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教育自家熊孩子
分享到:
1已有 460 次阅读  2016-08-28 10:19


分享 举报

  昨天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上闲逛,看了一些有趣的广告短片,其中不乏令人引发深思的短片。有一则来自泰国的广告短片是这样的:

  正值一家小学放学时间,一个6、7岁的孩子路过学校的小花园赶往校门口,去寻找等待着他放学的母亲。在工作组有意的安排下,学校的园丁爷爷在转移一些盆栽时,故意不小心打翻装有盆栽的手推车,孩子看到后连忙跑过去帮忙......当孩子出现在校门口时,焦急等待着的母亲一看到孩子洁白的衣服上沾满脏兮兮的泥土,脸上也是左一块右一块的泥巴,她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孩子闯祸了。紧蹙的眉头和嫌弃的表情表达出她的种种不满,不由孩子分说便开始责备。这时墙上的告示屏出现了一段视频,播放的正是工作组在暗处拍下的小孩子帮助园丁的整个过程。孩子的母亲看到视频后才恍然大悟,蹲下身紧紧抱住刚刚还嫌弃不已的满身泥巴的小宝贝。

  不仅是泰国,许多中国父母在遇到自己的孩子犯错或是看起来像是刚调皮捣蛋完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满并批评,甚至对孩子进行体罚。而许多孩子一看到父母生气的表情就已经吓得不敢解释,孩子的沉默在父母眼里也变成了“最好的犯错证明”。

  犹记得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爸妈会接送我上下学。有一次下午放学后,我在学校门口等待了一个多小时,热闹的校门口已经冷清地只剩下清洁工扫地的沙沙声了,仍未见到爸妈的身影。(后来知道原因是爸妈忙着工作,等闲下来时才发现忘记接我下学)周围的小伙伴都走光了,百无聊赖之下我灵光一闪,决定给自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要徒步走回家。那是一段印象深刻的记忆,回家的过程中觉得一路熟悉的风景都是那么的不一样,是那么的可爱。结束历时一小时的旅行,终于,我回到家门口,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犹如一名刚拯救完世界光荣回归的英雄,然而抬起小胸膛骄傲地走进家门后见到的是妈妈的大黑脸。丝......我倒吸一口凉气,手脚开始冰凉不敢再直视妈妈的双眼。妈妈见到我之后便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还在校园里疯狂寻找我的爸爸,跟他说我已经回到家。挂下电话后妈妈转过身问我怎么回来的?我如实说是自己一个人走回来的。随后她拎起不知哪儿冒出来的衣架,追着我满街跑,最后被逮到的我已经不再是一名英雄,而是一只大嚎大叫泪流满面的狗熊了。

  如果是我面对自家不听话、闯祸的孩子,我更多的是想了解TA为何这么做,对事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做判断,如果TA真的做错了,我会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以及再次犯错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情况特殊时我才会用上“不知悔改便体罚”来进行威慑。我不支持尚未搞清楚情况就强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测对孩子进行批判,我也不支持“棒子底下出孝子”的观点,比起用武力让孩子记住错误,我更希望孩子能用心去体会自己的错误,今后学会自我判断避免类似的错误,而不是在下次可能犯错时想起的是父母给予TA的痛苦回忆。这痛苦的来源也许是误解也许是暴力,对今后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

  看完广告短片,我不禁换位思考一下,最后写出了以上的内容。

  声明一下,我是十分厌恶熊孩子的,看到别人家的熊孩子就想把他们扔进马桶直接冲走,但对于自家孩子我是更倾向于采用柔和、理性的方式去教育TA。(没错,老子就是护短!)

  最后吐槽一下,相信你已经猜出来了,没错,这个广告短片就是做洗衣粉广告的。还有,我一个基佬,以后又不想结婚,哪来的自家熊孩子给我教育?无语!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0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