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决定了一个怎样的“我” l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分享到:
3已有 517 次阅读  2020-05-15 22:26


分享 举报

一个童年在垃圾场渡过的大山女孩,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在父亲偏执的控制下,不上学,不就医,便是父亲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甚至不被允许拥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意志也成了父亲眼中的恶魔。直到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获得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像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作者丝毫提不起热情。因为曾经的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已经在内心里有腐烂,恶臭熏天。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却也让作者沉思,教育到底是什么?

 

理想的情况是,我们都真的很想学习,而且当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一位学霸,我们会请求他告诉我们如何学习。但如果我们真的是一个不想学习的孩子,哪怕请一位博士们导师24小时监督,我们也是一无所获。我们不能强迫别人思考,也不能强制他们学习。教育从来不是一种强迫的填鸭式灌输,更不是一种每天不经思考就要做的训练。教育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在内心焦虑不安时,随处寻找一切可填补内心空虚的主动力量。读大学时,我特别喜欢逃课,但对于自己的课程,却是坚持到堂,并充满了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一种可以自主掌控生活的信念,觉得学到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是自己的责任和决定。

 

教育究竟在学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困惑于自己从一个起点仿佛又回到了另外一个起点。在捡起一样东西的同时,又丢下了另外一样。其实教育只是一个自我发现、培养自我意识和想法的过程。在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一定能立即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一定知道什么是不喜欢的。正是这种不断的试错,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我,什么不是我,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坚持自己独有的个性。在未来的路上,当偏激、狭隘甚至不公平,发生在自己身上,它让我们拥有了不同的视角和自信心,能够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方式站起来捍卫自己。教育不是狭义上的职业培训,而是广义上的自我创造。如果教育教会了我如何做对一道题,我想它不会达到那样的效果。

 

不可否认,随着自动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确定应该为我们找工作和获得成功做好准备,但这只是教育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教育作为一种认知自己,平衡资源的伟大机制,沦化为培养职业,分化人群的工具,那么教育只剩下批量生产出来的好员工,让雇主受益。因此,当遇到巨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时,教育不再解决我们的不平等危机,那些本应该帮助个人过上更充实有意义的生活的东西,被夺走了。后果,才真正会有点可怕。

 

发现自我,本身也是一个发现他人不同的过程。任何一个拥有多种不同视角的人都不太可能拥有一模一样的世界观。不管是在非常保守还是非常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这都是事实。教育在鼓励自我认知的同时,就意味着尊重个体的差异,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更多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教育使我们思想拓展,同理心深化,视野开阔。接受教育,就是为了不要让教育僵化成傲慢,让偏见变得更顽固。因此,我们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自己的想法。

 

教育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让人们相信存在更好的世界,不同的世界,相信我们可以过上与以往不同的另一种生活,体会我们从未体会过的感受。那些追逐成绩的感人故事,那些闪耀的身份标签,从来不从真正打动我们。触动我们的恰恰是那个平凡却真实的自己。我们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勇气,不妥协,不放弃,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执着坚定的做自己。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3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Alanjj 2020-05-26 12:29
    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多数人的诗和远方都被压缩在一个叫做梦的地方,只有蝇营狗苟生活。
  • 主治医生 2020-05-26 15:30
    Alanjj: 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多数人的诗和远方都被压缩在一个叫做梦的地方,只有蝇营狗苟生活。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