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之死(1):庙会文化
分享到:
2已有 506 次阅读  2015-04-18 17:19


分享 举报

D先生长在遥远中国的边陲城市,也是因为这样的边陲,得以在一次次的旧社会的毁文物毁信仰的大灾大难中躲过那么一两劫,而让有些文化在中国大地消失的情况在这样的边陲地方得以体现。

 

这样的文化就是庙会文化。

 

如果说一个城市有很多很多圈的话,那么庙会圈就是这么一个一个圈,而不同的圈的核心是一个个的庙会。这是旧中国的常状。也是在破四旧,文革之后,这样的圈才彻底从中国的城市消失。中国现在城市有四五个主要的庙会,也会有很热闹的场面,但是可悲的是,城市庙会文化圈相对于1949年前的中国来说,十分之一都不到。

 

也许有人会说,只有封建迷信或者旧社会才是这样的。

那是真心可悲。

大陆下方的香港,之上的韩国,右侧的日本,下方的台湾,跟不用说泰国印度这样的城市文化庙会圈已经是一个个势力非常雄厚而且扎根于民间的深层次信仰。用遍地开花来形容发达国家的民间信仰其实并不为过。可是为什么中国发达国家还没赶上,这种信仰习惯却在大多数城市消失了呢?

 

很多人都说中国城市没有民间信仰文化。北京,上海,山东这种庙会文化少之又少。曾经遍地庙宇的河南,也陷入了庙会旅游化的现状。

 

还好,D先生的城市还保留着这么多圈圈的集合。

从小D先生就知道自己是这个城市众多村庄的一个,城市由几百个村庄组成,几乎每个村子的中心都有一个庙。庙对面是一个社戏台,在那段八个样板戏的时候,村村户户每到节日的关口,都会到社戏去参加庙会。

城市的村庄似乎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协议,一年分为不同的吉辰,一个个村庄轮流举办庙会。也因此,D先生小时候的村庄要三年才能有一次大普度,普度是一个了不得的盛宴,每当那个时候,村子就会很热闹,成排的美食往往是D先生小时候的记忆。伴随着普度有一系列的庆典,最主要的就是诠释权的绕境。

庙会基本上是每个村子的核心,这在中国的礼制制度下向来如此,社区和社区之间是通过庙会的祭祀圈和信仰圈形成基本的关系。不过可怜的是,中国核心地带的城市远到北京,南到江浙因为破四旧,文革等等基本关系,这样的庙会文化圈基本上已经不能算是民间遍地开花的城市形态,而变成城市孤零零的旅游景点。

 

这是D先生有时候觉得庆幸的地方,因为自己还是中国庙会文化幸存地长大的。

 

中国南部山高水深,穷乡僻壤,古为百越之地,D先生小时候一直觉得百越是一个相对没有文化根基的地方。长大后经常想走访各地,才发现百越之地这种每个村落一个庙宇,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庙宇圈,形成基本的民间信仰,与城市格局的情况在中国其他地方基本消失了。原本这种痕迹本来在中国的大城市应该是随处可见的,现在走出去了,才发现,还是家乡把中国庙会文化保护了下来。

 

小时候的大戏 ,成排的石碣,公社的庙会市集,庙会的香火,搬家的祭祀,一年一个村的轮流普渡,圣像的绕境,这种此起彼伏的传统成了D先生小时候的陪伴。

当日剧里面上班族会路过一个个城市的小庙拜祭的时候,哔哩哔哩上面就会出现,日本文化保留的真好。

我说我姑姑晚上会去庙口跳广场舞,

我说当当寺庙中国就有一百多种甚至上千种,

我说民间的神我们那边有近百种,不同的时节祭拜不同的神,不同的神不同的功能,

我说我小时候看过舞龙,看过狮舞,抬过神轿,绕过境,听过唱乐班,求签,问卦,算命,折纸,送花圈,挑过灯,陪妈妈爸爸拜过天宫,地基主,财神爷,关帝爷,看过民间各种戏曲等等等等的活动。

 

他们好像都茫然无措。只是自己悲从中来。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你们给我们的。孔子来自山东,最早的真武庙来自北方,北极殿来自七星崇拜,这些信仰来自于丝绸之路,来自于胡风内化,来自于战乱南移,你们带给我们的东西,你们却丢失了,难以找回。

 

洛阳,西安,北京。原本在文革前整个城市的庙宇是数不清的,遍地开花,在破四旧的时候都拆得差不多了。文革更是如此。那时候,中国的文物,古玩,墓地铜像在那一个个轰轰烈烈的年代,把中国的文化掘地三尺,铲平了变成一种一年一度的消遣。

那种拜天公,拜地基主,拜孔子,拜武神,拜主胜娘娘,依着农历的时节所做的行为规范终究在南方慢慢地改善着,却在原产地形成年度的狂欢而不是基本的城市关系。

 

历史,从来不了

消失了,也许也没有什么。

在如火如荼的现代化改造浪潮中,南方的城市也难逃厄运。

 

这不是该走的也留不下的问题。

而是,韩国日本都能留得住的东西,中国却已经消失殆尽。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