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觉得《药神》这部电影本身就有问题?
分享到:
8已有 928 次阅读  2018-07-10 11:35


分享 举报
先说好,本文是把《药神》作为一部电影来讨论而得出的观点。那些衍生得比较远的话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仅仅就文艺作品而言,《药神》这片子本身就有不少问题。
我是上周看的《药神》,点映。因为听说口碑特别好,我关注的电影公号也有推荐。
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也只是觉得:绝对不算神作,但是可以算是诚意之作。
但是是佳作吗?从始至终,我都有点怀疑。
疑惑的最大之处在于,我看完片子之后都不知道本片想要表达的主题,或者想要讨论的究竟是什么?是人性?还是吃药难的问题?我觉得,这两个主题,这部片子都只是沾边。

很多人夸赞这部电影把“人性”描写得很深刻。其实根本算不上。
《药神》对于人性的挖掘是浅显的。里面几乎所有的角色描写都非常脸谱化,医药代表的形象已经被大家诟病得很多了,我就不赘述了。但是作为主角的徐峥,人物形象方面不也有同样的脸谱化问题吗?
而且他的脸谱化程度并不弱于医药代表,只是走向了“大善”的极端——徐峥在影片里的形象,就是典型的中国观众(或者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无私奉献到近乎没有理智的大善人。这个人的身上还带上了“浪子回头、良心发现”的戏剧转折,似乎更加有丰富和立体。
可是,细想一下,他的行为动机和人格转变,真的能逻辑顺畅吗?
我觉得是不能的,这个角色在影片中其实特别分裂。
一开始,他的前妻、他前妻富有的新丈夫、要被带出国的儿子、身体有毛病的父亲、经营得一般的事业……这一切都是特别粗暴的标签,把一个中年男人可能遇到的问题全都加到了徐峥身上。面对压力,为了赚钱给父亲治病,他被迫就去倒腾药——这一段,人物的动机是最合理的,因为他需要钱,所以去做了触犯法律的事情。这里还能体现出人性善恶的两面性。
后来他组建了自己的倒药小分队,和他们嬉笑怒骂,像一个公司似的团建,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出人生的低潮。这里也算是动机合理,富有人性特征。
但是,问题就出现在王传君的角色死了之后,他深受触动,外加看到了病友的悲惨遭遇,并从此大发善心。自此,这个人物形象中的“人格”就已经几乎没有了,他变成了“神”,虽然影片名字叫做《我不是药神》,但是其实他就充当了god的角色——
他为了给病友治病,不计一切代价,不光是金钱上吃亏,而且还冒着坐牢的危险——试想一下,普通人真的能善良到这个程度吗?他的厂子真的有能力自己贴钱供给那么多病人吃药吗?财力支撑不下去的话他准备怎么办呢?他的家庭就不管了……所以,我个人感觉,第二次卖药开始,这个角色就渐渐失去了人性的色彩,而只关乎“神性”了。
所以,讨论人性?并不成立。存在的,只是大众期待见到的“坏人”(医药代表和药企),以及他们渴望出现的“圣人”。

至于“吃药难”,则是触动了大众敏感神经的话题,也是在网上掀起大面积讨论的核心问题
在观影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电影一定会因为它敢触碰这样的话题而获得大众的喝彩,但是我没想到就凭这一点能保驾护航使它获得豆瓣9分这样超高分数。(看一看其他的9分影片,《药神》真的还有很显而易见的差距)
实话实说,电影触碰到敏感话题了吗?触碰到了。可是,《药神》真的试着挖掘、揭示”吃药难“背后的原因吗?答案是:并没有。
所有的矛盾都止步于“高药价VS贫困”这个层面,而这个表层矛盾背后的原因、更深层次的矛盾,就毫无提及了。这其实才是这部电影主题上的致命硬伤。
病患吃不起药?那问题在于什么呢?药价高。那药价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和科研成本高、周期长,而且药品研发本来就属于高精专的行业有关吗?即,高药价一定有错吗?
如果高药价有错,那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
如果高药价没错,那病人吃不起药怎么办?是医保范围应该更广?还是高药价让政府全部承担?可是,政府的钱来自于所有的纳税人,动用纳税人的钱去做转移支付,是否就一定合理吗?
……
太多太多“高药价”背后的问题和值得讨论的话题,电影提都没提,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一大帮苦命的病人吃不起药的悲惨场景。而与之对比的就是医药代表光鲜亮丽且收入不菲的人生。
申明一下,我并不是给医药行业洗白,而且我觉得在抨击这个行业的时候,应该做到起码的客观了解。《药神》作为文艺作品,明显地在信息供给上产生了失衡——它不断展示和渲染病人的身体痛苦和经济压力,却全然没有描述医药行业的高危、高压、高风险做任何的描述。而且,药品定价是怎么定的呢?政府部门有什么标准?
关于“高药价”的核心矛盾,电影就几乎全都是避重就轻、蜻蜓点水地带过
《药神》的好,在于他展现了一些现实问题。但是它不好也在于,他只是片面地展示了这些现实问题,就好比是“管中窥豹”,除了把一帮形形色色吃不起药的病人描写得很感人以外,其他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就真的就很单薄了

总结:
《药神》的出现让我既为国内开始有现实题材的电影而开心,同时又为它的不痛不痒而失望。
让我觉得更加可悲的是,观众如此称赞这部电影的原因——终于有一部电影替我们表达了病人吃不起药的痛苦和悲哀,终于有文艺作品关照到了普罗大众真实的人生。
就我目前了解到的信息而言,“高药价和吃药难”之间,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困境。你无法简单地把矛盾愧疚于任何一方,只是实实在在地你能感受到这种痛苦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
所以,我们才特别揪心于这样的矛盾——毕竟,最难熬的不是矛盾所带来的痛苦,而是无解的矛盾本身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2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bluelove 2018-07-10 12:09
    1.基于电影本身的讨论,建议你去看一下公众号“电影最TOP”对此片的两次评论,基本上你所说的问题,影评人发条橙都做了回答,例如电影是否要有解决问题的义务、电影中人物的设定、矛盾冲突的设定。这里我提两点,第一点,《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这一点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但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并没有表现狱警日常工作的危险性而是丑化了这个角色,且故事越狱本身就是不合法却合情理的,跟本片很相似,那么大家是否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肖申克的救赎》了呢。第二点,不能忘记的是此电影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剧中的人物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在现实中加了料丰富的,您所提到的主角的最大问题“大善人”面具形象问题,是现实真实存在的,“存在”这个理由足够了吧。总的来说,我认同你此片的电影本身角度,是达不到那么高的艺术水平的,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回归触发了人们的感情,形成了新的战狼、新的人民的名义现象。

    2. 现在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但凡表现社会问题、意识形态问题或政府问题的电影,如《活着》《霸王别姬》等等,就会获得非常高的一边倒的赞誉,我不否认这类电影中许多拍得很好,但按照楼主的标准去分析,《活着》剖析了什么呢?《霸王别姬》触碰到了什么特别深的内核了么?我在另一篇帖子中谈到了我观察到的9个药神提出或触碰的问题,不见得《活着》《霸王别姬》在当时的环境下比药神胆大心细。反过来呢,似乎只要有具体反面的电影,只要不是政府,不管是旧社会的恶霸黑社会,还是现在的黑心资本家,亦或者是现在社会中的某个官僚,都会被指责看问题不够全面不能体会当事者的成长历程。这种现象,我个人认为,是一种全社会为失误和错误找借口的行为,什么都是政府(其实政府也属于没有具体指向的概念)或社会这个概念的错,不愿意去找出具体的责任方,即使有,也会有各种理由。这种理由不仅是为责任方辩解,也是为将来自己可能遇到的类似状况留后路。

    3.关于医药代表的面具化问题,我看到电影的时候,很深刻感受到“眼镜”和“西装”是两个重要的道具,眼睛是那种八九十年代领导人风格,西装是那种很靓丽的颜色,当时只是觉得这个角色本身不够丰富,负面化了。后来斗嘴 斗了两天,无意间查到李振福,那么“眼镜”和“西装”这两个道具的指向性就很明显了。

    4. “却全然没有描述医药行业的高危、高压、高风险做任何的描述。”,关于这一句,我一直搞不清楚,为何电影需要描述这个场景。两个理由,第一个是所有的用心的研发工作,没有不艰难危险的,且不说核物理相关,就是半导体无尘车间这种看起来毫无危险的地方,使用的硅烷气体是遇到空气就爆炸的气体,记者下乡做社会科研,行路、吃住、人身安全、政治风险都一点也不小,为何一定要表现医药研发的危险性辛苦性呢?其次,做什么工作拿什么前,医药研发的辛苦、长期、危险既然有抱怨的声音,那首先一定是钱没拿够,其次是精神上没有被了解。这说明药企股东方和管理层赚了患者的钱,又剥削了科研工人,这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剩余价值问题了。我就特别搞不懂,为何有些研发人员会觉得医药代表代表的是研发者形象?(起码我在飞赞和猫眼评论里从没见过有人指责研发人员和研发工作的)
  • 冰亦涵 2018-07-10 13:47
    还想不想让电影上映了?想,就老实点
  • 人在囧途 2018-07-10 14:43
    不同意无解,事实恰恰是政府不想解或者人为干扰不便和不愿解!同样的药,为啥印度生产的就便宜?印度的制药工人就不危险?生病的病人就没从事过危险行业?我亲身经历过大病返贫患者,在大病的面前,人性的丑恶自私更加淋漓提现,但是,人性的善良也迸发出来,我至今怀念一个吉林大姐,她在被药企把持和药托霸占的某病论坛里,顶着恶骂和污蔑,坚持真理和事实,把自己孩子的治疗经验完全的发布,那些被名医和药企药托欺骗的患者的孩子都残废了并没治疗好,但是我深信她是真的,按着她的逻辑,和她共同探讨,一起交流心得,治疗。孩子完全好了!所以,我自学成了半个小儿神经内的“医生”了,呵呵,同时兼任该病全国论坛某方面的版主,好几个孩子得到了治愈和减轻。甚感欣慰!现在,我已经退出那个病圈好多年了,但那些患儿家长,互相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互助捐款,转让和赠给相关医疗器械和成本药品的真实经历,更让我坚信药神的真实性!!!没有亲身体验过痛苦和绝望,不会有大爱和仁慈!
  • 抽烟的维尼 2018-07-10 16:30
    同觉得人物的转折非常地生硬,但是听到他们说“我们只是想活着,这也有错吗?”的时候,还是会非常难过。
  • 乃哥不是杀手 2018-07-10 16:49
    bluelove: 1.基于电影本身的讨论,建议你去看一下公众号“电影最TOP”对此片的两次评论,基本上你所说的问题,影评人发条橙都做了回答,例如电影是否要有解决问题的义务、
    谢谢你的长评,感觉得出来你很认真地在讨论这个问题。那我就一一简单回复一下:

    1、“电影是否要有解决问题的义务”——我的观点是没有,我没说电影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文艺作品,它只需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即可。我强调的是这个影片对这个问题讲得太过于浅层和表面。所有的锅都让高药价去背?这是不理智的。“电影中人物的设定、矛盾冲突的设定”这个我不用看电影最TOP的评论,也会有自己的答案,这个电影的人物设定和矛盾冲突绝对有硬伤,你多看几篇专业电影评论就知道。

    2、你的这一点表述跟我的文章没什么太大关系,我就不回应了。不过说一句,我个人是觉得主题高低和电影好坏没有必然联系。

    3、无论原型指向于谁,这部影片里展现出来的药企(医药代表)形象都是过于负面的。


    4、 每个行业确实都会有自己的压力,但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不提制药行业的巨大压力就是不对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三高”和“药价高”有着必然的联系,而本片就是在讨论“高药价”,那么必须不能回避这个客观原因?完全没有提,这就是导演和编剧在这个地方的重大失误。另外,我并不觉得医药代表代表的是研发者,但是观众愤怒的并不是医药代表,而是医药代表所代表的整个医疗行业。
    如果不去承认企业、工作岗位本身的差异性,这种讨论就是没有基础的。类比一万种职业也没有用。
  • flylikebird 2018-07-10 16:52
    有些电影确实解决了社会问题,比如韩国的一些电影。
  • 乃哥不是杀手 2018-07-10 16:54
    冰亦涵: 还想不想让电影上映了?想,就老实点
    有些问题真的不是审查和尺度的问题啊···
  • 乃哥不是杀手 2018-07-10 16:57
    人在囧途: 不同意无解,事实恰恰是政府不想解或者人为干扰不便和不愿解!同样的药,为啥印度生产的就便宜?印度的制药工人就不危险?生病的病人就没从事过危险行业?我亲身
    印度便宜,也许是因为盗版(假药)。理解为相同的配方和制药工艺,他们不用付出研发、售后等成本?
    虽然我也希望人人都吃得起药,但是盗版(假药)真的不是我赞同的方式。

    世界上本就有坏人,也有好人。谢谢你和你你朋友这样的好人。
  • 乃哥不是杀手 2018-07-10 16:57
    抽烟的维尼: 同觉得人物的转折非常地生硬,但是听到他们说“我们只是想活着,这也有错吗?”的时候,还是会非常难过。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可以感动,也可以批评。
  • 乃哥不是杀手 2018-07-10 17:03
    flylikebird: 有些电影确实解决了社会问题,比如韩国的一些电影。
    嗯,我印象中日本韩国和美国都有影响了司法的电影。
    但1l说的电影不一定要解决问题也没毛病,喜剧,博人一笑就好。科幻电影,给人刺激就好……但是作为主打现实题材的《药神》,它拍得比较像电视台的苦情情感节目。
  • xfxw 2018-07-10 22:53
    如果拿荧幕上呈现的结果,有些地方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这些地方具体是原剧本,原始导演创作意图里就没有的还是后来被消失掉了却无从得知。
  • xfxw 2018-07-10 22:56
    乃哥不是杀手: 有些问题真的不是审查和尺度的问题啊···
    那只能说你不太了解国内审查是怎么进行的。这个片子能呈现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一般人还真拍不了。你查查看编剧是谁。
  • Notfound 2018-07-10 23:22
    我不觉得电影本身有问题。
    我觉得单从第一点上来说主角失去了人性不是很客观,并没有觉得到最后主角成了圣人。二刷时开头看主角甚至觉得这是个打女人的暴力直男(从前妻的控诉来说离婚有家暴的原因)。可他对父亲和儿子的柔软也表现的很细致。酒吧团建之后先送走了其他人,一脸醉意的要送思慧回家摆明了想赚便宜,可看到孩子后酒也醒了心也收了。更别提雨夜散伙的时候那种自私的样子。他的转折真的很突兀吗?除了吕受益的自杀造成的愧疚,大概还有把病人推给张长林的部分吧。主角或许立意倾家荡产的去赎罪,但他也把孩子提前送到了国外。舍一身真的是普通人做不到的吗?我觉得你也有些看低人性了。
    关于一直争论的药价高要收回研发投入赚钱再投入,企业要赚钱这自然是应有之意。可是定价是否真的合理,一直也没有看到有人算过账,药企到底定价多少才能收回成本?按照之前有人提到的百万人发病率,那么百万人中病人不算多,那病人中的富人就会很多吗?100人赚100块,和10人赚1000块利润能否对等呢?而且也提到了这种药是要终身服用的,难道就不能细水长流?过了专利期原研药的优势就真的荡然无存了吗?不是有换药风险吗?作为一个非科研人员,我还是存有这样的疑惑。
    至于电影要不要事无巨细的展现所有内幕,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不单从影片容量来说放不下,这也不是纪录片。如果再把药企研发定价和医保发展变革扩容,那可能就会是另外一个片子了。影片所未涉及的内容在影片之外不就引起了你我的思考了吗,如果不是影片或许我不会了解慢性白血病,也不会了解陆勇与印度药。个人认为影片的不足就在于把医药公司高管塑造的过于反派,其实他们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对,却会引起观众的反感。现实中会有更好的应对方案吗?我想会有吧。
  • bluelove 2018-07-10 23:33
    我重新理一下思路,表达一下我在一楼所说的四点问题,(不好意思写了那么长):

    1.1本片质量确实并不算很高,你说的问题大部分都有,但我认为你对其的要求过于苛刻,你需要这部片子情节丰富人物刻画到位、深刻剖析一个没有国家能够解决的复杂问题、全景表现本事件相关利益方的所有诉求和体验,那么如此苛刻的要求,试问哪部电影可以做到?请你举个例子。我提出肖申克的救赎,就是想说肖申克的救赎也没有做到你说的那种境界。在中国这样的权钱势力都很大的国度,这部影片能够去触碰这个话题里面多个敏感话题,这本身就是进步了。(你的要求会不会太高了)

    1.2 你在文中提出了徐峥这个人物的人物转折,说到他不计代价那一段时,你是用“神性”来表达你对这种人物设定的不屑的。我对此十分不认同,三楼也从自身提出了看法,楼上也谈到了这一点。你所不认同的情节,恰恰是真实发生的情节,是你自己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人,就质疑电影的设置,无视这个情节在2004年已经发生过了。换句话说,是你对社会的善意失去了期待和希望,所以更期望看到符合你预期的正常人,当善举和英勇超过你预判的时候,你不但无视,而且认为这反人性。

    1.3.电影是让所有的锅让高药价背?还是电影没有办法触及医药流通、医保领域、审批和税收领域只选了另一个很重要的定价问题?这是要思考的吧。电影中不但涉及了高药价问题,实质也涉及了没有社会救助、不能用医保、骗子趁火打劫、贫穷、假药定性审批等问题,你不能看不见的。作为我个人来说,我使用过诺华的药品雷珠单抗,此药品我使用的时候是9800一针(要打三针,且存在诺华故意取消乃至威胁医生不能用另一种几百元药品的恶意案例),因国产药上市和国家谈判他降到5700一针,高达4200元近40%的降幅,让我很主观地认定“国内定价权”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所以到底是“药企定价权”背锅,还是作为一种很主要的因素被电影选取作为题材,我想你看到那个药价降幅数字,应该有个判断。

    2.我要表达的是对“揭露社会/政府阴暗的电影才是好电影,有凶手的电影不深刻”的倾向表示不屑,你认为题材与好坏无关,所以这一点没有分歧。

    3.我要表达的是,此人物原型是官商勾结的典型、是利用身份做代办出卖中国患者利益的典型。在知道原型之前,我也认为此形象负面了,且面具化,但知道之后,我认为恰如其分。至于你后来说的“过于负面”,如果你知道了他是谁的儿子、2004上任当年使得诺华中国的药品收益上升39%营收上升36%是全球水平的3倍,不知你是否还认为过于负面。

    4.1电影本身没有义务去为你剖析每个团体或个人的身后苦,你说没有展示医药行业的付出,那么同样的,电影也没有展示患者为什么穷困,不是么?当然这一点并非我主要想说的。

    4.2 医药代表代表着医药行业,所以有必要展示一下医药界的分工或辛苦,这样才能够平衡矛盾,不至于偏颇,这是你的核心意思。我要表达的是,只要不是我今天所怼的戏精那样的人,包括你所在的正常人,都没有把医药研发看作是不花钱不费力没有危险的轻松职业,这个是个常识,并且现在引起争论的话题本身“研发投入巨大导致药价高”,进一步证明了非医药行业的人大都知道研发成本高是个社会常识,所以没有人去质疑医药研发成本绝对值高,而是讨论研发成本高是否真的是高药价的主因。我没有完全的财务数据来正面说明,但已有的研发占比、各国药价对比、药价降幅数据已经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了,如我另一个帖子所言,到底是研发成本引起了高药价,还是看不见的手拿了太多钱又拿研发做遮羞布,是需要更多数据来观察的,那么如果电影把研发扯进来且电影又不可能去表现药企股东方收益、审批流通腐败,观众直接看到的因素只有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辛苦,岂不是在实际播放效果上直接将研发成本与高药价挂钩做了结论陈述,这样就合理么?

    4.3.观众不是傻瓜,基本上对医药行业乱相、药企里面谁拿了最多的收益,都是知道的,医药行业的底层医生、护工、研发人员,根本不可能被那个医药代表的形象所代表,换句话说,医药代表代表的才不是医药全行业,受过这么多年反腐反贪反黑心资本教育的观众,早就知道医药代表代表的是掌握定价权力和收益最大的那一撮人了,研发人员不过就是工人,换句话就是各类事件种的辅警、临时工、新来的员工之类角色,不但没有出场的必要,而且还是观众心中的有实际贡献的弱势群体。总的来说,理论上你说要展示研发相关才算全面这没有错,但在常识上接受新闻教育的观众早就认为这部分群体是合理得利群体,跟掌握定价权的人不是一伙。

    4.4 研发辛苦么?你看了那个戏精的文章,搞得好像就他是科研人员一样,我读研跟瓶瓶罐罐打交道3年,第一份工作跟大机械机器、辐射打交道3年,第三份工作跟危险爆炸气体、划伤、机械冲撞打交道6年还被激光灼伤眼睛,那么你看危险么?我要说的是,所有的研发工作都具有危险性,不是他医药行业一家,而且研发人员都是在充分保护下工作的,比一线工人、可能要被打的医生、可能被撞的清洁工安全多少倍不止,完全没有必要专门去表现所谓医药研发行业的辛苦和危险,那是戏精演戏,不是做科研。

    5. 我们的分歧,根本性的,在于你认为需要从更多因素(政府责任、流通混乱、审批和税收)来展现这个问题而不能只从一个药企定价来展现,我认为在三四个主因里面电影选了一个来展现已经是负责任和有胆魄的表现了(并且我从自身经历觉得这个是主因),这是我们根本性的分歧。

    以上,谢谢你认真和我讨论。
  • bluelove 2018-07-10 23:35
    乃哥不是杀手: 有些问题真的不是审查和尺度的问题啊···
    我加一句,确实是审查和尺度问题,顾子明的公众号讨论此片时,将国际巨头官商勾结、医保改革一并提及,隔天就被删帖了。
  • bluelove 2018-07-10 23:35
    flylikebird: 有些电影确实解决了社会问题,比如韩国的一些电影。
    那么是电影解决了?还是电影挑开了这个问题引起重视,从而推动解决了呢?
  • flylikebird 2018-07-11 01:38
    bluelove: 那么是电影解决了?还是电影挑开了这个问题引起重视,从而推动解决了呢?
    大陆的电影是不可能发挥那样的作用的
  • flylikebird 2018-07-11 01:50
    还挺想看真实表现gay圈生态的电影,不只表现性关系的混乱,还有梦想的破灭。
  • 放弃治疗 2018-07-11 07:38
    演技很好
  • 乃哥不是杀手 2018-07-11 14:38
    xfxw: 那只能说你不太了解国内审查是怎么进行的。这个片子能呈现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一般人还真拍不了。你查查看编剧是谁。
    你想说编剧的谁?我看是联合编剧,三个人。不太了解这三个编剧。
    p.s.有的剧本硬伤可能是为了照顾审查而造成的,但是有的并不是啊。不能把所有的硬伤都归结于因为审查和尺度吧。
  • xfxw 2018-07-11 23:15
    乃哥不是杀手: 你想说编剧的谁?我看是联合编剧,三个人。不太了解这三个编剧。
    p.s.有的剧本硬伤可能是为了照顾审查而造成的,但是有的并不是啊。不能把所有的硬伤都归结于因
    我听说这个片子广电前后审了一年,其中一编剧是韩三平女儿,韩三平该知道是谁吧…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