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话题之四:广场式的泛泛社交究竟有多大意义?(转载)
分享到:
2已有 971 次阅读  2015-01-05 10:55


分享 举报

曾子

我有一个同志朋友,号称社交达人。开心网来了,他立刻注册,加了这个帅哥又赶紧加另一个,恨不得立刻五湖四海皆伴侣;人人网来了,他也立刻去注册,恨不得立刻朋友遍天下;微博开始流行,他成了微博控,疯狂刷微博,定期传露点照,每天半夜起来看评论。

在现实生活中,他积极蹿腾各大场合,哪里有呼朋引伴的讯息,就像猎犬闻到肉香一般飞奔而去。

他说要独自工作时,必须拿着电脑去咖啡馆。“一个人在家里坐不住,心里会发慌。只有坐在咖啡馆,看着周围的喧哗,才觉得自己没有被世界抛弃。”所以,他会呆到咖啡馆要打烊了,才回到单身公寓。

克里希那穆提(注:印度著名哲学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说过,现代人简直不能安静地独自坐一整天,否则他会心烦意乱,会发疯。

所以,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应该如何进一步扩大社交圈时,我们有必要静下来思考:在这个社交过度的社会中,我们是否需要保持警惕?

我们看到,今天的问题不是我们缺乏社交的渠道——有太多的社交方式让我们认识更多朋友。但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朋友吗?有那么多人需要我们认识吗?或者说,这种广场式的泛泛社交,和深度社交比起来,又究竟有多大意义?

我现在还没看出它的太多积极意义来。

我看到,再多的社交也没有缓解现代同志的爱情困境。认识的人变广了,而爱情变得更困难了;性伙伴增多了,但爱情更少了;潜在的交往对象更多了,但正如朱德庸的漫画所说:我们更孤独了。

我的广场式社交的朋友告诉我,开心网刚开始流行时,他好不容易加了一个帅哥,刚和那个帅哥眉来眼去没几天后,很快从那个帅哥的好友里看见了另一个看似更好的帅哥。于是,像猴子捡了玉米丢西瓜那样,他很快转投另一个帅哥的怀抱。至于他第一个认识的帅哥,也很快和他的另一个好友打得火热。

我看到,更多的社交方式实际释放出了我们内心得陇望蜀、永不甘心的天性。我们觉得前面有更好的,所以,永远象《阿飞正传》里的阿飞一样,不停地飞啊飞,不停地寻找,永无停息。

但实际上,我们更需要的是慢下来,寻找一个懂得自己,欣赏自己,并能深入自己内心的人。但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慢下来,去关注别人呢?比如微博,人人都在努力秀自己,渴望别人关注,却谁都懒得花太多精力去关注别人,结果自然是一片虚假的“自我繁荣”。
在我看来,现在重要的是,在如此丰富的社交面前,我们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三件更重要的事情:

一是如何和自我相处?如何独处?不断的广场式社交看似朋友遍天下,但如果你一个人独处时就感到恐慌,那么就证明,其实你在借广泛社交来逃避自我。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而言,一个不擅于独处的人,很难赢得真正完美的关系。

二是社交再多也要清醒地明白,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就那么一些人:父母亲人,不多的好友等。所以,广泛社交其实只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这在一线大都市里更是如此,我的许多时尚圈朋友每天号称要赶五六个场,但最后却感到厌倦不已。那就像社交泡沫一样,有些人可能只是一个QQ符号,你对他其实一无所解。

三是社交方式层出不穷,但是我们要学会深度社交而不是浅度社交。我有个朋友,号称在北京认识几万人,但是半夜寂寞时,翻开名片,却找不到一个谈心的对象。

我不会告诉你,如何通过现在更多的社交方式去认识更多朋友,我更想提醒的是,一个同志,如何在这些眼花缭乱的社交面前,保持清醒。同志也许比异性恋更要学会与孤独相处,而孤独常常并不都是灾难,恰巧会让你体会生命的另一种完整和丰满。不要每天一闲下来,就想拼命去呼朋引伴,有时问一问自己的内心:能够安静的独自呆一会儿吗?

当你稳坐内心的钓鱼台时,再多的社交,你也会只把它当风景看,而不是让自己变成一片流动的沙丘,风吹到哪里算哪里。


转自http://www.gayspot.cn/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哈斯巴根 2015-01-24 17:36
    我觉的这属于现代社交的通病,不只限于同志,异性恋也同样有这种问题。只是同志的选择更少,所以程度更深。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