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要远比电影残酷些吧
分享到:
10已有 825 次阅读  2022-01-10 01:54


分享 举报
我总以为看完电影就算看过书了,就想红楼梦一样,把87版看多几次,就算管中窥豹了一把书了。结果一看《活着》才知道,下来电影可以这么胡编乱造出那么多情节,全看编剧心情。皮影戏,有庆和凤霞的死都不是书里讲的那样,前几日看到余华说电影的那版是伟大的。可能它比余华胆子更大一些,尤其是凤霞死的那段,把文革的荒唐展现得更鞭辟入里些。
毕竟电影是视觉的艺术,需要戏剧和情节的更大张力,而书更平淡,因为是采用口述的视角,所以所有的悲喜都是淡淡的,有种阅尽沧桑的淡泊和无奈。现在想想活着这两个字,就复杂很多了,富贵是一个人活了下来,苟且的活着,也是替他的一大家人活着,而他活着的本身,仅仅是为了活着吗?他活着又是为了什么?这是富贵得困境,也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困境。阿城说过,当代人最大的绝境是无聊,可能有部分也在指向这个终极命题吧。富贵可以带着一生对逝去亲人们的回忆活着,就想他的老牛一样,一遍遍地反刍和咀嚼过往。替她们活,可能就是他活着最大的意义了吧。而看看眼下,我们为了对抗无聊,衍生了多少娱乐方式,每天在短视频和游戏里,聊以自慰。因为无聊是多么大的罪过,更洪水猛兽一般,但我们又借助了另外一种巨大的空虚来填补他,结果活着的价值被吞噬在无尽的碎片化中,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是忙着活着,就是价值,这已经足够让人窒息了。而可能只有大龄未婚中年,才有闲情去故作深沉,刨根问底地追问,人到底要因何而活,就想富贵最后唱的那样:少年去闯荡,中年掘金藏,老年做和尚。这貌似隐隐地道出了一些意味:人活一辈子,最后终究是要活成一道哲学命题,少年是道家,中年是儒家,老年是佛家。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13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请叫我bug 2022-01-10 08:55
    而立、不惑、知天命
  • theredshow 2022-01-10 12:20
    想得挺美
  • kongkong123 2022-01-10 15:15
    古稀、耄耋、期颐
  • blancbleu 2022-01-10 21:36
    虽然你的思考也有意义,但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余华和张艺谋都没想讲当代人面对的“无聊”。《活着》电影的剧情不是胡编乱造来的,中国人就是经历过那样的历史。
  • CMC 2022-01-11 22:21
    blancbleu: 虽然你的思考也有意义,但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余华和张艺谋都没想讲当代人面对的“无聊”。《活着》电影的
    偶的意思是因为当代无聊,所以更要思考活着的意义,不要激动,这位客官。
  • blancbleu 2022-01-12 11:41
    我不是激动哈。我只是感叹,作者希望表现的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经历的苦难,而观众和读者可能想到的另外一回事。当然,每个观众的成长背景、知识背景,对历史的了解是不一样的,产生不同的解读也不是偶然。
  • CMC 2022-01-12 15:06
    blancbleu: 我不是激动哈。我只是感叹,作者希望表现的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经历的苦难,而观众和读者可能想到的另外一回事
    你好哈姆雷特,哈
  • 骆北 2022-01-13 18:38
    有内味了
  • 夏绿叶的风 2022-01-22 10:27
    没看过电影,小说让我看的内心有点痛苦。
  • CMC 2022-01-22 21:37
    夏绿叶的风: 没看过电影,小说让我看的内心有点痛苦。
    巩俐葛优,演技在线,值得推荐
  • 努图克沁 2022-02-11 23:16
    电影已经弱化了很多了,不及小说有力度
  • CMC 2022-02-11 23:33
    努图克沁: 电影已经弱化了很多了,不及小说有力度
    血被抽干,瑟瑟发抖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