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同性恋
热180已有 6447 次阅读 2014-05-10 10:43
作者:凌绝顶
很高兴这次有机会在北京大学和大家交流,感谢方老师的邀请。
十年前,我在北大的隔壁读书。那时候我就认识很多北大的朋友,我觉得他们很多人身上有一种自由的气质,这种气质表现为开放灵活的头脑,不为世俗权威所左右的人格,这也是北大的精神所在。
在北大历史上那么多伟大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一位,是一直倡导自由精神的胡适先生,他也是北大历史上最知名的校长。我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胡适让我对自由有了更深的了解。

胡适
我是一个同性恋,多年来,我也在争取很多自由。我认识的很多同性恋朋友,包括很多做公益的人士或机构,他们也常年为同性恋群体争取更多的自由。最简单的,我们希望两个男生或者女生可以自由的牵手走在路上而不被歧视,可以把他们的爱情和家人、朋友分享并能够得到祝福,他们的身份被公司知道后不会丢掉工作、不会影响晋升,当他们想结婚的时候能够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等等。
也有很多人反对同性恋。他们认为同性恋是反自然、反人类的,是和中国传统道德违背的,是社会不正之风。这让我想到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说过的一句话: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为什么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呢?因为喜同恶异是人的本性,人们倾向于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正因如此,才会有男人瞧不起女人,城市不接受乡村,异性恋反感同性恋。
当我们不能接纳那些和我们不同的事物时,也就是胡适所说的当我们失去了容忍的精神时,其实我们就是在破坏自由的精神。事实上,我一直认为,时移境迁,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成为他人眼中被歧视、被反对、被排斥、被孤立的对象,无论你现在多么强大。所以,胡适说过,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我们今天要说,没有宽容、理解、接纳,盲目的反对和排斥,也就没有自由。
那么,是不是所有事物,我们都必须去容忍呢?当然不是。如果一些行为破坏了其他人的自由,例如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如果我们也去容忍,那就不是保护自由,而是损害自由。这就涉及到我常说的一句话:自由要有边界,容忍要有条件。通俗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并没有伤害到其他人也没有危害社会,那么,他就是在自由的边界之内,他的行为也应该受到社会的保护,我们就应该容忍或者说接纳他的存在。
那么同性恋有没有越过自由的边界呢?现在仍有不少人对同性恋持否定的意见。最常见的理由之一是,同性恋违反自然。事实上,这种观点透露出来的是对自然的无知。科学家在各种爬行动物、昆虫、鸟类、哺乳动物中,都发现有同性恋的存在。也就是说,同性恋恰恰不是违反自然,而是最自然的现象。
也有人认为:同性恋是不利于人类繁衍的。如果人人都是同性恋,那么人类岂不是要消亡?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在杞人忧天。因为,同性恋在人类中的比例是固定的,一般学术界的共识是在5%左右。类似的假设我们可以说,如果人人都是男人,人人都是女人,人类也要消亡。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还有人担心,如果天天宣传、鼓励同性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变成”同性恋。这种想法忽略了一个科学常识:性取向是不会改变的。历史上曾经有很多试图改变性取向的医学努力,后来证明都是失败的。为此,美国心理学会还公开声明,医生试图去改变人类的性取向是不道德的。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心理学会、美国精神医学学会都曾经发表过声明,指出同性恋不是疾病,改变性取向会导致焦虑和罪恶感,性取向是不可能成功改变的。所以,异性恋的朋友也不用担心某一天被“掰弯”,变成同性恋。
也有人说,同性恋会传染艾滋病。这说明公众仍然缺少对艾滋病的了解。艾滋病的感染途径有血液、体液等方式,因此,各种性行为、输血、共用针头、毒品的静脉注射都是传染途径。如果非要从性取向上统计的话,异性恋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更多。防艾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共同行动。
总之,各种研究证明,同性恋不是疾病,也不是不道德的行为,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都是一种生活方式,并没有越过自由的边界。很多对同性恋的误解,是因为大家对同性恋缺乏了解。
因此,当我们对同性恋了解越多,我们越会发现同性恋是那么的自然和正常。事实上我发现,那些秉持自由原则的人,就算他们对同性恋了解不多,也都对同性恋持支持的态度。
前段时间我在读《哈耶克传》,哈耶克是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在这本书中意外的发现了他对同性恋发表过的一段言论。哈耶克说,两个成人之间的私事,即使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怪异的,在文明社会中也不应该被禁止。

哈耶克
很多人喜欢王小波(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丈夫),他生前也说过,如果有一个人爱一个同性,那个人又爱他,那么他们之间发生性关系,就是不可避免的,很正常普通的事。“不可避免、又不伤害别人的事,谈不上不道德。”

王小波
所以大家应该理解,为什么像哈耶克、王小波这样的异性恋他们能够支持同性恋。他们之所以支持同性恋,其实是因为他们捍卫自由的原则。对同性恋的歧视、迫害和反对,就是对自由原则的迫害,而这会导致所有人失去应有的自由。
这也同样解释了,为什么在当今世界已经有那么多国家允许同性婚姻合法化,或者接纳同性之间的伴侣关系,包括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加拿大、美国的很多州、澳大利亚、巴西等。作为人口中多数人的异性恋,能够通过各种途径维护作为少数群体的同性恋的权益,这是不是很奇怪?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是在维护自由的原则。
我也经常说,作为一个同性恋去争取同性恋的权益和自由,是很自然的事情。比争取同性恋自由更重要、更根本的,是维护和坚持自由的原则。如果作为同性恋,你一边在争取同性恋的权益,一边却瞧不起女人,或者歧视同性恋中一些所谓的“娘娘腔”,或者反对双性恋和跨性别人群,此时,你已经破坏了自由的原则,已经失去了对异己的容忍和接纳,你凭什么去争取自己的自由?
最后,让我们看看胡适先生说过的另一句话。他说,要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看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对待孩子,第二看他们怎么对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么利用闲暇时间。我认为,在当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还需要加上一条:看如何对待同性恋。
2014年5月8日,北京大学
(本文根据凌绝顶在北大的讲座整理)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75 个评论) 发表评论
胡适很喜欢“谈墨”,兼爱思想(而不是偏爱,独尊),众生平等,成了胡适一生的品德。
凌绝顶在北大,引用胡适的《容忍与自由》,这段话非常经典,恰当: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
现在的北大有这样的精神?
至于说到对自由的争取和捍卫,有很多方式,甘地是一种,我党是另一种,当然还有别的方式。你说的游行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不可行、最大成本和极大风险的一种方式,我指的是在我国。十多年前,有人想过用你说的方式,这个人现在在国内混不下去了。
所以,指责别人都特别容易,不容易的是给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