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什么,你便在乎什么
分享到:
4已有 450 次阅读  2014-03-19 14:35


分享 举报
    自私和恐慌来自于未知的后果,与其这样,倒不如痛痛快快,真实自在。要么别让我知道,烂在你的心里,要么就讲出来,亲自说给我的耳朵听,而不是躲在阴暗处,像鬼一样窥视,然后暧昧不清!一无所知才是真正的威胁!
     这篇日志写给那些想要探视别人生活却又却缺乏勇气,想要靠近别人却担心自己不够优秀的人,其实人和人的区别都是外在的条件制约而成的,本质上来说,脱了衣服,大家都是人,都要吃饭睡觉,没有人可以例外。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个人观点:要么永远让它深藏在你的心里,一丝一毫都不要表现出来,要么就轰轰烈烈地朝着它去,表达出你心中的炽热和情怀。这是有些极端的选择,但是这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不管选哪个,都好过纠缠不清又不明不白的混乱要好的多。时间能教会人很多东西,唯独教不会人如何去爱,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很多人都在说,但真正经历过的却没几个,但凡有些自以为“刻骨铭心”的所谓爱情,在除去金钱、地位、权利、欲望以及诸多外在因素之后,能够省下多少克拉真的很值得掂量。

     有一个词,说出来有人可能觉得不公平,可是它本身就代表着不公平,那就是“偷窥”。其实这个词本身在字典里被人们用到的并不多,很多人也许对它的理解并不够深刻。但是如果能够有几个现实一点的例子,也许你就不那么想了。现在将自己想象为下面几个案例的主人公!

     案例一:假设你是一名学生,很喜欢玩微博、微信,喜欢网上购物,有一天,你莫名其妙收到好多条短信都在问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一了解过后才知道,原来很多亲朋好友都收到诈骗的信息,说你急性重症,住院治疗,甚至连医院地址都发过去了。

     案例二: 手机几乎成为每个人的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很多人的手机也成为个人隐私的重要聚集地,晚上你洗澡的时候,手机放在桌子上,结果洗完澡发现手机被人动过了,而宿舍门开着,根本无从知道谁看过你的短信,看过你的应用,甚至翻了你的照片。

     案例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莫名其妙就会接到很多留学、卖车、保险、房地产甚至是保健用品的电话,你的手机号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成为商家交易的筹码,你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甚至家庭户籍都被人复制拷贝到处都是,根源无从查起,也没办法完全销毁,只能去公安局更改相关资料,甚至搬家去别处。

     案例四:你特别喜欢用微博、微信的签到功能,在你去过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结果有一天晚上你被人尾随,差点吓破胆,后来报警后才知道,民警才告诉你,很多人就是从微信、微博上搜寻受害人,然后对其施暴、犯罪,严重的还会毁尸灭迹。

     
     像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之前“侦查学”课上,看了好多起关于信息泄露的犯罪案件,所以不由得对信息安全问题格外关注。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人喜欢偷窥别人的隐私,小到微博、微信、qq,大到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甚至是某些生理方面的,也会成为人们偷猎的对象。无可否认,好奇心是人类求知欲的推动力,但是当你的好奇心超过一定的限制时,请记得告诉自己,不要越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防备圈子,有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当你千方百计想要探听别人不愿透漏的秘密时,换做是你,你会开心吗?

     君子之交淡如水,就算不是君子,也不该堕落成为小人。这里的价值判断并不是说小人不好,而是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尽可能理解别人的诉求,于人于己,都是一种保护。有时候,知道的越多,反而会给自身带来更大的风险,保不齐哪天你知道了自己不该知道的东西,连命都丢了。

     爱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爱也是一种甜蜜的责任,正因为我们爱着那个人,所以才不能让自己的爱成为他的负担,成为他无法摆脱的阴影,也正因为爱,所以才要相互理解、包容和体谅,才需要为对方着想,为未来着想。希望你能体味到这其中淡淡的香味,正如阳光,温暖着每个人的黎明。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3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