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啊童年,你有多么伤
分享到:
1已有 607 次阅读  2015-06-29 13:50


分享 举报

子夜时分,突然想起一件小事,觉得可以写几句。这些年来随着心理知识的愈加普及,童年的伤痕似乎化为一种神奇的存在,可以将命运掌握于手中,直通命运根底之秘境。在接受了这种理论后,发现整个童年都不好了,似乎成为了万恶之源。那我对童年的感觉呢?从客观感觉,是现世安好的,平平淡淡怡然自得,没啥苦大仇深的记忆。但是客观上呢,可能确实有些问题,比如我想起的这一桩:

小时候有个很好的朋友,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叫我去他家玩。如果搁现在,我肯定会先去怀疑是客套,再三推辞。但我记不得幼年的我为何排除了这一过程,完全认可他的诚意,也就去了。而吊诡的就在这里,那时我尚小,自己出去肯定要跟家人打个招呼。可是,我竟然没有说我是去朋友家,而是说去爸爸单位!结果,我在朋友家逗留有些久了,在我到家之前爸爸已经回家,这样跟奶奶一对,我的谎言便显而易见被戳穿。回家时我看到的就是泪流满面的奶奶,今后做任何事都会把照顾家人情绪放在非常高的优先级。

这件事在我记忆中印象非常深刻,但也很少会去仔细琢磨。不过今儿一想,顿时产生一种此中有蹊跷的感觉,也想跟自己掰扯掰扯:这件事情的事实非常简单,可我为何就不跟家人说实情呢?

没有得到答案,却让我很自然联想到另一件事情。从小我就非常喜欢绘制地图,无论是画家乡的地图还是凭自己创意去绘制地图。但是,做这些事情我从来不会当着家人面去做,只要家人一过来,我立马用书本档上,做了若干年地下工作,未被侦破。

那么,一个平常的小爱好,我为何不拿到台面上去做呢?我显然知道这件事情得不得家人的支持,会受到责备,那么我就转入地下工作了。那么,谎报去向一事也是同理,我潜意识里预料到家人会不同意,会阻拦,会再三盘问,会横生枝节,会很不省事,所以,我选择谎报。一直觉得自己笨笨哒,可没想到小时候的自己竟也对周遭有如此之敏锐的洞察力与预见力。

这其实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小朋友之间的交往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我面对第一次去朋友家的事情时却如此之审慎?很显然,我是被高度看管的,家庭是不希望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的,只有我在家,他们才觉得安全。而且,就算出去跟朋友耍,也要被盘问跟哪个朋友去耍,关系如何,去干嘛云云,有种很不被信任的感觉,这样的盘问对我内心显然是种无形的压力。或者说,由于家人对我行为的横加干涉与制止已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潜意识里面我预感到了如果我说了很可能得到他们的批评与阻挠。

还有,也很重要的,我也希望保持一份自尊与隐私,我跟家人并不是完全一体化的。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我妈。妈妈给我无数的温暖,但是她有一种刚烈,会完全无所顾忌的冲入我内心的空间,不顾及我的感受。如果我说了,她就会不停的问我跟那位朋友的关系,问我们交往的细节,而且在之后还会无数次的去提起。这些东西都会让我很不舒服,我不想让她拿走我自己内心的东西。所以也是为了防止这些东西,我选择不说。妈妈给我的温暖印象中夹杂着一丝坚硬与暴力,就来自这里。

总之,在我的童年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回忆: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自己告诉他们的话被拿出来公之于众,自己的尊严得不到照顾,自己的主张被四位大人异口同声的呵斥所压制。久而久之,我要么放弃了自己,要么隐藏起自己,要么迷失了自己。我很享受家里的物质生活,也很享受并难以脱离他们的爱和照料,但是在精神上,始终有一丝压力,也始终很难畅快的全然分享。我没法做自己,也不知道哪个是自己,哪个是演戏,得过且过的一直来过。所以我总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太照顾别人的情绪,而不敢去伸张真正的我。而且在这种环境久了就让我的性格变得不温不火,很少能跟热血这种东西挂上关系,总是想骑车远行,却总也未能成行,决断力,刚性和坚持力都相对差一些。

总之,这是充满爱的环境,但是爱也走向了怕,走向了控制于股掌、压制于无形。家也许就是这样,当我漂泊在外无人疼爱,我会回来寻找一丝温暖并陶醉其中,可待久了又想到这些束缚我多年的讶异而感到压力满满,似乎窒息。

若是从这个角度讲,童年似乎真的成了一种压抑与窒息的存在,阴云密布,暗无天日。不过在爱与窒息之间也还是存在着平衡,毕竟整体上讲,我的童年没有特别痛苦,常伴我身边的是温馨与爱。那么,暖色调的这一面也就造就出的也就是一个有爱,善良的我。所以,童年创伤论,似乎是一种新派算卦,它可以解决你的命运从哪来又到哪去的宏大命题,它又因应了人人都想转运之大法。可是,童年就仅仅如此么?命运是否那样容易就被参透么?我看未必。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隐刀小龙骑 2015-06-30 10:12
    我理解的是:同志的自我保护,对尊重、自由的渴望,追求优越于他人的意识早早地扎根于作者的童年。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