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欲孤独和孤独-青春的渴望,身体渴望关不住的
分享到:
2已有 1111 次阅读  2016-01-14 17:19


分享 举报

总不能切身体会,那种深深理解情欲孤独的状态。好像最多只是感受到情欲孤独。

为什么孤独时要跟自己沟通,孤独时为何不找其他人或者转移注意力呢?我们不是一直很擅长这么做么?最典型的解决方案就是约PAO啊。难道有问题?对,就是这个念头和想法。很common是吧。

同时它解决了我长期不能理解的外国人privacy的话题,为什么不能问?我们七大姑八大姨为何总是高高在上指点、数落我们的婚姻?

好,我们来做个梳理。

[ 最开始是从儒家文化着手一步一步剖析古时为何是不能孤独的,小我为大我牺牲的文化影响(忠孝基础上),忠孝的巨大伦理结构下,是否小我要为大我牺牲?小我强大的人意味着自私?儒家文化有否跟现在社会两难的冲突呢?什么时候还原到孤独的个人? ]

[ 接着进一步讲情欲孤独,藉由123岁孩子第二性特征发育期开始了解不到完整的情欲,健康的情欲着手再提出了与儒家文化不一样的庄子哲学,探讨自我完成问题,接着由旧时一家人概念和张爱玲笔下性话题入手探讨尊重的议题,最后联系伦理孤独来审视我们身上背负的为他人而活的关系 ]

一好友发我一喜马拉雅听书链接,蒋勋的《孤独六讲》,很是喜欢,可能是当时聊家庭和自私话题触动了该好友。此书主题很明显孤独,讲者从6个方面——情欲,伦理,革命,暴力,语言,思维剖析了孤独,试图将充满负面看法的孤独修正成较正面看法的孤独”—很难!因为里面不仅有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束缚,还涉及多方面的乱麻似纠结。

怎么叫负面的孤独?

第一讲恰是情欲范畴,我想也是大多数人都关心或息息相关同时又带点禁忌色彩的话题。

情欲上负面的孤独是什么?

情欲在儒家文化里基本是禁忌的话题是不能谈的。谈性色变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再具体说一个例子,孩子到了青春期,123岁,身体起了明显的一些变化--第二性特征的成熟,面对这些变化有些人好奇,问了父母,父母谈性色变。他们首先担心孩子是不是早恋了。担心孩子过早接触性范畴时的影响,就谨慎地反问回去。孩子莫名其妙里感知到了一旦谈到性话题父母是谨慎的,但是为什么?他们不知道。他们想知道自己从哪来的,父母被问急了就敷衍甚至玩笑似回答,“你是捡来的或者胳肢窝里生下来的。蒋勋说当时的他听到这样的回答后有段时间路过垃圾桶常紧张张望,想里面是不是有个孩子,是如他一样被捡来的。

生理期,情欲问题极大的压抑,从来不敢跟任何人谈,自己偷偷摸摸乱翻一些书试图去找到解答,可是它有可能是更危险的。好不容易等到生理卫生课即将上到男女生生理结构的那一章,大家期待着,所有的老师都跳过了那一章。所以生理期的孩子依旧不懂情欲不懂这本是健康的,正常的,明亮的,坦荡的情欲。

这便是负面上的情欲孤独。不得说,禁忌之孤独。其实也是变态的,非正常的,非按照性发展正常变化了解情欲下的孤独。

而情欲跟伦理是有很多关联。过了青春期,但凡进入工作的人会更了解情欲,性欲望好像是雨后春笋不住地往外冒,这势头没个止尽。怎么办?是我个人的问题么?

 好,了解了概念和疑问,先来看看这孤独的境地。

人毕竟是一个很孤独的个体,在钢筋水泥建筑中生活好像是越发孤独,甚至夜深时会有想贴墙探听别人到底在做什么的行为。这怕是一种孤独下能具体体现其状态的表现。

人内心里最深最深的深处有一部分是没办法跟别人完全沟通的,可是我们必须想办法跟自己沟通。我们必须有一个管道和机会跟自己说话,跟自己独白。

为什么要跟自己沟通?孤独时为何不找其他人或者转移注意力呢?

 

一、儒家文化及思想影响孤独

华人受重要的影响,儒家的哲学,可能受孔子的影响。常在街头巷尾听过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杀鸡焉用牛刀等,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儒家文化潜移默化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了很大影响。

儒家很少谈孤独。先说一个词“鳏寡孤独 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老人。再简单一点,鳏-失太太/-失丈夫/-失父母/-失孩子的老人。

儒家的文化定位在农业的基础,特征是男性为主的父权社会。“男字解读,上“田,所以农业社会里是要耕田的,男人变得比女人重要,女人就变成了一个附属。父子相传也就变得更重要,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也就完成了。农业社会里大家一起劳动。例:9个家庭,收割时8家要帮那一家,等其他家收割,那剩余的8家也一样需要帮助他们,不然稻子在田里放久了是会坏的。所以,那时邻居关系很好,也不得不好。如果选择孤独,那么就意味着自私,不融入群体。

儒家的文化有一个很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是这么解读的:“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国学的薛任明老师也强调过这个重要概念,他从位置的“位”讲我们要做好该做的位置。蒋勋呢,他不像是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概念,倒像是顺序角度讲个人受到的大我的影响。

我们生下来开始,小我必须生活在大我中,大我是家族,民族,国家。

儒家的文化最后常常强调孝顺的孝。孝——常常要为家族牺牲个人的利益。

个人牺牲自我完成国家的利益——忠。

忠、孝变成了儒家最重要的道德,它不断地告诉你生命的价值就是这两个字:忠、孝。可是在这,小我是没有存在空间的,小我比较强的人一定会被人骂为自私。国家就快完了,还在为自己着想。好像如果不能为家里做一点牺牲,父母会指责你不孝。所以社会里就出现很多对不忠不孝的指责。

西方文化里比较少听到不忠,不孝。因为它首先觉得忠跟孝的基础是个人,个人的完成。

文化形成都有一定背景,民族人多量大,它必须强调小我为大我牺牲。大我-家跟国常常压得个人没有存在的空间。

什么是个人?是不是要背负家的许许多多的负担呢?

例子:父母赌债,欠债。那个女儿只能拼命赚钱还债,她的一生就被框在里面。父母欠债成这个样子,女儿还要为父母如此卖命偿还,这合理么?开始对儒家文化里说小我为大我牺牲有了动摇。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讲的是孔子学生听故事后说儿子正直,孔子问他为什么,他答,因为父亲偷了羊,儿子去告发了父亲。孔子反倒说,父亲应该为儿子隐藏一些事,儿子应该为父亲隐藏一些事,这才叫真正的正直。蒋勋说他感到矛盾,如果自己父亲贪赃枉法,自己要不要举报揭发呢?如果自己偷了东西,贪污,父亲是否该为儿子隐瞒呢?

社会里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如果有很多这种现象,那儒家留下的这句话是否有待商榷?

儒家文化有留下的跟现在社会两难冲突的东西,但并不觉得儒家文化是不好的。相反的,可能“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有在哲学上,道德上留余地,谨慎在里面。讲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意孔子,如果社会到最后都是儿子告父亲,父亲告儿子,还是蛮可怕的社会。

合理的合情的社会在情、理、法之间应该有个平衡。

    我们借具体的个案还原孤独的主题。

在西方文化里听不到小我为大我牺牲。父母当然可以犯错,儿女也可以犯错(犯错是非常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方式)。西方重法。个人犯了法跟个人道德无关,跟父母无关,跟子女无关。是个人面对法律的检查。

因此孤独的主题就比较清楚,在这个女儿的事情上,不见得要牵连到它家人亲人的东西。可是在华人的社会,我们的法律是跟家族纠缠不清的,本来是个人案件,牵连到家族,连法官也难正直,正义判断,立场已经牵连到道德元素。

古代有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孔子赞成的儒家道德么?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你是我的领袖,君王,如果你是不仁的,做的事情是违法的,那我必须还原到个人指责你,批判你。

有了个体之后,才有相对伦理的存在,才有君臣,父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一个先天宿命,而是个人孤独完成之后的另外一个选择。

不敢碰触原因是,儒家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架构,这个架构是把每一个人放进伦理当中,所以我们一直在扮演为他人而活的角色。我们不断地放弃自我。

如果社会大量地充满为他人而活的委屈,这个世界会不会有更深的孤独感?因为他最深的心事是无法说出来的,甚至更严重的是等到要结婚时,还要接受父母的安排。这是不是一种很深的孤独?

英国,法,德国不到20岁的人里,很少有听到这样的委屈,因为他们123岁就很清楚自己生命选择什么,不会为自己找借口。

希望每一个孤独的在做别人的儿女,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君王或臣子之前。他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个人,圆满的个人,才能够谈相对的伦理。

 

二、情欲上的孤独

情欲在儒家文化里是被认为非常负面的词,是不讨论的。比如说小说如果讨论的是情欲,那我们都不能看。红楼梦里当时13岁左右的林黛玉,贾宝玉偷看禁书《西厢记》,你无法想象此书是禁书,不过它就是禁书,涉及张生和崔莺莺的情欲。在儒家的文化,你不可能有自己的情欲,情欲是不好的,因此婚姻这件事情也要有父母做主。“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甚至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从学业到婚姻,究竟有多少部分是自己孤独完成的?还是说我们完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封建的权威里希望我们做的那个自我?有一个自我一直在孤独的状态,他从来没有被真正的满足过。

最初有提到男性或女性到123岁时,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生理的变化本身就是情欲的议题。情欲的议题并没有不道德的部分,我们应该从生物本能来看待它。情欲这个事每个人都会碰到。可是在青春期,在本该了解正常情欲,健康的,坦然的面对它时,家长,老师们却“谈性色变”,他们不应该告诉孩子身体发育了,会有哪些变化么?而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啊。

为什么不告诉他们,你们就像树开花一样,开花为交配,交配后会产生种子,种子之后会有下一代,生命得以繁衍。为什么我们看到植物开花有喜悦和祝福,而看待孩子生理变化,为何不能是如花在绽放呢

情欲上的孤独是难以被理解的,希望下一代青少年身上不再有同样的孤独感。

其实这方面的情欲孤独是性发展部分,胡萍老师的《善解童贞》系列讲的就是0~12岁儿童性发展的规律。它帮助父母理解儿童性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性活动,也提出了帮助孩子性发展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再提一个例子,蒋勋说他看到女中深夜有几个黑影翻墙,他不知道这几个女生是要出去做什么。但青春的渴望,身体的渴望是永远关不住的。反而觉得应该有一个比较健康的态度,使人在面对情欲孤独的时候,没有罪恶感,这样的态度是不是比较健康的态度。而我们长时间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希望将个人从整体的,社会的伦理当中救出来。

鼓励大家多接触一点老子、庄子的哲学,尤其是庄子。他在看待人生的时的态度的确跟儒家的孔子、孟子是非常不一样的。

他不太关心“嫂溺救不救”的问题,他讲的最美丽的句子是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鼓励每一个人做孤独的自己。他觉得你在做别人的妻子、丈夫等之前你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完整的个体必须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独立的个体。怎么叫与天地精神往来?鼓励走到高山上,大海边等,那时我们感受到心情的澎湃,自我的孤独感的满足。

孤独不是很孤单的,有时是非常的饱满。在海边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蒋勋说他会想唱歌,这个时候是孤独的满足感。

情欲孤独往往和伦理有很多关联。忠跟孝构成了儒家文化层层封锁的巨大伦理结构。蒋勋说他小时读到胡适的文章,里面写到,“今日与老妻敦伦一次。”他不理解什么叫“敦伦”就去问母亲,母亲尴尬地红着脸回,“问这个干什么。”他随即知道这个是与性有关系的。儒家里即便是make爱,你不能有情欲上的满足感,你必须说我只是为了传宗接代,为了生孩子。

我们常常说我们是一家人。伦理上也是,我们是一家人,有时还蛮可怕的。旧时张爱玲文中有写说,社区里早上7点要开门,如果不开门说明里面人在做坏事,大家都开始串门。这样的场景我们一点隐私都是没有的,其实不开门也没有什么用。别人会推门而入。不管你是不是在做什么隐私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应该有他私密的部分,有他个人被尊重的孤独的部分。

因此在伦理更紧密的社会里有了更不可言传的孤独感。

再有个例子,张爱玲书里提到老年时的她牌桌上公开谈论她儿子太太的性生活,这让对方无地自容。母亲觉得她的爱被分占了,在伦理里她不觉得儿子是一个结婚的成年的男子。儿子跟另外一个女人的身体应该是被尊重的。因为伦理里母亲永远都觉得孩子是她私人的产物。所以她要霸占儿子,儿子的新婚就伤害到她了。华人电视剧里好像永远在处理婆媳关系,婆媳问题。为什么婆媳之间永远有那么大恨意在里面?

西方的世界里没有那么严重,儿子成年结婚,他们是被尊重的,祝福的。如果电视剧里永远在处理婆媳关系,是不是伦理压迫力已经强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古时有说无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从这点讲七大姑八大姨在伦理上是长辈,好像他们就有先天的权利来数落,指点我们的婚姻问题。可是啊,他们不懂得一个成年人应该是要被尊重的,而我们的婚姻首先就本应该是孤独的我的事情。是不是我们被绑架了太多的关系,背负了太多别人期待下的自我呢?太过封闭的伦理世界当中,每一个个体好像都是在为他人而活。

你能够爱他人,首先是你能爱自己,你必须活出一个完全完整的自我,你的生命才足以去担负他人的生命。因此可以把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演绎成说我们必须首先把自我完成了,我们最后才能做别人比较健全的父母,或做别人比较健全的儿女。

我们多么渴望今天也许我们有个条件重新去思考,在这样的儒家文化的阴影底下,如何能释放个人的完整的孤独感,也就是完整的自我的尊重!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4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