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做人——从曾国藩到王守仁
分享到:
4已有 769 次阅读  2015-06-04 21:37


分享 举报
    因为签证,凭空飞来一个好漫长的假期。但我实在不喜欢闲着,不行,得想办法让生活充实。于是有了以下的叨唠……
    去年,在“添友”的推荐下,下载了“荔枝电台”,之后,它便成为我起床,睡前,坐长途车打发时间的工具;曾经一时兴起,也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上面的旅游分享,变成语音传上荔枝,做成自己的电台“听海风,去旅行”;在更新完常去的旅游目的地后,基本没有更新了;有些仅去过一次,还不熟悉,不敢妄言。但空闲的时候还是会上去听听节目,比如“搞基实验室”(当视频版的搞基实验报告出炉的时候,我还一度天真的认为我党的思想一下子开明了,粉红经济的春天开始萌芽了;但事实证明这种萌芽在中国一出现,其结果是我们可以预料的到的)、“罗辑思维”、“晓松奇谈”“一个人的书房”。尤其是“罗辑思维”,让我兴趣甚浓,并在罗胖子的推荐下买了分析曾国藩为人处世的一本书——《战天京》,读完之后深有所悟,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人物。倘要问我究竟曾国藩有啥品质值得学习的,就我这语言能力可能还组织不上来;个人理解中,他值得学习的是“外圆内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做人,处事的方法。
    求学期间,教科书教给我们太多关于做人的道理,可谓是榜样林立,却又都是山顶的云雾,朦胧而不可抓。说到底,无数次的心灵鸡汤,也没有让人领悟到究竟要如何做人。想想自己,在与人相处中,得到的评价常是“好人”“老实人”“细心体贴的暖男”,亦或是“愚”,“单纯”,“摇摆”“固执”。读了曾国藩,让我明白我的人生观,还是值得继续这样坚定下去的。同时,我也隐约理解了,我对如何做人的这些看法究竟是从何而来?答案是“徽文化”。
    我是安徽歙县人,1987年以前这里称“徽州”。这里诞生了影响遍及中国江南的“徽派建筑”,孕育了声名显赫的“徽商”,这里是“徽文化”的根。从小,我们就浸淫在“徽文化”的环境里;这是一个十分强大的文化体系,绝非只是建筑、医学、山水画派、宗祠人伦那么简单,它还有徽州人千百年来孕育的文化内核——待人、处世之道。而“徽商”,既是徽文化的践行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而我,也是借由了解徽商,慢慢吸收了这些文化。学习的第一榜样,当属胡雪岩。
    在还未离开徽州时曾翻过讲述胡雪岩的书籍,但显然那时是懵懂的,读书只为了装逼免得走出去跟人提起徽商还不知道谁谁谁是干啥的。印象中记得有这么一个概念,做人要像铜钱一样“外圆内方”(也不知道这样的看法到底对不对)。去年开始,断断续续的读《胡雪岩》,更是对胡雪岩的这种“外圆”——处理人际、人与物关系的游刃有余深表佩服,由此可以窥见为何徽商能够在历史上纵横600年并美誉流传至今。同时也感慨,做人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需得一生谦卑求索,兢兢业业。在内修上,曾国藩绝对是“正牌”榜样中的佼佼者;所以,我想我还是坚持做人“外圆内方”的基本准则吧——待人以宽,待几以严。
    说起内修,不得不夸赞一下王阳明。王阳明,字守仁,浙江宁波余姚人,是浙东名人的代表,心学的创始人;我在做导游初期曾去过王阳明故居,但那时对王阳明的了解,只有历史政治书上的批判——“唯心主义”的代表,也没想过他在历史上原来做出过这么大的贡献。蒋J S 生前是十分推崇阳明先生的,退守台 w后还将台北的一座山命名“阳明山”,而我也是在介绍蒋先生的纪录片里注意到了王阳明的名字;恰好这阵子闲来无事,手机应用里有介绍王阳明的书籍,拜读了一番,获益良多。
    阳明先生的心学并非与马克思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唯心论”。他的思想中重要的几点,如“存天理灭人欲”“致良知”“知行合一”是令我非常赞同的。阳明先生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良知是天性的,我们见游客溺水而亡而悲悯,见他人受害而不忍,见老人摔倒就去扶;然而在后天环境中,我们的“情、欲”渐渐蒙蔽我们的良知,所以要灭那些蒙蔽了良知的“人欲”。内省领悟了我们的“良知”,重要的是“事上练”,也就是行动。对我个人而言,能够内省而“致良知”是很难的,还要事事靠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其难度更大;王守仁能够做到,所以才成为圣人,大师——纵使我不能,也是要向阳明先生学习的。换言之,就是“凭良心做事”,和曾国藩、胡雪岩之类有共同之处——道德自律,不断内修,善待他人。
     欸,看来我还是非常幸运的,生活的都是大师生活过的地方,而他们的文化影响力,渗透至今。同时,借由他们的文化传播,能发现自己乐于吸收,想要学习他们如何做人,也算是在“致良知”吧?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