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同性伴侶對領養小孩有負面影響嗎
分享到:
已有 585 次阅读  2015-07-20 12:40


分享 举报
原文: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5241&pnumber=1
作者:逆旅
发布时间:2013-11-12

最近被热烈讨论的「多元成家草案」包含「婚姻平权」、「伴侣制度」及「家属制度」,其中的「婚姻平权(同性婚姻)」引发宗教界反弹,甚至联合了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一贯道……等约十多个宗教团体领袖组成「台湾宗教团体爱护家庭大联盟」。

不只是宗教界,许多没有特定宗教背景的民众也反对多元成家草案。宗教信仰的价值观不是反对多元成家草案的唯一理由,还有像是伦理价值、社会结构、家庭关系……等等。不过在这些反对理由之外,却有一个因素鲜少被提到-「同性婚姻」威胁到异性恋者在心理上的独特性。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同性婚姻在异性恋为多数的社会中,会受到如此大的反弹。

异性恋者在心理上的独特性要从社会性认定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谈起。社会性认定理论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属于团体成员,而能辨识出和自己和其他团体成员的不同,比方像是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国家……,团体的轮廓也就更清楚呈现,进而使团体成员有向心力,为「自己」(的团体)付出比对其它团体更多。

当社会性认定受到威胁时,社会性认定所勾勒出的「团体」也就可能会消失,因此我们会尽可能捍卫社会性认定。对异性恋者来说,婚姻是其中一项和同性恋者不同的特征。当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有一样的婚姻权,那么异性恋者和同性恋者之间就又减少了一项差异,威胁到「异性恋者」这个团体的轮廓。

美国一样面临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争议,但是民众对于「婚姻」(marriages)的反弹,似乎比「民事结合」(civil union)更大。2007年,现在任教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雷米勒(Justin Lehmiller),和另外两位专家发表了一项有趣的实验结果,就显示了「同性婚姻」的概念会使异性恋感觉受到威胁 [1]。

研究团队设计了两段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假设性法案,两段法案的差异只在于用字是「婚姻」或是「民事结合」,然后找来一百多名平均19岁的异性恋大学生,在他们读了其中一句之后填写问卷,以七个等级评估自己是否支持这项法条,以及是否觉得这项法条会威胁到异性恋、社会、家庭价值、婚姻、个人关系。

和预期的一样,实验问卷的结果显示,相较于「民事结合」,受测者普遍较不能接受同性「婚姻」。而且在统计上,受测者认为同性「婚姻」比同性「民事结合」更威胁到异性恋 [1]。雷米勒教授认为,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受测者比较无法接受同性「婚姻」,因为婚姻对异性恋者来说是能提高地位及获得好处的社会制度。

双亲性向真的会对领养小孩有负面影响?

反对同性婚姻的异性恋大概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社会性认定」受到威胁而反对,毕竟这不是什么有力的理由;他们多半以同性伴侣会对领养小孩造成负面影响为由来反对。那么双亲的性向真的会对领养的小孩有不同的影响吗?

2012年年初,德州大学Regnerus教授发表的研究显示,被异性恋伴侣领养的小孩,表现得比同性恋伴侣领养的小孩还好 [2]。这项研究受到国际媒体大篇幅报导,还被宗教界作为反对同性伴侣领养小孩的根据。然而,这项研究并没有比较同性恋及异性恋伴侣在亲职能力上的差异,而且这项研究中是以「具有同性恋交往史、却委身于异性恋婚姻中的同性恋者」作为研究对象,也就不符合同性伴侣领养小孩的状况。以这样的研究作为反对同性伴侣领养小孩的依据,似乎不够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后来在同年还有另一项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心理学家发表、方法较为严谨的研究显示,被同性伴侣或异性伴侣领养的小孩在几项能力表现上没有明显差异 [3]。这项研究追踪82名年龄介于4个月到8岁、高风险儿童在受领养之后的表现。60名儿童由异性恋伴侣领养,另外22名则由同性恋伴侣幅养。科学家分别在领养后两个月、一年、两年时,评估儿童在认知发展(包括IQ)、内在(忧郁、焦虑、社会退缩)及外在(犯罪行为、侵略性)问题。

在所有评量当中,被同性伴侣或异性伴侣领养的小孩只有一次在统计上有明显差异:受同性伴侣领养的小孩,在前两月个的IQ表现较低。整体来说,所有的儿童都表现良好,随着领养时间越久,IQ增加,而且没有出现偏差行为。也就是说,撇除双亲的性向,稳定的家庭环境对领养儿童有益

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在这研究中,同性伴侣领养的是高风险儿童,像是早产、或者之前经历过家暴或缺乏照顾,但是这些小孩后来的表现,和异性伴侣领养的低风险儿童表现相似,表示同性伴侣也有良好的亲职能力 [3]。

虽然这项研究的研究方法较Regnerus的研究还严谨,不过为什么不像Regnerus的研究一样受到媒体注目呢?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雷米勒在他的部落格中提出解释:没有差异性的研究结果媒体就无法报导哪个族群较其它的族群具有优势,挑起两边的注意,以吸引更多读者。即便未来有更多研究显示伴侣性向不影响领养孩童,受重视的程度也比不上一篇研究方法不甚严谨、但结果显示有差异的研究。

小结

科学证据能出现在这次「同性婚姻」议题讨论中是一件好事,但科学从未只替特定立场服务,任何立场都可能找得到科学研究来佐证,唯有同时呈现多方立场的科学证据才是真科学。而且在高举真理的大旗反对同性婚姻之前,得像凌凌漆的箱神一样,确认拿来垫脚的科学证据是否准确,否则只是成为喜剧的经典好梗。

最重要的是,无论什么科学证据以及反对的理由,或许该重新思考他们口中的神是如何爱人的吧。

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罗马书13:10

研究文献:

1. Schmitt, M. T., Lehmiller, J. J., & Walsh, A. L. (2007). The role of heterosexual identity threat in differential support for same-sex “civil unions” versus “marriages.”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10, 443-455.

2. Regnerus, M. (2012). How different are the adult children of parents who have same-sex relationships? Findings from the New Family Structures Stud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41,752-770.

3. Lavner, J. A., Waterman, J., & Peplau, L. A. (2012). Can gay and lesbian parents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in high-risk children adopted from foster car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82, 465-472.

(另附:
1. 《同性婚姻会影响孩子成长吗?》(南方周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6275e3f0102vn3a.html
2. 两篇相关的“最新”社会学研究论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e6275e3f0102vitq.html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