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机构防艾工作的挑战与创新
分享到:
已有 485 次阅读  2012-11-29 15:19


分享 举报
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要关注微观的个体的行为,还应当关注宏观的人群的心理和大的社会环境的改善。只有“两条腿”都粗壮起来,防艾,才会更有成效。

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就要到了,各类与艾滋病有关的报道陡然增多,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防艾形势仍不容乐观,在男同性恋群体中,HIV感染率还在上升。在扎堆的报道和冰冷的数据背后,无论是卫生部门还是民间机构又或是大众媒体,我们看不到对防艾策略有足够的讨论和反思。以同志(同性恋的代称)社群为例,这几年同志人群交往网络化、新媒体化,原有的“派发安全套、拉人检测”为主的防艾模式遭遇重大挑战,已跟不上社群交往的变化,针对男同群体的防艾模式亟待创新。
 
10年前,同志还习惯在公园等线下场所交友时,民间机构去派套做外展或许有效。现在,大多数同志的交往方式开始进入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Jack’d(一种类似微信的男同交友软件)成为常用的社交工具,活跃的同志大多已转移到网络上。然而很多机构仍在沿用10年前的“派套”方式,已无法覆盖到网络上这群最活跃的人,防艾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现在,年青一代的同性恋者,自我认同良好,出柜比例越来越高,大多数拒绝走进异性婚姻,随着“同志”身份意识的兴起,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以拉人检测为主的防艾模式,显得过于单调和僵化,缺少人性关怀,难以吸引到更广泛的社群参与,甚至引起一部分同志的反感,产生“被冒犯”的抵触心理。作为一个社会人,健康权只是同志关注的一小部分,不被歧视,平等的婚姻权在同志社区广受关注。新时期,防艾不仅要关注个体行为的改变(坚持安全性行为),还应创造更为平等宽松的环境。人的行为改变,毫无疑问跟社会环境有必然联系。个体行为和社会环境就像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粗壮起来,走起路来才会更平衡更加快捷,而现在的防艾方式,更像是在“单腿跳”,剥离了同志群体的社会属性,只剩下个体的动物属性。社群认同度低,效率自然也不好。

防艾工作,还应当着眼于更广泛的社会动员,中国文化极为珍视家庭关系,同志的家长无疑是最关注孩子健康的群体。笔者认识的多位同志家长说,他们经常提醒孩子注意性安全,学会保护自己,有些父母会在儿子的包里偷偷放上几个安全套。亲友的参与,让防艾工作前移,渗透入潜移默化的生活中。因此,从同志的人际关系入手,把更多的亲友也动员起来,也是社群防艾的新路径。亲人的理解和接纳不仅能改变同志生存的小环境,也能让这些亲友成为防艾工作中最温情的力量,最积极的“同伴教育员”。同时,家人的理解和关注,会让一个人生活在关爱中,对未来充满期待,会更在乎自己。试想一个受尽歧视、自我评价低、不爱自己的人,又怎么可能在乎他人健康呢?

当前男同社区开展的防艾工作,资金来源主要集中于全球基金和中盖项目。这两个项目通过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简称:CDC)发放经费。同志组织需要向他们申请经费,而CDC的关注重点往往是检测数据,同志机构被迫做项目要求的“规定动作”,否则无法获得支持。社群需求的往往不是项目关注的,而项目关注的社群又需求不大,难以激发社群的能量。几年来,同志社群交往方式和生存环境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这类项目的目标和方法仍沿用几年前的思路,并未与时俱进。

在同志社区开展工作,应该也必须以同志社群的需求为主导,而非项目的需求为主导。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要关注微观的个体的行为,还应当关注宏观的人群的心理和大的社会环境的改善。只有“两条腿”都粗壮起来,防艾,才会更有成效。

简而言之,针对同志人群的防艾模式已跟不上社群快速变化的交往方式,面临挑战。防艾工作不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模式和方法,新形势下,必须通过创新来寻找对策,适应变化。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