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论语》的一些吐槽。
分享到:
已有 485 次阅读  2017-05-12 17:35


分享 举报
“阳货欲见孔子”“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阳货欲见孔子这一章真的挺有意思,看这两个耍些小心机活像是一场舞台剧,你要见我,却不直接来见我,碍于面子,一定要让我来见你,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就是不这么做,你懂我,我也懂你呢!
论语中那种短小精悍的句子我很喜欢,因为短短的像是格言警句,写得明白,说理透彻。可是那种长长的章节也好,这些章节其实更人性化,贴近当时的生活,我们也更能看出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比如后面那一章,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去武城,听到城里的书声乐声,说了一句“杀鸡焉用牛刀”,后来老实的子游说了他,他马上改口“前言戏之耳”哟,你孔老夫子还学会开玩笑了~!这样再看,你就会发现孔子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金光闪闪的神,他也就是个有血有肉的老头子呢!
最近听永光的推荐在翻方立天的《佛教哲学》,里面谈到印度佛教的发展,也说小乘佛教中释迦牟尼就是那时候的宗教领袖,虽成佛,可还是个人,可是到了大乘佛教,释迦牟尼就被神话了,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说实话,我更喜欢那个人,人还能让我学习,神就只能让人崇拜了。
--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滚滚红尘之中,有两类人是最好过的,一类是智者,他们看得透,看得明白,想的看心就不累,还有一类就是蠢家伙,他们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好啥坏,别人说他笑他他也不以为意,这种人没心没肺,或者也不累。那最累的是哪些人?就是那些比蠢家伙聪明一点,可又聪明不到点子上的那帮凡人。
那天跟周天师去拜佛,他说他从不信这些东西,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有啥存在的必要,人活着有眼耳鼻舌身意,不就是为了去纵情享乐吗,不为了品尝美食,那舌头就能割掉了,不为了看美女,那眼珠子就该挖掉了,见他这么说,我也只能呵呵了~我一直以为,孔子、老子、佛陀、耶稣这些圣人,其实都是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并且告诉我们如何做就能到达那个世界,达到那个状态,当我们上升到那个高度,再来看现在所经历的,就觉得一切都非常明白,所以我们这个世界需要圣人,来给我们昏暗的世界里点上一盏明灯。也许上帝死了,我们能成为超人,可是对于世间占绝大多数的凡人来说,自己想走出一条超脱之路太难,沿着现有的路走下去,正是我们凡人能走的最省力的路呢。
---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你们见过对小人的最精妙的描写是怎样的?我见过的,就在这里呢,小人的行事是一个怎样的心理?要,特别想要,用尽手段都要得到,得到手了,又怕失去,用尽手段的保证不会失去,既然都说了用尽手段了,那小人你还能用常理去判断吗?你不是小人永远都想不到人的底线能降到如此!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小人自己来说,他们的努力未尝不是为了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金钱与道德,圣人看重道德,可是对于小人,道德能吃吗?钱才是万能的~金钱与道德做为人生理想,其实也无高下之分了,毕竟自己的人生过给自己看,其中甘苦,唯人自知。若是金钱或者某些欲望成为人生目标是合理的,那么追求这些人生目标的小人也就成了他自己目标的殉道者了,小人即圣人,一般无二~
---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如果觉得同女子难以相处,那就别处着了,人生苦短,何必委屈了自己,开开心心做个单身汉不是挺好,如果觉得还是得有个女人,那么就收起这些抱怨,既要花容月貌,那么那些唠唠叨叨就该受着,十全十美的事全让你碰上不成?一件事七分好处三分坏处你都得谢天谢地了~
这个年代,大龄剩女大龄剩男这种词语我都觉得是歧视,凭什么到了这个年纪就一定得结婚啊?总有人跟我说,等你结了你就知道好了,这什么狗屁逻辑,我现在单着,我觉得挺好,这个好是我切实能体会到的,你一句话,结了更好,可我完全没感受到,一个虚幻的好难道就能好于一个切实的好?同理,什么等你有了孩子你就一定会喜欢的,我就不喜欢熊孩子!收起这套伪逻辑吧!哈哈!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