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还在原地
分享到:
11已有 756 次阅读  2015-03-20 00:05


分享 举报
    三年的时光,对人生来说不长不短,或许在二十四岁的年龄本不该考虑太多,这时候的人生就该过得疯狂任性,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曾几何时,谈恋爱于我不过是陌生的字眼。时间回到高中,那时一直被灌输着早恋要不得的思想,学习几乎是生活重中之重,考上大学也成为全家人的心愿和个人奋斗的目标。什么是爱情? 这在我的字典里好比空白的扉页。来到大学,课业压力骤然下降,身边最亲密的好伙伴无疑是朝夕相处四年的室友。就这样,时光荏苒,流年似水,期间发生了太多值得珍藏回忆的故事。一思量,一回首,往事前尘,早已是,人生乐章,永远温存。也渐渐明白,懂事之前与情动以后,或许能隔出一片天。
    曾经无数次在现实或梦里想象着爱情的模样,可能是一首情歌,一个吻,一种眼神,一次拥抱;或感动,或美好, 或温暖,或缠绵,缱绻不相离。这一切的一切都始于2010年底,2011年初的那个寒假,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的探知着这个充满未知的圈子,一发不可收拾。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如罗网般编织勾勒,直至成型,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转变,就好比鸡蛋煮熟了不能再被还原成生鸡蛋。
    回想起来,高中时代就埋下了伏笔:每逢去物理老师家补习便兴奋不已,他30出头,有个刚一岁左右的小孩,皮肤看上去既有光泽又富有弹性,和蔼可亲,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声线富有磁性,尽显成熟男性魅力,对他有种前所未有的好感,很强烈。 或许奠定了我喜欢斯文眼镜熟男的基础,直到现在也未曾改变。或许是因为忙于功课,这种前所未有情感并未引起我的注意就被尘封在岁月的长河里,再也没出现过第二次。此后,这颗喜欢熟男的想法幻化成萌芽坠入土壤,只待时机成熟,便即刻破土而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经历一年多的挣扎,苦恼,自责,惶恐后,12年我从大学毕业,那时的我当机立断来上海闯荡,只为在这人口密集的繁华都市多一分与心中的那个“他”相遇,也恰巧是那时,网络上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交友软件(俗称小红软件)。打开一看,惊为天人般的发现里面的同类确实很多,慢慢发现打招呼基本都是:你情况?在哪里?约吗?那时的傲骨让我不屑一顾的删除了这个可怕的约炮软件。重心暂时转移到工作上,毕竟大城市生活虽然便利,无形的压力从未消失,这里人们行色匆匆,几乎都在为生计奔波劳累。然后,内心的渴望呐喊声未曾削减,自己却一直用工作,运动,健身,音乐麻痹自己,把自己隔离出来。这种状态维持了大约半年多,终于心里忍不住想:“既然不想一个人,还是去认识一些基友吧,毕竟国内的大环境造就大批深柜同志,在现实中能相互认识无异于天方夜谭,于是重新开始网络社交,期间交了一些朋友(QQ群里),也有一些邂逅(各大主流同志交友软件)。还是因为内心深处喜欢30左右的成熟大叔,喜欢他们的成熟的外表,可是不止一个朋友劝我说:“别傻了,圈子里的大叔有啥好?到这年龄了还没稳定下来,不是约炮专业户就是结婚生子偶尔出来偷腥的,不可能付出真心喜欢你,别瞎YY了。”起初我还不以为然,后来发现软件大叔都是快消品的代名词。即便如此,但从审美上来说和5年前初入圈子变化不大,依然只钟情于一款:斯文眼镜络腮胡熟男(或许是所谓的萌叔吧),只是身材上希望运动结实点。
   终于在去年夏天,邂逅了一个相貌基本符合要求, 并且非常主动追求的大叔,于是很快答应生活在一起。在一起相处的两个多月里,猛然发现有太多的三观碰撞,太多的不和谐,完全没有共同语言,起初的那份相互吸引荡然无存,很快就不得不和平分手,好聚好散了,回过头才发现有些事情不经历是永远不可能体会。
   单身快半年,如今的我,褪去了大学时期的许多青涩,增添了一些姑且认为的成熟,学会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力求工作生活的平衡;我还在原地,初心不变,期待与你在这茫茫人海中相遇,我一直很相信两句话与赞友们互勉:
1)Maybe God wants us to meet a few wrong people before meeting the right one so that we finally meet the person, we will know how to be grateful.
2)Welcome to love not by finding the perfect person, but by learning to see imperfect person perfectly.


最后贴上Celine Dion 的单曲 《The Power of Love》祝愿所有赞友都找到一个暖男相互“取暖”。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6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