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相信爱情?可能你从来没有真正爱过
分享到:
已有 561 次阅读  2015-12-16 13:33


分享 举报

为什么你不相信爱情?可能你从来没有真正爱过

  作者:曾小亮 (作家)

  我们常常有这种体验:爱一个人的起初,爱得轰轰烈烈,死去活来。曾经觉得可能离开对方就活不下去了。

  然而如果恋情不顺,分手一段时间后,再遇到对方,可能会产生恍惚感:当初怎么会爱上这样一个人?怎么会那么傻冒似的为这样一个人如此不爱护自己? 那过去的一切,是真实的存在过吗?

  恍如隔日。

  为什么在不同的时空里,对同样一个人,会产生如此不同的感受?还有,为什么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缘起而爱上一个人?或者缘落而恨上一个人?

  心理学对爱情的解释常常是:爱上一个人,本质上是与童年父母关系的再现。我们爱上一个人,本质上那个人越象极了童年父母,我们和他相处的模式越让我们能够重温与父母相处的感觉,那么这种爱的情绪体验越强烈。

  如果一个人与童年父母相处的关系是充满爱的,健康的,温暖的,那么他长大后遇到的恋情也容易一帆风顺。但如果一个人与童年父母相处的关系是匮乏的,充满伤害的,那么他长大后遇到的恋情也容易挫折重重,甚至重温童年的伤害。

  某种程度上说,爱情,就是我们在恋人身上,寻找那个曾经的自己。

  心理学打开了爱情的密码,但是在我看来,心理学只是打开了一个爱情的结,打通了怎么办?佛学却给爱情提供了答案。

  佛学认为,爱情的缘起都是有某种业在其中。所谓千千万万人之中为什么会遇到你?为什么会在一个恰当的时候遇到一个恰当的或者不恰当的人?有没有上世的轮回在其中?有些人为什么会为你如痴如醉,而你又为什么在某些时候,为另一个人如痴如醉?

  等等。

  解释这一切,在我看来,用佛教的缘起、业力、轮回等解释更为恰当。真正理解佛教这种对爱情的解释,我们就会生起一种平和之心:爱情来了,就接受。爱情走了,不强求。

  佛教的巨大贡献在于,它认为每个人自己内在都有佛性,每个人内在都有自爱之光。我们需要做的只是:需要返回来找到自己,找到自爱的力量。

  通常大多数人理解爱,就是我需要你,我要占有你,我要控制你。我很孤独,所以我需要你;我现在需要性爱的满足,所以我需要你;我很脆弱,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等等。这种对爱的呼唤和渴求固然没有错,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是停留在这个层次,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一是很容易打着假爱之名,实则把对方当成实现自己欲望和需求的工具。一旦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抱怨、失望、愤恨等都会产生。

  二是也很容易被对方所反控制。当对方就像毒品贩子一样,提供自己所渴求的性、爱,或者温暖,而自己又完全身陷其中不能自拨时,那么不安全感、恐慌感、依赖感等都会产生。这样的恋爱关系早晚会出问题。

  所以,你会发现,许多人在一次次所谓的被伤害后,喊着不再相信爱情。但其实,他们是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许多人的爱,本质上是对另外一个人的需要、依赖、控制、贪婪、占有等,这样的爱,注定最终会变成一种伤害。

  越是年轻的时候,越容易遇到这种爱。那时候,我们像一个婴儿一般,渴望一个人的爱。我们向外界索求,像一个永不满足的海绵一般,贪婪地渴求着对方的爱。对方起初可能还有些耐心付出或者步步退让,但总有一天,他也不耐烦了,然后,这段关系就出问题了。

  这时候,失望和痛苦之中,你会发现,你必须返回到自己身上。所谓的坚强,在佛学的意义上就是找到自爱之光。那个我们孜孜以求向外界找的爱,其实就在我们自己身上。那些安全感、爱、自我满足、意义感等,都在清明的我们自身。

  明白这一点时,许多人会出现两极分化。

  一种人是不相信爱了。他们只爱自己。不再付出。他们貌似从此不再受到爱情的伤,但是他们也从此更加孤独了。

  另一种人是更懂得爱了。他们知道,爱不是索取、占有、控制和依赖,爱是给予、奉献、慈悲、理解和宽容,还有接纳等。这时候,你不会再感到伤害了——因为世事纵然变幻,但没有人可以剥夺你内心的自爱之光。

  亲爱的朋友,你愿意做哪一种人?

作者简介

  曾小亮,资深媒体人,时尚媒体专栏作家,婚姻两性领域学者。文风新锐、幽默、风趣、时尚,被誉为中国版的“渡边淳一”。已出版《好男人请举手》《人人都爱男闺蜜》《我们能否永远相爱》等十余本畅销书。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xgf7758 2015-12-29 16:43
    我们这群人太过于追求理想的爱情还是我们喜欢这种并不真实的感觉?也许我们在苦苦追求的只是一种爱,让彼此刻骨铭心的爱。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