篇东西
我们都是好孩子
我们都是好孩子
虽然凌妈妈说她不会接受 我也没有觉得诧异 反而因为她的直接和真诚 能让我们切实体会到父母的不解心结
我想在时机未成熟的情况下 让父母背负太多的压力确实是残忍的 但我也希望他们能多了解我们的生活并无不同 期许能用我们的快乐化解他们对我们的种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