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名捕2》聊了解他人
分享到:
2已有 675 次阅读  2014-10-14 14:40


分享 举报
       了解一个人很不容易,特别是在工作中。(我想不光是工作上,生活上的互动也有类似之处)
工作中有多少人领导能有机会了解你的为人和想法反之你又有多少机会体会领导的处境。

工作中往往多有误会,之后纠结的不是两个人,是四个人:领导眼中的自己,你眼中的自己,领导认为中的你+你认为中的领导。
这个纠结让沟通大大地不畅通,我记得有位领导跟我说过,你新学期带了一个班,最开始家长都想看看老师,而你这样的话(不打招呼光坐着)让家长有了初印象,你再不有其他地方的沟通,可能他这一个初印象一学期都改不了。

——有感于《四大名捕2》

        为什么说这篇文章的感触来自《四大名捕 2》,最终的真相揭开,人物之间的纠葛一环扣一环。似乎真相来得太快,一下子跳到了最后,但是无情的一番话+真相让我在平日里思索的关于了解人的一些事情有了投射。


          先在我的立场上剖析下电影结尾部分:真相揭开后,黄秋生说的真相往往太过残酷,他可能担心无情(刘亦菲饰演)接受不了。觉得隐瞒真相无疑是为了无情好(这是典型的中国老好人)而这样的真相要追溯到上一辈
当无情是孩子时(跟教育中有伤痕或者影响即便孩子长大成人了之后,修复也得回到自己的过去),最后无情纠结地离去,离开了神侯府(查案单位,与六扇门齐名),留下一些人的惆怅,留下了一片遗憾,却让人不忍总回想,这就是缺憾美的魅力了吧。

电影中的过去:当时十大清官联名上书举报蔡丞相的贪污腐败。但有一个人泄了密,被丞相知道了,不仅丞相的贪污证据都被销毁,且丞相叫杀手把这十家一百多号人全部杀死。无情那时的父亲是其中十大清官之一,九家人被杀了个精光,但无情这一家幸免于难,大家都在推测可能就是无情父亲告的密。在多年后(可能是无情7,8岁的样子)十家中某幸存者-铁手怀恨在心,受皇上吩咐集结了12位杀手(铁手在里面+现在的王爷欧阳大)杀这一全家。铁手杀到孩子于心不忍救下小时候的无情,皇上突然反悔派黄秋生去救这一家人。黄秋生赶到时已经晚了,全家只剩下无情。黄秋生抚养无情成人,铁手一直对无情照顾有加,无论她什么要求都答应。


无情质问:”皇恩真浩大啊,为什么你们不敢啥蔡相,却杀了我们家32口人性命,其他人有错么?“黄秋生说,杀全家人本身就有错。
我想我在纠结的是想弄清造成悲剧的根源。如果剖析这冤冤相报的根源,应该是一个贪官的心狠手辣吩咐杀人种下的根,而无情父亲的泄密成了导火索(奇怪的是在回忆片段,无情妈妈问无情爸爸是否得罪了某人(言下之意是是否泄密),她爸说,我问心无愧。)

小女孩幼时经历的全家灭口的巨大冲击,心里影响特别大,可能也影响到她以后成人的心里状态,所以得了一个无情的名号。这也让她一直纠结在要手刃所有的杀手的情绪中,所以她的执念是要报仇,因为她的想法是不可能全家人都有错。直到最后知道了真相可能还是走不出这样的情绪,和冷血(邓超饰演)的情感也都受到了影响,但对于无情自己的修复可能不是一件坏事。


黄秋生在里面的隐瞒让他自己入狱,饱受被一些人的不理解。他应该是中国老好人的角色,就是认为这个对当事者是不好的所以隐瞒了一些事实,但是有时候,我反倒对这样的老好人不甚看好。因为当事人不是黄秋生-他的处境和心境,两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主观左右了一些事情,反而让两者关系急剧到僵局或者破裂。每个人的成长之路不一样,心灵的成长之路更不一样,我想有时这样劝慰和隐瞒反倒不如把客观的事实慢慢呈现,这样不至于让人逃避真相,而解铃必然要关联到真相的。

       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多在心计,算计人上更胜一筹(比如甄嬛传,我这个没看过)。为什么算计?我想无非是自己的贪欲,贪欲在权力和利益上最是明显。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