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同性恋
分享到:
3已有 1871 次阅读  2012-04-30 00:51


分享 举报

http://weibo.com/535701211


同性恋成因小论。


恋,欲也。同性恋自古有之,只要细心研读历史就会发现同性恋的历史贯穿了其中每一个角落。当然这里仅仅讨论起形成的原因,当然同性恋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相对于人类,其他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均有同性性行为和同性依恋,这也从侧面说明人类同性恋行为的必然性。


当然,关于同性恋成因目前仍没有定论,这里只是探讨各家观点,不代表一定赞同或者不赞同,为了列出我自己将其分为先天因素和非先天因素。这些观点均引自互联网及我学习和观察到的结果,如有纰漏,还请指正。


先天因素


基因(遗传)


Le Vay发表的研究报告称,他解剖了十九名男同性恋者的脑部,发现他们下丘脑的一处称为INAH-3的地方,大都比另外解剖的十六名异性恋男性的INAH-3小,而这部份的大小则与六名被解剖的女性的一样,所以LeVay推论,男同性恋者之所以以有同性恋的倾向,乃因他们的INAH-3与女性一样。


但是这仅仅是推论,因为稍后有临床心理学家JosephNicolosi指出,如果孪生兄弟的同性恋倾向是由遗传因子引起,他们的兄弟应百分之一百都是同性恋,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如掷硬币所出现的两面,只能显示机会均等而已。2·PillardBailey发现非孪生兄弟的同性恋倾向有9%,比起同性恋者占人口中1.2%高出7.8%,正好反证孪生兄弟因为在相同的家庭环境长大,受相同的心理影响,所以一起变为同性恋者的机会率增高。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小组于19937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报告揭示,比起一般人来,在76名男同性恋者的男性亲属中,同性恋的比例相当高;几乎所有的比例失调都出在母系这边。科学家据此推测,男同性恋可能是母系遗传的。但事实上,即便是有遗传作用,同性恋在人口比例依然是一个稳定的数值,并不会突然增加或者减少,在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即“同性恋基因”必然会遗传,而遗传并不会引发同性恋。


激素


呈上,为了确定激素水平是否影响同性恋行为,维兰尼及其同事分别测量了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的激素水平,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他们发现,男同性恋者尿中的睾丸酮较异性恋对照组的为少,而女同性恋者尿中的睾丸酮则较异性恋对照组为多。柯洛德尼及其同事也验明,男同性恋者血液里睾丸酮水平较异性恋对照组为低。


同时,根据我自己的观察1当一位母亲生育多个子女(2个以上),最年少的儿子成为同性恋的概率高于生于他之前的子女。2当一个人的母亲是其外祖母众多子女当中年少的那一位,其本人是同性恋的概率高于母亲其他兄弟姊妹孩子的概率。


因为女性在环孕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对雄性激素产生抵抗,但是这个观点不足以说明激素水平跟性取向有必然联系。因为1激素水平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根据环境改变。2对于男性化的女同性恋和女性化的男同性恋,及激素水平的高度 没有绝对标准,说明性取向跟激素之间会相互影响,对此没有绝对评定标准。


非先天因素


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理论


弗洛笋德指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表现为在儿童时期母亲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者呵护,同时父亲的角色缺失(表现为父亲角色的过于软弱或者过于强大),使得子女长大之后寻求对父亲角色替代。在Bieber1962年对同性恋者实验验与异性恋者控制组家庭关系的比较研究发现:同性恋者的母亲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同她们的带有同性恋倾向的儿子异乎寻常的亲密。


根据这些调查的说法,同性恋者的父母不鼓励男孩表现出男性。有统治欲的母亲不允许儿子对异性产生兴趣,除非是对她自己。这些与父亲关系疏远或只有一个遭到公开仇视的父亲的男孩由于没有男性形象可供认同,他们在童年时对男性爱(父爱)的需求受到了致命的挫折。


但是这个理论并不能成应用到实际。1并不是所有的同性恋者的家体的家庭都是父亲角色缺失导致的。2对于一部分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而言,他们对自己另一半的定义通常是“柔弱的”“需要关爱的”,这跟对恋母情结中对于男性的依恋毫无关联。


性别认同错误


Bieber发现,童年期的性别认同错误,是同性恋的成因,比如男孩玩女孩玩具,同女孩游戏等。在对同性恋者与男异性恋者的对比研究中,他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同性恋者小时候玩过娃娃,而异性恋者中的这个比例为0;有42%的同性恋者和1.5%的异性恋者喜欢女性玩伴; 有29%的同性恋者和1.5%的异性恋者被人认为女气;同性恋者中有80%欢与同性作游戏,而异性恋者中有80%喜欢与异性作游戏。


我们知道在一些时候,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会刻意扭转对子女的性别认同,比如把男孩当女孩养或者把女孩当男孩养。伊万斯在1969年以美国西海岸自由同性恋俱乐部的43名男同性恋者为对象进行了三项调查,并设置了异性恋对照组。他发现,同性恋组的特点是:儿时体弱;不够灵活;不愿从事体育竞赛;母亲往往对儿子过度保护,苛求细世,把儿子培养行缺乏男子气概,情感上倾向于独占"宝贝儿子",鼓励他完全从属于自己,不允许儿子与异性交往。


但是从现在的性别学习理论,性别本来就是通过后天学习到了,而且性别也不再是二分化的。一个人对自己的性(身体)和性别(气质),以及对自己恋爱对象的性(身体)和性别(气质)的需求和定义都是不同的。在我身边的例子就是,有男生在看到一位心理的“女生”之后想跟其交往,但实质上这名“女生”是男性。尽管后者是同性恋,因此这不能说明追先前求他的男生就是同性恋。


心理动因


这仅限于极端例子,譬如在年幼时因为跟异性的亲密行为而受到惩罚;受到过来自异性的性侵犯;体验或受到同性性快感。对于极个别同性恋者而言他们经历过以上事件,但是仍不能推论为同性恋的成因。


综上说署,所列出同性恋成因还有不完整的地方,因为并没有个人或组织宣称能够100%确定同性恋的成因是什么,而这些推论都是建立在调查之上,并没有100%的代表性。


但是关于同性恋依然有两个结论:第一:性取向是多元的,不可替代的。第二:任何企图改变或正在改变同性性取向,都是不符合科学的。


其实,借用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双性恋,我们都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4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solo 2012-04-30 13:03
    关于性倾向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容易引起争议。
    “每个人都是双性恋”更容易引起争议。
  • Mrsoandso 2012-06-10 17:49
    没觉得最后一句很经典。。。。
  • 王王王大师 2012-06-10 18:11
    Mrsoandso: 没觉得最后一句很经典。。。。
    天雷勾动地火
  • Mrsoandso 2012-06-10 18:37
    王王王大师: 天雷勾动地火
    好吧~~放到某个环境下是会深入人心~~~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