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的双重思考
分享到:
7已有 759 次阅读  2016-05-15 23:59


分享 举报

之前是被一些不知所云的所谓的国产“文艺片”、或者国产大制作的“商业大片”吓怕了,实在不愿意“花钱买罪受”,然后这样的后果就是,有可能会错过一些真正优秀的国产片。积重难返,要扭转这样的观影感受,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的历练。

但是,对于电影《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先是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自来水”推荐,然后就是制片人方励为了影院能在周末增加拍片场次出人意料地惊人“一跪”。终于在这个周末,看到了这部影片,很庆幸,我没有错过你,良心电影《百鸟朝凤》!

第一重思考,关于影片内容。

如今对于该影片的宣传,已经无需我再赘述,我只想谈谈对电影的一点观影感受。“唢呐匠人”焦三爷是技艺卓绝的老艺人,对于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唢呐演奏,发自内心的热爱。游天鸣在父亲的“强迫”下,学习唢呐演奏,更多的也是出于孝顺父亲,完成父亲的心愿而已。游天鸣的天赋虽然没有师弟蓝玉高,然而天鸣尊师重道,为人稳重厚道,质朴细心,这些品质让焦三爷决定把衣钵传给了他。

随着时代的发展,唢呐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以前在婚丧嫁娶中受人尊重的唢呐师傅们,渐渐失去了尊严。然而,焦三爷对技艺的坚守,更是对为人处世的坚守,和钱无关。《白鸟朝凤》这支曲子,不仅是唢呐演奏中的翘楚之作,更是只有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以该曲送行。时代的发展,唢呐师傅们的演奏,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的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早已失去了当初的“礼仪规范”、“道德评价”功能。当一份技艺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生活的时候,面对这样的现实,唢呐师傅们也需要养家糊口,他们也不得不放弃唢呐演奏另谋出路。

故事中的人物,没有所谓的“反派”,都是活生生的普罗大众,有着质朴的品行,有着各自的烦恼与痛苦,“唢呐匠”的没落,只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而已。只是面对这样的“必然”,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到底该怎样传承下去,片子里没有给出答案,只是借一个“正傅局长”的口,说出了“非物质文化保护”之类的前景。

从事了一辈子的行当,从受人尊重到没落,老艺人就是拼着吹唢呐吹到流血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一份坚守让人动容。在挑选接班人的时候重“艺”更重“德”的评价标准,让人明白,传承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技艺。片子的末尾,焦三爷远去的背影,游天鸣动情的演奏,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第二重思考,关于影片放映。

国产票房一年比一年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与国产电影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应该是当前电影市场的主要矛盾了吧。有些所谓的“大制作”、“商业片”,在观影的过程中,电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两个字“捞钱”,片子噱头十足却内容空洞,让人反胃。有些“文艺片”,故弄玄虚云山雾罩,想努力提高自己的“思考高度”,却连最简单的把“故事讲清楚”都做不到。

总是在我们对国产电影失望透顶的时候,又时不时地让我们欣喜地看到,还有一群扎扎实实在拍电影的文化工作者们,在兢兢业业地进行艺术创作,《钢的琴》、《万箭穿心》、《闯入者》等一系列优秀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心花怒放》、《美人鱼》等商业片,也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智商得到了电影制作者起码的尊重。

然而更为残酷的事实是,一些有明星、有噱头的国产商业大片在人们的唾沫星子中“票房与唾沫齐飞”,而一些有情怀有内涵的文艺片在院线遭遇“一日游”。记得金星在访谈作家六六的时候,也谈到这个话题,六六的观点我很赞同,她说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不是中国独有,在国外也有这样的状况,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一些文化工作者,还在继续坚守着对创作的严肃态度,在认真地工作,努力地工作。

《百鸟朝凤》故事里,讲述的是文化传承的困惑与危机;《百鸟朝凤》在院线放映的过程中,面临的是一些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制作却非常精良的国产文艺片该怎样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的难题。

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让我们在走进影院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消费的行为,在短暂的两个小时电影里,我们或者是享受视觉的冲击,或者是暂时逃离现实的生活。然而电影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还有所期待,希望观影的过程是情感的共鸣,希望看完片子之后,对我们有某种触动,带给我们某种思考,而不是让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明显地感受到这部电影就在在侮辱我们的智商,或者是生硬地在对我们进行说教。

希望我们的国产电影百花齐放,希望有更多的优秀的国产影片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希望我们的国产影片能使得世界的电影为之“百鸟朝凤”!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9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VonEisenberk 2016-05-16 00:16
    这类片子目的是为了为了吸引观众么?其实个人感觉这类片子更适合在影展,回顾影院瞄准特定人群投放,在观影群体没有区分化的时候真的是很难收回回报的。其实即使区分化了也很难做到票房差强人意,我之前在Academy Cinema看Youth( Sorrentino), No Country For Old Man之类的片子的时候整个片场不到五个人…基本这种片子就是等着进影库,拿永续收入那种。中国国产的更是这样…刚投放市场的时候基本不要指望太多。
  • universal 2016-05-16 00:52
    哇,棒棒哒呀。该文逻辑清楚,论证有理有据,是一篇优秀的电影观后感。不仅仅是唢呐,还有很多很多的传统文化都面临着继承和推广的问题。另外不仅仅是国产电影被人诟病太多国产电视剧也是如此啊,什么时候国产电视剧也能得到正名。
  • joeandjackie 2016-05-16 06:40
    VonEisenberk: 这类片子目的是为了为了吸引观众么?其实个人感觉这类片子更适合在影展,回顾影院瞄准特定人群投放,在观影群体没有区分化的时候真的是很难收回回报的。其实即使
    阳春白雪的东西曲高和寡,我还是期待做到雅俗共赏。
  • joeandjackie 2016-05-16 06:41
    universal: 哇,棒棒哒呀。该文逻辑清楚,论证有理有据,是一篇优秀的电影观后感。不仅仅是唢呐,还有很多很多的传统文化都面临着继承和推广的问题。另外不仅仅是国产电影被
    对的,国产电视剧,经常也是闹电视剧荒,每个台都在放电视剧,可是能吸引人的不多。
  • VonEisenberk 2016-05-16 10:56
    joeandjackie: 阳春白雪的东西曲高和寡,我还是期待做到雅俗共赏。
    雅可赏俗,俗不能赏雅。影片本身雅俗共赏对获奖片子比较容易,比如当初的白日焰火,但是题材会变的有限。大多数人去电影院寻求的是消费和休闲,而愉悦的方式就是不用动脑,以抽丝剥茧,努力辨别隐喻为休闲的审美方式不可能普及,所以基本影片叙事一旦复杂化就会两极分化(比如云图),题材一旦边缘化,就会票房不佳,比如百鸟朝凤,现在还能靠自媒体和诸多平台的宣传(不管真心与否)去影院买张票,等这个手段变成一种老套的宣传方式的时候买单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 joeandjackie 2016-05-16 13:34
    VonEisenberk: 雅可赏俗,俗不能赏雅。影片本身雅俗共赏对获奖片子比较容易,比如当初的白日焰火,但是题材会变的有限。大多数人去电影院寻求的是消费和休闲,而愉悦的方式就是
    你分析得很深刻啊,佩服佩服!就是这个道理!
  • VonEisenberk 2016-05-16 18:05
    joeandjackie: 你分析得很深刻啊,佩服佩服!就是这个道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MwODcxNg==&mid=2650101108&idx=2&sn=fd426f60365fe3d7fc76ff29ea322d7e&scene=0#wechat_redirect刚看到的更加现实的分析《百鸟朝凤》 卖情怀无法打捞青年失落的精神家园
  • wall_E 2016-05-17 00:01
    若是原创,是一篇很好的影评。
  • joeandjackie 2016-05-17 12:39
    wall_E: 若是原创,是一篇很好的影评。
    多谢鼓励,这个是我自己的原创,哈哈,看完电影当天晚上写的。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