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一些思考
分享到:
1已有 250 次阅读  2020-03-03 20:48


分享 举报

分享一个至今仍给我希望的经历。这段经历让我去反思我能够为我所在的社区做些什么、如何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什么才应该是真正的教育等等。最重要的:让我知道,做出改变是可能的,即使是微小的改变;而从无到有相信这种可能,需要教育,也需要体制的支持。


机缘巧合,因为兴趣选了一门Refugee Literature(移民文学)的课(lower division,大一大二就可以选的那种)。reading list非常神奇,跨度很大,从Beowulf(贝奥武夫)到Shakespeare再到Viet Thanh Nguyen(阮清越)的The Refugees(其实是偷懒,因为其中很多书已经读过)。Professor的expertise其实是medieval English(中世纪英语),一般教的是Old English之类的。课程分类属于SL: Service Learning,服务学习。很好奇就选了。


课程设置是这样的,第一周会根据个人志愿和时间,联系到本地的难民机构。在第二周左右就需要去做义工,基本上每周需要2-3个小时。最终是需要在老师的协助下,全班大概十几个同学一起出一本故事集(会分工),然后每个人也需要做一个自己的project,可以是正常的论文、也可以是一份难民电子地图、甚至一个视频等等。同时每周需要综合本周的阅读内容,在NGO的经历,以及自己所在的小组这周在fi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的进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blog post,也需要至少评论2个以上的同学的post.


课程过程中让我思考了以下几点(没有必然逻辑联系,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1.知识和实践


我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跟现实、跟真实的人几乎是分离开来的。知识跟人的关系是非常微弱的,尤其是在文理分科上,选择文科几乎都是无奈的选择(因为数学不好等原因);即使选择了文科,也跟人无关,而是跟“记性”有关。而进入大学后的学农,跟农民也基本没有太本质的联系,是以“报告”和“绩点”为本的,偶有的反思也会在短暂的学农过程后被迅速淹没。

反观以下这一门课程,因为是三学期制,一学期只有10周,至少需要做8周的义工,同时还需要兼顾其他的课程等等,如果这一学期能够完成这一门课程,代表在以后的任何一个学期,你都能够每周抽出时间去义工;即使自己没有时间去联系,这一门课程已经建立好的联系可以保证你想做义工的时候可以知道联系谁;同学之间因为义工和共同做project形成的联系也可以因为义工继续维系。


2.真正的社群(community)概念的形成


第一周我们都是在正常的学术脉络中去梳理,什么是移民文学。同时对比阅读了两篇学术文章,一篇是非常正统地梳理了关于移民文学这个概念的由来和发展;另一篇则是非常个人化地去思考“borderland”(边境/中间地带)的概念。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的是,如何represent(表现)一个弱势群体才是合适的。


第二周我们请了校方的service learning(SL)部门的人去解释,什么是服务学习。这里区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service learning/community engagement(SL的老师坚持用后者的概念),前者可以翻译为“服务学习”,可以理解成简单的志愿者,义工;后者可以翻译成“社群参与”。什么是社群呢,简单来说就是“生活在一个地方或者有相似特点的群体”。为什么要区分这两个概念,因为前者就像学农,做义工,支教;本质上,是把这个过程当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是这个学习的方式是通过服务他人,而这个学习的过程结束了,参与者跟这个被服务的群体基本上就毫无瓜葛了,而这些被帮助的群体,本质上只是一个“等待被我帮助”,“供我学习”的subject(客体/物品)。而社群的概念则是,让你意识到,你所生活和居住的地区,有其他不同的群体,而你们都是这个社群的一部分,现在重要的是意识到不同群体的存在,并且共同建造更加彼此包容理解的社群。且不论实际情况如何,这个概念的区分我们讨论了非常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你的“施舍/同情”,如果他们不愿意他们的故事被“讲述”呢?如果只是作为志愿者,几乎可以没有道德责任感地使用他们的故事为自己的简历增光添彩的,毕竟在整个过程中,你知道你最终是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的;但如果这些人就是你身边的人呢?如果你无法无视这些人的情感,而是要作为朋友去倾听呢?这个看似理想主义和简单的概念变更其实是在呼吁某种人内心的良善和道德。


除了上述学生群体之间建立的联系之外,我自己个人的体会是,打开了一扇了解本地的latino拉丁裔的窗户。不调查根本不知道,LA有47.5%的拉丁裔,29.4%的白人,10.7%的亚裔,9.8%的非裔。很吊诡的是,在我们生活的区域里,白人和亚裔是绝对的主流(highly segregated)...而LA有一个区叫South Gate,95%以上的居民是拉丁裔。如果不是因为这门课,我根本不会踏足这个区域,我会下意识的感到不安全(因为缺乏了解,我认识的拉丁裔不足10人,我是如何形成“不安全”的印象的?),我之后有机会会继续分享一些做义工过程的细节。但实际上做义工的过程中,有一大批人是看不懂英文的,即使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依旧无法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法律文件的阅读和填写(naturalization form 和 fee waiver等),这一部分几乎也只能由NGO来完成。在帮助他们填写的过程中我也是真实地感受到。

甚至我觉得,这是某种种族的刻板印象的正向利用,我不一定记得住他们每一个人,但是我对拉丁裔多了一层理解。


上课的过程中,有一位同学的母亲为了保护他们犹太教堂的rabbi,替rabbi挡了一枪子弹,不幸离世(这件事情上了新闻)。然后我们一整节课都在讨论anti-semitism,white supremacy,hate crime之类的。同时也结合了阅读的内容。大家一起写了卡片由老师代为交给那位同学(这是大学课程)。Diversity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日常生活中,必须看到的,必须关心的一件事情,时时刻刻都在告诉你,跟你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人,跟你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群,你们有对话的可能,有彼此理解的可能。



3.集体决策


全班集体创作故事集的过程中主要是集思广益。包括应该写什么内容、从排版到美术、谁收集故事谁写故事等等。每一周课上,老师都会先brief她联系出版社、校方和校外的funding的进展等等,然后讨论现在书的进展。过程中还有一件事,就是大家都认为同时完成一个personal project和一个collaborative project的任务过重,集体商议如何重新决定最终成绩中不同部分的比例。最终决定是personal project或者reflection中选一个。前后syllabus(教学大纲)改过三四次,当周的改动基本隔天就会发给我们,下一周课上就会打印出来。


4.什么是教育


这样的教育当然是有一定成本的,并且只有在整个体制的支持之下才可能实现,对老师和学生也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样的教育理念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或者逐步尝试。


最近一直会思考一件事情,就是明明很多人已经有了可以去思考和可以去培养同理心的条件,比如在国外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但是最后还是会对某些主流的话语不假思索地接受,或是合理化这些主流的话语,罔顾被排斥在主流话语之外真正的弱势群体的痛苦。身边出现这样的朋友的时候,我会去尝试了解她们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去理解认知事物,也会意识到,教育对于一些人而言,只是一个提高自己收入,稳定自己和家庭的社会地位的低风险投资。并无不可,只是私以为,真正的教育是需要冒着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被打破的风险的。


最后我们集体完成的书首印1000册左右,在一个慈善晚会gala上售卖和发放,为一些NGO募集资金,同时在准备第二轮再版reprint。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0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