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性互动关系)多一只眼睛,看破关系的迷雾——心灵的六个定律(二)武志红
分享到:
5已有 1658 次阅读  2014-09-29 09:04


分享 举报

(这好像是武志红老师2007年写的,我去。。。这么久远了已经,写的关于人际关系中彼此间的互动模式。比较专业特地转载!最后附有心灵六个定律其他5偏的文章链接)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所以,不必将关系中发生的事情简单地归到自己身上,或他身上。相反,我们应该多一只眼睛,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审视你和对方。


   本栏目上周(http://blog.sina.com.cn/u/54764559010008rz)的文章,讲述了心灵成长的前三个定律,其中第三个定律讲到,我们所谓的人格是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的关系。并且,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在6岁前形成。
  那么,第四个定律就是,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我们与他人、社会乃至世界相处的基石。
  简而言之就是,童年时,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
  不过,这个相处模式也有变数。某一时刻,在某个关系中,你会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在另一时刻,你或许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
  并且,你在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向外投射的时候,关系的另一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就是人际互动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互动,不只是我们与其他人的言语的互动,还有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的互动。相对于意识层面的言语的互动,潜意识的互动更重要。
  这也不只是我们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的互动,还包括我们通过书本、网络和电视等媒介与其他人的互动。
  这也不只是我们与人的互动,还有我们与其他生灵乃至大自然的对话。
  在这所有的互动中,内在的关系模式都是基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一直恒定不变。相反,与其他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的每一个互动都是机会,即促进你的心灵改变的机会。当然,这也常常蕴涵着风险,每一个互动都可能把你的心灵拉进黑暗。
  如果只讨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关系并非是两个人的事情,其实是两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的互动。
  要认识这样的互动,我们就需要多一只眼睛,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跳出来,并从一个近乎旁观的视角审视一下你与他人的互动游戏。


他为什么甘于被同学羞辱
  与人相处时,我们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着的那个人,并非是一个简单一致的人。其实,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即这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并且,这个人与你相处时,一定会玩投射的游戏。或者,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中的“内在的父母”投射给你。或者,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你。
  这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应知道,一个人怎样面对自己,其实反映着这个人的内心。他怎样对待你,其实反映着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相处模式。
  前天,在一家餐馆吃饭时,餐馆的服务员和我聊起天来,她讲到,有两个男孩常来这个餐馆吃饭,男孩A一身名牌,显然家境很好,男孩B有些寒酸,显然家境一般。
  不仅如此,男孩A还帅气、高大,而且学习成绩似乎更出色。总之,他似乎在各个方面都比B显得出色一些。
  女服务员说,也因此,A趾高气扬,总是很无情地对待B,一会儿说,你怎么能用手吃比萨,简直就是原始人吗!一会儿又说,你怎么这么笨,吃饭的样子真是难看。最后,该结账了,A看似豪爽但其实很尖刻地说,我知道你很穷,当然是我结账了。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势利!”女服务员感慨道。
  “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势利的家庭。”我对她解释说。
  可以推测,A的家庭缺乏平等观念,他的父母和家人不仅瞧不起别人,他们在家中也会彼此制造压力,要是谁在某一方面不够“优秀”就会瞧不起谁。这就在A心中形成了“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常瞧不起“不够优秀的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有了这样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后,A就会把它带到任何关系中,B只是被他选中的一个而已。

多一只眼睛,看破关系的迷雾——心灵的六个定律(二)

 

他先在家中习惯了被挑剔
  甚至,A看似很在乎优秀不优秀,但其实,他很喜欢和B这样处处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因为只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他才可以完美地把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出去。因为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他内心中会有许多冲突和不良情绪,必须宣泄出去,他才会感觉好一些。
  同样,还可以看出,B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大有问题。女服务员说,尽管不断遭受A的羞辱,但B一直笑嘻嘻的,好像没有什么不满。这可以推测,B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赞同“优秀者”有资格羞辱“不优秀者”的。极可能,B的父母或家人经常拿B和别的孩子做比较,并且会斥责甚至羞辱达不到他们理想要求的B。这导致B和A一样,内心中也有一个“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于是,当外在条件都胜自己一筹的A不断羞辱自己时,有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B认为这是合理的,自己该被羞辱。
  此外,还可以更进一步推测,当A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羞辱时,他可能也会安之若素。至于B,他也会去羞辱不如自己的人。
  然而,假若B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另外一回事,讲究相互尊重和平等,那么他就会不吃A那一套,会对A的羞辱加以还击。
  用心理学的术语讲,A羞辱B,是投射,即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强加在B的头上。B接受了A的羞辱,是认同,更准确地说,这叫做投射性认同。但假若B不接受A的羞辱,这就叫做投射不认同。
  投射与认同,这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

 

——————————————————
名词解释:投射与认同

  我们常说,一个人怎么对待别人,其实是这个人的内心的反映。
  这个道理,套用一个心理学术语,就是投射。
  更细致的解释是,一个人的外部的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他的内心关系向外的展现。
  譬如,假若一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与“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那么,这个人的现实的人际关系,要么是他瞧不起别人,要么是他甘于被别人瞧不起。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就要明白,他挑剔你,其实并非是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了。
  不过,接不接受他的投射,就是你的问题了。
  在一个心理学论坛上,23的女孩阿娜写道:“很多人都摆出一副长者的姿态来教训我这个没事找事、顽固不化、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些摆出长者姿态的人来教训她,可以理解为,他们正在向她投射他们的一些东西。一般而言,他们投射给她的,就是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因为这些教训,阿娜很容易受到影响。别说教训了,甚至“一旦别人有一点表示出不满,我就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也就是说,这些人对她的投射,都成功了,都严重影响到了她。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她认同了这些人投射给她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那些人向她投射,是他们的事,而她认同这些投射,就是她自己的事。
  她为什么这么容易认同这些投射,这么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呢?原来,她的父母一直就是这样对她的,他们几乎从来不夸她,而只是一味地挑剔她指责她甚至羞辱她。由此,她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别人之所以那么容易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她的头上,是因为她的内心中首先有了一个“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这种互动模式令阿娜非常痛苦,她渴望摆脱这种痛苦。那么,她可以给自己的心灵多一双眼睛,当别人再次动辄指责她时,她可以告诉自己,这些人其实是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过来了。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他们的问题。
  譬如,就在这个心理论坛上,一个经常以专家口吻训斥别人的网友辱骂阿娜说:“没出息的臭丫头,要是你找我做心理咨询,我会骂死你。”
  在别人看来,这个网友显然不是什么咨询师。如果真是,那么也是一个应该被开除的心理咨询师。然而,即便这么明显无理的话,也严重影响了阿娜,她怯生生地问这个网友:“为什么?”
  显然,这个网友的投射获得了成功。
  其实,阿娜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工作,就可以摆出这个网友的投射了。我对她说,这个网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中,有一个“内在的中毒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受伤小孩”。现在,她这样训斥阿娜,其实就是以“内在的中毒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受伤小孩”投射给阿娜了。这个道理很简单,阿娜明白这一点后,立即就可以笑对这个网友的无理攻击了。
  这就是投射不认同。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认同的自由。这样一来,我就不再为你的投射所影响。假若阿娜很生气,并要求这个网友收回她的投射,那么就仍然是在受她的影响,投射与认同的游戏还是会进行下去。现在,阿娜的心灵好像多了一双眼睛,可以跳出来,旁观地看这个网友的独自表演,于是投射就成了那个网友的一个人的游戏,她自然就玩不下去了。
——————————————————

 

自爱=“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心理咨询中,心理医生要通过缜密的工作,改变了来访者一些关键的不良的投射与认同机制。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通过与无数人的互动,逐渐改变着自己的一些投射与认同的方式,同时也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方式,而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生改变。
  运气好的话,我们会遇到一些温暖的过客,他们的温和、爱与宽容可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令我们的内心发生改变。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们甚至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童年时建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他们不仅促进了我们的“内在的小孩”的成长,还会改变我们的“内在的父母”,最终令我们学会自爱。
  运气不好的话,我们会遇到很多残酷的过客,他们的冰冷、恨与苛刻也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令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向糟糕的方向发展。
  若想少受到那些残酷的过客的不良影响,我们须养成一个意识:在关系中受伤的时候,适当从关系中跳出来一下,用那双旁观的心灵之眼审视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若有了这样一双心灵之眼,你会发现,很多词汇都需要重构。
  譬如自爱,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已讲到,所谓的自爱,如果从内在的关系模式去看,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同样,我们可以此类推,自信,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赞赏“内在的小孩”,而自立,就是“内在的父母”尊重“内在的小孩”的独立空间……
  这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也是无比重要的关系。很多人会说,接受自己,爱自己。但是,假若“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冲突性恨强的话,这是并不容易做到的。所以,过于挑剔的父母,很难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爱。
  当然,做不到也是因为,我们常以为,自爱与自信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尝试就可以逐渐做到了,我们很少从关系的角度去审视这一点。
  我们不仅要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看自己,也要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去看别人。假若我们学会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这世界上到处是假自信、假自爱和假自尊。
  因为,有太多看似自信自爱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其实暴露出了一个秘密,他们的强大的自我是伪装的,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强大建立在别人的弱小之上。他们内在的关系模式中,有一极——通常是“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另一极——通常是“内在的小孩”——过于弱小,这种非常不和谐的内在关系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突,令他们很不舒服。于是,他们会尽可能地向“内在的父母”认同,而将“内在的小孩”尽可能地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这些貌似强大的人,对周围人而言,其实是地狱。

 

多一只眼睛,看破关系的迷雾——心灵的六个定律(二)

——————————————————
                   心理医生切忌陷入投射认同的陷阱

  意识到对方的投射,但是不认同,这一点在心理咨询中也非常重要。
  所有的来访者,都势必会在心理咨询室中大玩投射的游戏,并很渴望心理医生按照他们所期望的而认同。
  譬如,来访者经常会显得非常可怜,好像没有一点力气,这时很多心理医生会忍不住特别可怜他们,不自觉地为他们做很多事。看起来,心理医生是帮助了来访者,但其实对来访者有害无益。
  因为,这是一个投射与认同的游戏。来访者的“可怜”是一种心理防御,他用这样的方式来逃避自己内心的一些问题或成长的责任。这时,假若心理医生选择了认同,并帮他完成一些他渴望的事情,那就相当于剥夺了他一次心灵成长的机会。
  心理医生最好的做法也是多一双眼睛,能在必要时跳出咨询关系,从旁观的角度审视一下咨询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须意识到来访者的投射但不认同,不去按照来访者的渴望去“帮”他。相反,可以把它拿出来与来访者讨论,把来访者本来处于潜意识层面的投射游戏给意识化。这样一来,来访者就可以清晰地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而好的改变也由此开始发生。
  不过,很多时候,即便多了一双心灵之眼,心理医生仍然会忍不住去帮来访者做一些事情,满足来访者一些稍显过分的渴求。这也没关系,等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心理医生仍然可以把这一互动关系拿出来和来访者讨论,让自己和来访者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有无数已经习以为常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大多数这样的游戏没有什么问题,但势必有很多游戏存有问题。并且,心理问题越重的人,他的病态的投射与认同就越多。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医生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投射但不认同,帮助来访者斩断这些有问题的互动方式,并由此帮助他们改变自己有问题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不过,在斩断有问题的互动方式时,心理医生切忌使用冷酷无情的方式。假若一个心理医生冷冰冰地告诉来访者,他经常是在装可怜,好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心理医生的同情。那么,这不会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更不能把问题投射给病人
  当然,这不是最糟糕的心理医生。最糟糕的心理医生,是不自觉地进入了来访者那些富有攻击性的投射认同游戏,并认同他们糟糕的内在的父母,而对来访者的缺点大加挑剔。譬如,假若前面那位网友真是心理医生,并在咨询中扮演起阿娜的苛刻的妈妈,对问题丛生的阿娜进行大肆抨击,那么对阿娜这样的女孩可能是摧毁性的,因为她真的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并且不懂得逃避。
  同样糟糕的心理医生,是把自己糟糕的内在关系模式带进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医生。很多心理医生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有问题,这没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都势必有程度不一的问题。关键是,他要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的问题,并且能在相当的程度上控制自己不再咨询室中把这个关系模式强烈地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并诱惑来访者认同。
  譬如,一个心理医生,他童年缺乏母爱,目前的生活中缺乏异性的爱,这导致他有一个“内在的饥渴的小男孩”。到了咨询室中,他有时会忍不住地想拥抱一些吸引他的异性来访者。这种渴望不是问题,关键是,他首先要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然后控制住它,并找自己的同行或督导老师倾诉并寻求解决,但他决不能在咨询室中寻求解决,譬如主动去拥抱异性来访者。这样一来,即便没有进一步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他也是在向来访者索取,这就完全违反了心理咨询的职业设置——来访者给心理医生钱,而心理医生支付自己的职业劳动,譬如理解和接受、爱和心理分析……

——————————————————


喜欢嘲笑弱者的强人一定是假强者
  最经典的例子是希特勒。小时候,他的父亲常把他打得死去活来,并且一边暴打他一边嘲笑他弱小、意志不坚强。这样一来,希特勒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非常可怕,一极是“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另一极是“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最终,希特勒意识上彻底认同了“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并将“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压抑到潜意识中。然而,“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并未消失,相反可能对他的影响会更大,它会时时跳出来,告诉希特勒,他曾经多么弱小多么没用。希特勒不能容忍这个“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影响自己,于是他将它先是投射到周围的人,接着投射到其他群体——如犹太人身上,最终将它投射到整个欧洲。
  在与其他人、群体和国家的关系中,希特勒表现得无比坚定无比强大,同时拼命地攻击各种各样的“弱小者”。看上去,他好像是百分百的强人。然而,我们用我们的心灵之眼,从内在的关系这个角度审视一下就会知道,这其实只不过是他内心的病态的关系模式向外展现的结果而已,他以“暴虐的强大的老爸”自居,而将“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了其他人、群体和国家之上。然而,这远不能表明他强大,相反表明他有无比脆弱无比自卑的一面。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然而,类似他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假若你遇到一个貌似强大的人,但你和他相处非常不舒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尽一切办法,显示他的坚强并令你感觉自己很渺小。那么,你可以推断,这个人和希特勒有类似之处,他正将他的“内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
  我曾在论坛上与一个私企老板论战,他白手起家,历经难以想象的磨难,才有了成功的一天。这些磨难,令他心如铁石,对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下岗工人大肆攻击。他的逻辑是,这些人如此脆弱,所以活该挣不到钱,也活该被强者瞧不起。
  他的传奇般的磨难,令网上许多人对他心生崇拜,并赞同了他这种逻辑。但我知道,他之所以攻击那些弱者,其实是他特别惧怕自己会变成那样。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如果他变成了那样的弱者,没有谁——其实是没有亲人,尤其是最重要的亲人——会同情他,所以他绝对不能陷入那种境地。于是,他绝对排斥自己柔弱的一面,这最终变成,他绝对排斥所有的弱者。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这个私企老板招的大学毕业生,却多是无能之辈,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最终被他嘲弄,然而他又很少开除他们。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他既然如此喜欢心如铁石,为什么不招一些同样心如铁石的员工,或者,起码心如铁石地把那些常犯低级错误的大学毕业生开除呢?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和这些大学毕业生建立关系,正是为了将自己“内在的脆弱的小孩”投射到他们头上去。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他才能很好地以“内在的坚强的父亲”自居,而将自己胆怯、柔弱的一面投射到员工身上去。

多一只眼睛,看破关系的迷雾——心灵的六个定律(二)

 

每一个人际关系中都充满隐秘的投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描绘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人格特征是,一方面疾恶如仇,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脆弱又无比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我们应切记一点,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从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地嘲笑别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我们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不断与别人玩投射与认同的游戏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影响并改变别人,也被别人影响并改变。有时候,这个过程进行得如此隐秘,以至于我们很难发觉。
  一次,我遇到一个女子,她很漂亮,旁边一个小女孩称赞她说:“姐姐,你好漂亮啊!”
  这个女子温柔地抚摸了一下小女孩的头发,用很好听的声音对她说:“小妹妹,你也很漂亮啊!”
  她说得看似很真诚,但接下来,她不经意但又极自然地补充了一句:“小妹妹,你脸上这里有一个雀斑啊!”
  这句话令小女孩很受伤,她一声不吭地走开了。
  这句不经意的话表明,这个女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有一些问题。在与这个小女孩的关系中,她要在相貌上保持一个优势。那么,大致可以推测,在她内在的关系上,只怕她与一个重要的女性亲人——譬如姐姐或妹妹,也有可能是妈妈——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关系,令她无法坦然欣赏其他女子的优点,而总要有意无意地去打压对方。
  假若不留意这个细节,这个女子看上去是很可人的,她不仅漂亮,并且非常会说话,能力也非常出色。然而,尽管她看上去会很用心地对待你,但你总会感觉她有一些说不出的东西会时不时刺痛你一下,这些说不出的东西,应该正是来自被她压抑的“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
  我当时想,她指出小女孩脸上的雀斑,并非是有意的,而更可能是源自“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的投射。
  那个小女孩被这个投射给击中了,她认同了这个投射,于是很受伤。如果她能多一双心灵之眼,审视一下这个女子的内在关系,她会明白,这个投射首先反映的是这个女子内心的问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想必她能在相当的程度上避免自己的受伤,相反还可能对她生出一些同情,知道她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和谐才忍不住这样做。
  
多一只心灵之眼,可以让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从一个伤害性的关系中脱身而出。

  同样,我们在认识自己时,也应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在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理解我们对其他人的态度。
  譬如,这个女子,假若她能有这样一只心灵之眼,能审视一下她自己的内在的关系,她就能懂得,自己忍不住地指出那个小女孩脸上的一个雀斑,其实反映的是自己心灵深处的“雀斑”。

多一只眼睛,看破关系的迷雾——心灵的六个定律(二)



心灵的六个定律之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08rz.html

心灵的六个定律之三

幸与不幸 是你主动实现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093l.html

心灵的六个定律之四答案,在你自己心中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0abt.html

心灵的六个定律之五自我觉察,解脱之道: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0ael.html

心灵的六个定律之六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0ahy.html


我觉得5非常不错,就顺道转载了。关于自我察觉的。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之五):自我觉察,解脱之道

命运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而是我们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命运是我们如何运用洞悉力和爱的规律对事件做出反应。

                                           ——德国哲学家谢勒

 

  我们很容易执著于某个人,如父母或伴侣。我们与这个人拼命纠缠,互相抱怨,彼此伤害,明明已伤痕累累仍不肯放下——其实是不敢放下。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执著于某个人?
  在本专栏上一期文章《答案,在你自己心中》,我写到,这是因为,我们将这个人当成了自己心灵成长的答案。我们执著于父母,是因为我们认为,他们改变了,我们就幸福了。我们执著于伴侣,也是因为我们认为,伴侣改变了,我们就幸福了。
  执著的本质是渴望改造对方。我们这样做,对方也这样做,但没有谁愿意被另一个人改变,于是我们都忍不住要拒绝彼此,而伤害也由此产生。
  这种改造梦想,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找到,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
  那么,它为何这么普遍?根本的原因在于自恋。
  特别小的孩子,都有一个心理特点:他会将妈妈和自己视为一体,并由此形成了一个逻辑——妈妈对我好,说明我好;妈妈对我不好,说明我坏。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是好的,但他没有能力通过自我认可就达到这一点,他必须通过妈妈的认可才能达到这一点,而且他一开始也几乎是没有能力可以影响妈妈的,他只能期待妈妈的做法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他只能将焦点放在妈妈的身上,而他通过改造妈妈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期望,也似乎是正确的。
  这种通过改造别人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就由此扎根,随后扩展到他身边的其他重要亲人身上,譬如父亲、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弟姐妹身上。
  然而,这种改造梦想,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一个妈妈怎么对待一个孩子,是这个妈妈的心理结构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和这个孩子的愿望没有什么关系。同样的,一个爸爸怎么对待一个孩子,也是由这个爸爸心理结构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与这个孩子关系不大。
  可以说,改造别人的梦想,是最大的虚妄之一。但它的产生,又有着坚实的心理基础,所以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陷入在这个虚妄之中。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之五):自我觉察,解脱之道

心灵成长之路上,执著于别人是最常见的障碍。

 

越否认缺乏爱的真相,就越过敏
  除了天然的自恋外,我们容易执著于改造梦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懒惰!
  江山易改,本性难易,这句话我们都听说过,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哪怕仅仅是改变自己一个很小的习惯都不容易,更何况改变自己的本性呢。改变自己太难,于是转而希望改变别人,所以无数人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绝对不会为了爱人而改变,但他必须为我做出改变”。
  然而,除非一个人主动愿意做出改变,否则他不会因为别人的推动而发生改变。并且,因为每个人都讨厌别人把他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于是,你越渴望一个人发生改变,那个人就越抵触你的意志,并会忍不住走向相反的方向。
  所以,如果我们真想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的命运,朝着更健康更幸福更快乐的方向发展,我们就必须很清晰地告诉自己:放下改造梦想!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的系列文章,我从5月份写到现在,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他们说,你写得很好,对我启发很大,但请告诉我改变的方法。
  放下改造梦想,就是无比重要的方法。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也说,重要的不是去做什么,去想什么,而首先是放下。我们必须放下我们许多习惯了的虚妄,而改造别人的梦想,就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虚妄之一。
  你真想改变吗?那么就要好好问问自己,你放下了改造别人的梦想了吗?你放下了对别人的执著了吗?你真的放下了吗?
  一旦你当真放下改造梦想,放下对别人的执著,你势必会走到一个地步:恐慌。
  因为,对别人的执著是被当作救命稻草的,你死死抓着它,以为它是唯一能救你的,那么一旦连它也放下了,恐慌很容易到来。

 

恐慌的背后是答案
  恐慌了,该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任凭自己恐慌,由它去。这个恐慌也是一个虚妄。我们执著于某个事物,是为了逃避一些人生悲剧的真相。这个被我们紧紧抓着的事物,一旦被放下,我们就必须去面对真相,但我们一直是惧怕这个真相的,于是当看到自己就要面对它时,恐慌一下子就来了。
  但恐慌过后,你的生命真相就会涌出,而不管是多么凄惨的人生真相,一旦你拥抱了,你就会发现,原来拥抱真相本身就是解脱。
  说到这儿,我忍不住又要讲Z的故事。我在《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一:最纯的人生真相帮你告别悲惨往事》中讲过她的故事,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她至今都不知道妈妈的去向,甚至连妈妈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爸爸是个花花公子,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照顾她,爱她的爷爷奶奶也分别在她五六岁的时候去世,最后她只剩下一个姑姑对她还不错,但姑姑也有自己的家要照料,不可能分给她太多的爱。
  她的人生真相是“没有什么人爱我”,这个真相太惨了,她拒绝接受,于是她朝相反的方向努力,她渴望赢得身边所有人的爱。她向亲人、同学和老师索取爱与认可,她特别努力地讨好他们,想尽办法赢得别人的赞誉。但是,没有人愿意接近她,因为她对于人际关系中的负面信息极其敏感,你做了9件令她开心的事,但有1件你做得不够好,她就会注意到并因此不开心。
  这很容易理解,她一直试图逃避“没有什么人爱我”的人生真相,但这个真相不在别处,就在她心里。那么,无论她走到哪里,这个真相都紧紧跟着她。于是,她越想否认人生真相,就对别人的爱越执著,同时对别人的不爱越过敏,因为一点不爱的信息,就会触动她的潜意识,让她不得不去暂时面对人生真相,但这一直是她最怕的,所以每次不得不去面对时,她就会不开心,并对别人产生怨气。
  结果,她特别努力地讨好别人,但别人都特别抵触她,不愿意接近她,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而她的表哥也回忆说,尽管她当时看起来很乖巧,但他和亲戚都不喜欢她,因为觉得她身上有很多刺。
  到了小学四年级,她彻底陷入了绝望,于是想到了自杀。在尝试自杀前,她第一次认真回顾了自己短短的一生,发现自己的人生真是没有多少亮色,她伤心欲绝,放声痛哭。但哭到最伤心的时候,她内心深处涌出一句话:“你很惨,非常惨,但你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之五):自我觉察,解脱之道

越渴望改变彼此,越彼此伤害。

 

 

拥抱真相是走向解脱的唯一途径
  这句话救了她。从此,她的性格发生剧变,以前她总是讨好别人,把焦点放在别人身上,但此后她不再讨好任何人,而将焦点放到了自己身上。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而她的人生也随之发生改变,她的人生态度越来越积极,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她的人生悲剧反而给了她力量。
  Z得救了,她的办法不是别的,首先是放下,放下改造别人的渴望,放下对别人的执著。接下来,她陷入了恐慌,这还不是一般的恐慌,而是令她想到了死亡的恐慌,但她听任这恐慌进行,结果这恐慌最终化为最纯的悲伤。她在这纯粹的悲伤中自然地拥抱了她的人生真相,她第一次彻底地承认“你很惨”,结果这一彻底的承认立即把她从人生悲剧的漩涡中拉了出来,于是又出来了下半句彻底积极的话“但你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这一句话是自然涌出的,Z没做过丝毫努力,她只是在放声痛哭而已。但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最根本性的治疗力量,这可以用克里希那穆提的话来诠释:
  只有眼前的“真相”才是实况,如果你能觉察到“真相”而不跳到相反的状态,这份觉察的本身就能带来秩序。
  不是我们刻意去追求秩序,我们只须放下,放下执著的幻象,放下加诸于别人身上的虚妄,如果恐慌产生,就听任恐慌进行,如果悲伤产生,就听任悲伤进行……最终,我们会在某一瞬间,彻底拥抱了自己的人生真相,而也就在这一瞬间,我们被拯救。
  或许,你尝试过去拥抱人生真相,你悲伤了,你愤怒了,但于事无补,并且心态好像变得更加糟糕。那么,我建议你好好去体会一下,你的悲伤和愤怒中是不是仍然有着对别人的执著,你仍然渴望改变别人,于是悲伤成了哀怨,愤怒成了怨恨。只要掺杂着对别人的执著,你的悲伤和愤怒就不会是治疗性的。
  我听了数以千计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比Z更悲惨了。这可能恰恰是她被拯救的一个重要原因。无数人也有过放声痛哭的经历,但这种痛哭中,多数人总还有亲人可以期望,于是无意中继续着对他人的执著,但Z不同,她身边再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了,她对所有亲人都失去了期望,并且她还没有一个朋友,她只剩下了她自己。她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放弃改造梦想,她放弃得如此彻底,于是奇迹产生了。

 

觉察到执著,就能放下了
  拥抱真相是走向解脱的唯一途径,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们必须诚实地直面自己的人生真相,这时不管产生什么感受,都要尊重它,而随着感受越来越纯粹,它最终会将你带向解脱。
   举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一天晚上约24时,我准备睡觉前,打开了邮箱,想最后收一下电子邮件,也的确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一个朋友说,他的一个朋友的弟弟最近老觉得有鬼跟着自己,该怎么办?
  这封信令我毛骨悚然,一股寒气从脚下腾地升起,令我一下子陷入恐惧中。
  不行,不能就这么睡觉,会做噩梦的,我对自己说,应该做一些阳光点的事把这个恐惧冲一冲。于是,我没关电脑,一会儿读一些轻松快乐的文字,一会儿又翻看了一些自己拍摄的照片,还做了些其他琐事。但是,那个恐惧不时会袭击我一下,令我再次陷入恐惧中。
  这样过了约一个小时,我突然醒悟过来,质问自己,你不是整天和别人讲要自我觉察吗,你为什么不试试这个办法,你为什么非和恐惧对抗。
  于是,我停止做事,听任自己恐慌,也听任恐慌之后的其他情绪带我走向任何地方。这样过了约几分钟后,我脑子里就跳出了一个答案:最大的恐惧是孤独。
  这句话一出来,我立即理解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随即也从恐惧中解脱了出来。原来,我这两天是打算斩断一个重要关系,但那样会令自己陷入极其孤独的状态,而当还执著于别人时,那么再没有人牵系的孤独其实就意味着是最大的恐惧。
  当你对自己的执著不够了解时,这份执著就会控制你,但你一旦认识到它是什么,那么你立即会发现,这个执著其实已不是那么重要了,那么相应的,依附在这个执著上的恐慌也就可以破掉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拥抱真相的事例,假若你这样的事越来越多,那么你就会觉察到并破掉自己许多不必要的执著,你的心灵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成长。
  再回到所谓的"改变方法"上来。我个人认为,谈到"改变方法",不做什么,或许比做什么更重要,因为"做什么"很容易发展成一种新的执著。一些方法的确很有价值,但在使用这些方法之前,我们最好先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了解自己的执著,以及为什么会产生那些执著。如果不做了解的工作,而试图直接使用方法来改变自己,那么你很容易会再次回到老路上,因为你的内心并没有改变。
  有时候,我们渴望方法,是因为我们发现,尽管知道了无数道理,但我们还是没有发生改变。这是因为,这些道理和你还没有关系,它们还不是你自己的。你必须通过自我觉察,清晰地捕捉到这些道理的确在你自己身上的展现,等你捕捉到这些信息后,好的转变自然就会发生了。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后,这些道理才成了你自己的。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15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清帆 2014-09-29 09:33
    好文
    外表的傲慢 冷漠 甚至刻薄是内心自卑怯弱的保护色 看似保护了自己 震慑了旁人 实则伤人害己 恶性循环
    多一双心灵之眼 多些内观 看清自己内在模式中脆弱的一面
  • 夹克 2014-09-29 09:34
    清帆: 好文
    外表的傲慢 冷漠 甚至刻薄是内心自卑怯弱的保护色 看似保护了自己 震慑了旁人 实则伤人害己 恶性循环
    多一双心灵之眼 多些内观 看到自己潜在脆弱的一面
    这是自省了
  • 夹克 2014-09-29 16:40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六篇文章,今天恰好看到第二篇,然后翻到武志红老师博客,把其余5篇也看看。
  • 心不在年轻 2014-09-29 18:01
    好长啊。。
  • bonn 2014-09-29 18:03
    武志红老师很赞的
  • 夹克 2014-09-29 18:29
    bonn: 武志红老师很赞的
    恩,他07年写的这六篇文章,算是比较简单入门的心里方面--了解自己的。
  • 夹克 2014-09-29 18:31
    心不在年轻: 好长啊。。
    我去,总共6篇,这算小巫见大巫了吧。可能是你不太感兴趣
  • 心不在年轻 2014-09-29 18:34
    夹克: 我去,总共6篇,这算小巫见大巫了吧。可能是你不太感兴趣
    我是天生懒蛋,不爱学习啊。。。一看到这么多的字,马上就头大。。
  • 夹克 2014-09-29 18:35
    心不在年轻: 我是天生懒蛋,不爱学习啊。。。一看到这么多的字,马上就头大。。
    果然。
  • 心不在年轻 2014-09-29 18:37
    夹克: 果然。
    。。。哈哈。。你知道的太多了。。
  • 大湖pure lake 2014-09-29 20:03
    多谢分享这么好的文章到这里,收到你的消息提醒,感觉到你的兴奋,分享的愉悦。这样好不好,咱们学以致用,来做一个当下的觉察,就像我们在读书会里常做的:

    文章提到“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投射,投射性认同,放下,当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帮助自己发现那个看不见的,隐藏很深的”心“。

    当你连发了2个消息给我,“知道你会喜欢的”,加我好友的时候,提醒我来看日志。在这个当下,你的内在“父母”或“小孩”的声音是什么?
  • 夹克 2014-09-29 20:11
    大湖pure lake: 多谢分享这么好的文章到这里,收到你的消息提醒,感觉到你的兴奋,分享的愉悦。这样好不好,咱们学以致用,来做一个当下的觉察,就像我们在读书会里常做的:

    我去,你这家伙。这么说有意料之中的感觉。
    我说下,你总结吧——我当时跟你说,因为知道你是读书会的组织者,心里方面也陆陆续续做了蛮久了,首先你算是里面的“专家”
    你如果认同,那么我会很高兴,这是将你的认同作为自己高兴的事。
    不过还是重在分享,我会先告诉你或几个对此比较感兴趣的人,可能有共同话题的人。

    这篇文章,也有对应到一些我上一篇文章里自己自省的时候的一点桥段。
    今天看这6篇一些列,也对我上一篇文章里面他们一对的关系有了点总结。
    总体是这样。
  • 夹克 2014-09-29 20:22
    这是6里面的一段——我还发现一个规律,童年越不幸的人,越容易产生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越容易在乎感觉。由此,我特别想强调,如果你的童年很不幸,那么一旦有了一见钟情,那么这几乎一定意味着危险的来临。假若你渴望过健康的生活,你渴望自己的心灵有所成长,你渴望你的一生是你自主选择的结果,那么请不要立即投入到这种迷恋式的爱情的怀抱中去。你要停下来,试着不去执著于那个人,那么你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情绪。这时,你好好去聆听一下,你的这些情绪是什么,这里面藏着什么信息。如果你听到了,你就可以解脱了。——我有一次确实是又对19岁德国人有点一见钟情的感觉,特别强的心里变化,我童年也有阴影。这。。是有问题的么。。。
  • hzy314 2014-09-29 20:39
    冲着武老师的文章就来顶了,最近看他的书挺有感觉的。
  • 大湖pure lake 2014-09-29 21:00
    夹克: 我去,你这家伙。这么说有意料之中的感觉。
    我说下,你总结吧——我当时跟你说,因为知道你是读书会的组织者,心里方面也陆陆续续做了蛮久了,首先你算是里面的
    你如果认同,那么我会很高兴,这是将你的认同作为自己高兴的事。

    是啊,当我发的文章,被别人认同,赞赏:啊,你写的真好,你转载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我看了之后豁然开朗,对我帮助很大。我会感到快乐,有一种兴趣相似,心意相通的感觉,这是我渴望的,也是小时候父母没有那么直接的,真诚的给到我的。还会有一种价值感,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心意相通的渴望,和母爱的感觉相似;寻求价值和意义,在父亲的教导里常见。这是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之间的互动。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