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分享到:
2已有 1372 次阅读  2015-07-08 04:44


分享 举报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879-1955)20世纪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创立了相对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个是量子力学)[1][2]。虽然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 = mc2最著称于世,他是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4]。
爱因斯坦总共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和150篇非科学作品[5]。爱因斯坦被誉为是“现代物理学之父”及二十世纪世界最重要科学家之一。他卓越的科学成就和原创性使得“爱因斯坦”一词成为“天才”的同义词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意志帝国之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Ulm, Kingdom of Württemberg, German Empire)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他的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Hermann Einstein)是一名商人。他的母亲宝琳·柯克(Pauline Koch)是一位音乐家。爱因斯坦一家是不遵循犹太教规的犹太人

爱因斯坦在其幼年时代并没有展现很大的天赋。有故事说他直到三岁才开始说话。但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档案馆驳斥这一説法。他在他上的第一所学校里成绩很好,是一个思维敏捷、聪明,有时甚至十分叛逆的学生。他的成绩在优(sehr gut,1分)良(gut,2分)间徘徊。在语言方面不是十分出色,但在自然科学方面却表现十分出众。爱因斯坦常读科普书籍,并总是设法获得有关当下科研水平概况的书。特别是亚龙·贝恩斯坦(Aaron Bernstein)所著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Naturwissenschaftlichen Volksbücher)对他兴趣的形成及其今后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10]他五岁时对袖珍罗盘着迷,并开始受训于私人学拉小提琴。1888年,进入路易博德文理中学(Luitpold-Gymnasium,校址此后几番变迁,1965年改名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文理中学)。1894年,全家又迁至意大利米兰。十五岁的爱因斯坦本当留在学校,考完德国大学资格入学考试(Abitur)才离开,但由于常遭老师训斥以及常触犯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学校的纪律与秩序,爱因斯坦因此固执决定肄业,随其父母同往米兰。为了逃避服军役,十七岁的爱因斯坦决定放弃德国国籍。他远离犹太宗教团体。

1888年(9岁),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在学校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2]
1889年(10岁),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2]
1891年(12岁),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爱因斯坦开始怀疑欧几里德的假定。[3]
1892年(13岁),开始读康德的著作。
1894年(15岁),爱因斯坦一家移居意大利。
1895年(16岁),自学完微积分。同年,爱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失败。爱因斯坦开始思考当一个人以光速运动时会看到什么现象。对经典理论的内在矛盾产生困惑。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出生名Sigismund Schlomo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今属捷克)后因躲避纳粹,迁居英国伦敦。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以别于后来发展出的第二及第三学派)。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德语Karl Marx[注 1],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犹太裔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革命理论家新闻工作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马克思在经济学上的工作解释绝大多数工人和资本家间的关系,并且奠定后来诸多经济思想的基础[9][10][11][12]。马克思亦是社会学与社会科学的鼻祖之一,在他一生中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分别有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资本论》。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普鲁士王国下莱茵省的小镇特里尔,父亲是当地律师海因里希·马克思,母亲则名叫亨丽埃塔·普莱斯堡(Henrietta Pressburg,1788年至1863年)[21][22][23][24]。马克思是犹太人,他的外祖父是一名荷兰拉比;而他的父系祖谱直至1723年开始便一直担任特里尔当地的拉比职务,一直延续到他的祖父梅尔·哈勒维·马克思(Meier Halevi Marx)[23][25][26][27]。马克思的父亲原本名叫赫歇尔(Herschel),是家族里首个取得世俗学位的人。后来赫歇尔成为一名律师而过着相对富足的中产阶级生活,家里也因此拥有一大片摩塞尔河的葡萄园。在儿子马克思出生之前,他为了逃避反犹太主义的迫害而决定舍弃犹太教,改信当时德国和普鲁士普遍信仰的新教信义宗。与此同时,他也将名字从意第绪语称呼“赫歇尔”改成德国常用的称呼“海因里希”(Heinrich)[28][29]

不太笃信宗教的海因里希本身是启蒙主义者,对于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和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十分感兴趣。同时他也支持古典自由主义论点,进而参与要求君主*河蟹*的普鲁士王国推动*河蟹*改革的运动[30][31][32][33]。1815年他开始从事律师的工作,1819年全家便搬到了靠近尼格拉城门的一栋10间居室的住处[21][34][35]。后来他娶了荷兰犹太妇女亨丽埃塔·普莱斯堡为妻,后者把大部分之间都花在家庭事务和清洁工作上[23][36][37]。她本人具有些许识字能力,但是与丈夫不同的是其选择继续维持犹太教信仰


迈蒙尼德



迈蒙尼德(希伯莱文:Mōsheh ben-Maimōn)赛法迪犹太哲学家。1135年生于西班牙科尔多瓦,1204年卒于埃及开罗。迈蒙尼德年青时离开了西班牙。那时科尔多瓦已被北非来的一群野蛮的新统治者占领。迈蒙尼德一家在那里不再感到舒服了。于是他向东旅行,最后于1165年定居埃及。在那里他曾任撒拉丁(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反对过“狮心王”理查德的著名统治者)的私人医生。理查德确实曾邀请过迈蒙尼德去英国,但这位哲学家喜欢留在埃及,当时的埃及远比英国文明得多。
中世纪犹太教首屈一指的犹太神学家、哲学家,迈蒙尼德在他的《困惑者指南》一书中藐视占星术,他是至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犹太哲学家。


迈蒙尼德在他的作品中列出了他对慈善种类的八级分类,由高到低分别是:

  • 给需要的人提供无利息贷款,给一个人需要的补助金,帮失业者找到工作,最终结果都要是受帮助的人不再需要别人生活。
  • 匿名提供金钱给一个不知道的,充满智慧,完美利用好金钱的接收人。
  • 匿名提供金钱给已知的一个接收人
  • 公开提供金钱给一个未知的接收人
  • 被询问是否提供援助以前施舍
  • 被询问以后充分提供援助
  • 心甘情愿但不充分的提供施舍
  • 不情愿的给人施舍


斯宾诺莎


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赛法迪犹太人,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莱布尼茨齐名。 斯宾诺莎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从西班牙逃往荷兰的犹太家庭。年轻时进入培养拉比的宗教学校,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仍然坚持哲学和科学的研究,他的思想通过通信方式传播到欧洲各地,赢得人们的尊重。他的主要著作有《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
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接受了拉丁语的训练,而正是凭借着拉丁语,斯宾诺莎得以接触笛卡尔等人的著作。他也由此渐渐脱离所谓正统的学说范围,并最终在24岁时被逐出了犹太教会堂。他最后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斯宾诺莎此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1673年普鲁士选帝侯曾邀请他到海德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不过斯宾诺莎婉拒。他在45岁时因肺痨去世。



摩西·门德尔松



摩西·门德尔松(1729—1786年),是一位德国犹太哲学家,倡导哈斯卡拉运动(18-19世纪的犹太启蒙运动)。尽管实际上他本人践行犹太教正统派,他通常被认为是犹太教改革派之父[2]

出生在德绍的一个穷苦犹太家庭,本应作为拉比的门德尔松自学了德国哲学和文学。他在哲学和宗教方面的创作在他所处年代的犹太人德国人中都被视为文化先锋。门德尔松在柏林纺织行业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为他家族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摩西·门德尔松的家族后代包括门德尔松银行(Mendelssohn & Co)的创立者约瑟夫·门德尔松,以及音乐家范妮·门德尔松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姐弟。



生在德绍,但他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柏林度过的,在那里他是一个丝绸商人的合伙人。他的两个儿子亚伯拉罕和约瑟夫都是德国首屈一指的银行家,开创了著名的门德尔松银行。而他的孙子就是享誉世界的19世纪着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冯·卡门

(1881年——1963年),匈牙利犹太人,1936年入美国籍,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工程学家,开创了数学和基础科学在航空和航天和其他技术领域的应用,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他所在的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喷气实验室,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都是他的亲传弟子

冯·卡门1881年5月11日出生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兄弟3人中他是最小的,还有一个妹妹。 冯·卡门他们的祖父是很有名望的犹太人,他父亲是历史悠久的布达佩斯彼得·派斯马克大学著名的教育学教授。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中曾出过一个16世纪的著名数学家。冯·卡门6岁时就能对5位数的乘法略一思索就报出答案来。他的父亲却对他的运算的超常能力感到担忧,怕他将来变成一个畸形发展的人。不久,在父亲的干预下,冯·卡门便和各种数学科目断绝来往,直到十几岁才重新开始学习数学。父亲让他读地理、历史、诗歌来代替做数学习题,他始终很感激父亲。因为他一生崇尚人文主义文明,这与父亲让他在童年时代摆脱数学游戏是分不开的。父亲对冯·卡门最大的帮助和培养是启发他对知识的好奇心。他常常向父亲问一些宗教问题。他从来就看不出科学和宗教之间有什么矛盾,这可能跟早年和父亲讨论宗教问题有关系。
1902年,冯·卡门在布达佩斯皇家理工综合大学完成了他的研究科目,获得硕士学位。1903—1906年,他在理工大学任职,而且是匈牙利一家发动机制造厂的顾问,在航空器结构和材料强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工作。这段时间,他还到德国哥廷根大学读博士学位,师从现代流体力学开拓者之一的路德维希·普朗特尔教授,但未及获得学位便去了巴黎大学。1908获得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4年。1912至1930年在亚琛工业大学从事研究,之后到了加州理工学院。

西奥多.冯.卡门6岁的时候能迅速进行6位数乘法的心算,这使他双亲宴会上的客人大为惊讶

约翰·冯·诺伊曼

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 匈牙利语原名:Neumann János,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国籍犹太人数学家,现代计算机创始人之一。他在计算机科学、经济、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及几乎所有数学领域都作过重大贡献。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和核武器等诸多领域内有杰出建树的最伟大的科学全才之一,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冯·诺伊曼出生在【布达佩斯】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他是Neumann Miksa和Kann Margit的三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个。小时候外号“Jancsi”的他已经显出惊人的记忆力:六岁已能用古希腊语同父亲闲谈,还可以心算八位数除法。年少的他不但对数学很有兴趣,亦喜欢阅读历史、社会的书籍,读过的书籍和论文能很快一句不漏地将内容复述出来,而且多年以后仍是如此。1913年,父亲买了一个爵位,冯·诺伊曼晋身贵族,成为János von Neumann。

约翰.冯.诺依曼在6岁的时候能用古典希腊语同他父亲开玩笑,而且他绝对拥有照相机式的记忆,他小时候经常做的游戏就是在父母的朋友面前表演记忆布达佩斯的电话簿目录以及电话号码,对于他的故事,我之前描写过很多,但我可以毫无夸张地说明,约翰.冯.诺依曼可以在任何一个时代和许多记忆职业牛人进行比赛,但他一生都是一个杰出的数学家(而并非只会记忆力表演的疯子天才)

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哲学博士。先后执教于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1930年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会员。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早期以算子理论、量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闻名,开创了冯·诺依曼代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为研制电子数学计算机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案。1944年与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晚年,研究自动机理论,著有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精确分析的著作《计算机与人脑》。
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26)、《计算机与人脑》(1958)、《经典力学的算子方法》、《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连续几何》(1960)等。

约翰·冯·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1903-1957),美籍匈牙利人,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发明家,[2]“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他制定的计算机工作原理直到现在还被各种电脑使用着。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

约翰·冯·诺依曼
利的布达佩斯,父亲是一个银行家,家境富裕,十分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冯·诺依曼从小聪颖过人,兴趣广泛,读书过目不忘。据说他6岁时就能用古希腊语同父亲闲谈,一生掌握了七种语言,最擅德语,可在他用德语思考种种设想时,又能以阅读的速度译成英语。他对读过的书籍和论文,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将内容复述出来,而且若干年之后,仍可如此。1911年一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的器重。在费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1921年一1923年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很快又在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此时冯·诺依曼年仅22岁。1927年一1929年冯·诺依曼相继在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担任数学讲师。1930年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的职位,西渡美国。1931年他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一批终身教授,那时,他还不到30岁。1933年转到该校的高级研究所,成为最初六位教授之一,并在那里工作了一生。冯·诺依曼是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伊斯坦堡大学、马里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慕尼黑高等技术学院等校的荣誉博士。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秘鲁国立自然科学院和意大利国立林且学院等院的院士。1954年他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51年至1953年任美国数学会主席。
1954年夏,冯·诺依曼被发现患有癌症,1957年2月8日,在华盛顿去世,终年54岁。


约翰.冯.诺伊曼(在美国大家都知道他的爱称是约翰尼)于1903年12月28日出生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当时那里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他是家里三个男孩中最大的。他的父亲麦克思.冯.诺伊曼是银行家;所以家境是富裕的。小时候,请了家庭教师来教育他。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正好10岁,进入大学预科学校学习。(强尼的爷爷是Jacob Kann,父亲是Max Neumann(匈牙利语:Neumann Miksa,朋友叫他Maxi),父亲是律师,但因为他在Budapest一家银行工作,所以他经常被人理解成银行家,而他确实擅长此道.max是非凡的,他显然是一个犹太人,早期移民自南斯拉夫边境叫Pecs小镇,近20岁来到布达佩斯,他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先是在匈牙利一个天主教会Ciscrcian创办的大学预科学校上学,后来他通过法学考试成为一个律师,并且还自学成为一个诗人,当他变成一个银行的律师后,他又开拓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并认识了他这一生中最好的朋友August Alcsuti.并通过他认识了后来的岳父Jacob Kann。)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二十年间,布达佩斯成了培养科学人材的肥沃土壤。出现了众多才气横溢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充斥着当代的数学和物理年鉴)。到底是什么条件促成了这种局面,还有待于科学史家们去发现和解释。在这灿如明星的一群科学家中间,约翰尼大概是最辉煌的一颗星。当问及他对这种按统计学观点未必会有的现象有何看法时,他认为这是某些他无法精确说明的文化因素的巧合所致:处于中欧这个地区的整个社会受到的外部压力,极端的但是下意识的个人不安全感以及不创出奇迹就将面临灭亡的这种必然性。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现存的经济和社会型态。布达佩斯,过去奥匈帝国的第二京城,现在是一个小国的首府。而许多科学家正需要迁居到一处较少限制和较安静的环境去生活。
约翰尼的同学菲尔纳(Fellner)有个说法(这是菲尔纳在一封回忆小约翰早期的学习情况的信中提供的),小约翰的非凡才能引起了一位早期的老师(拉斯罗.瑞兹,Laslo Ratz--这个人也是尤金.维格纳的数学老师)的注意。他对约翰尼的父亲表达了这样的意见:按传统的办法教授约翰尼中学数学课程将是毫无意义的,他们赞成他应接受单独的数学训练。于是,在冠夏克(Kurschak)教授的指导下,由当时布达佩斯大学助教菲克特(Fekete)进行家庭辅导,他学习了各种数学问题。1921年他通过“成熟”(matura)考试时,己被认为是一个专门的数学家了。他的第一篇论文是和菲克特合作写的一篇注记,那时他不到18岁。其后四年间,他在布达佩斯大学注册为数学方面的学生,但大部分时间却在瑞士的苏黎世和柏林度过,在苏黎世的“同业高等技术学院”(Eidgenossi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他还获得了化学方面的大学毕业学位。在每学期末尾他就回到布达佩斯大学通过他的课程考试(不参加听课,这样做多少有点不合规则)。大约在他获得化学学位的同时,他在布达佩斯得到了数学博士学位。逗留苏黎世期间,他用空余时间研究数学、写文章并和数学家们通信。当时外尔(weyl)和波利亚(Polya)两位在苏黎世,他和他们有过交往。一次,外尔短期离开苏黎世,约翰尼在那段时间接替过他教的课程。 
作为律师的约翰.冯.诺依曼的父亲(Maxi Neumann),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更好的前途,当强尼在16岁的时候,他在化学和数学上都很出色,于是父亲不知道究竟让孩子成为数学家还是化学家或者其他。Maxi很苦恼,因此他找到一个好方式,找到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也许是Siegel,Maxi花了很多钱安排他和强尼对话,结果是当Maxi问Siegel:“你觉得他更适合做什么?”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之一Siegel这样回答说:“强尼懂的数学比我还要多。。。”(约翰尼有着非凡的智力,他和尤金.维格纳是不同的两类人,当然维格纳是非常杰出的匈牙利人,但是他和约翰尼是不同的两类人。我猜测他们如果有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令人感觉恐惧。你知道有三个人:约翰尼,维格纳和爱德华.特勒。这三人在布达佩斯时同属一个学校,有一次约翰尼说,他经常在一些团队比赛里和维格纳组成一对共同对抗特勒,我想这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那就是特勒之所以对这个世界怀有仇恨的心理,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无法接受一个事实:尽管特勒自己智力高得恐怖,但是和他一起的维格纳和强尼都超越了他,并且比他更加耀眼。)
对约翰.冯.诺依曼在早年的回忆,最直接的当然来自同校同学尤金.维格纳的回忆,他说:“当我遇到扬奇(约翰.冯.诺依曼的匈牙利式昵称)的时候.我大约13岁.而他大约12岁。他比我低一级,但在数学上却超前我两个年级。他已经对高等数学有惊人的掌握。布达佩斯有—个强有力的数学团体,而扬奇使他自己甚至在离开预科学位之前.就在这个圈子里扬名了。我从来也不觉得在预科学校里很好地了解了扬奇、或许没有人完全了解他.他总是有点离群;他热爱他的母亲.信任它.但对别人就难得如此。他的兄弟们尊敬他,但他们的关系并不亲密。扬奇的体质不好,因此他不会通过体育锻炼来结识朋友。他有限度地参加班上的玩耍,只是为了免得不合群。扬奇喜欢金钱和物质的东西。他很高兴有一位银行家父亲。除了金钱以外,他的兴趣几乎全部是智力上的。我大约一个月里有一天同扬奇放学后一起回家;他的数学知识令我吃惊:他说明集合论和数论的方式是令人陶醉的。论题之优美以及他的描述之紧凑和灵巧,使我觉得我们是亲密的朋友。扬奇不停地讲啊讲,而我则洗耳恭听.自己很少说话.他的学识和他要讲述的意愿,看来都是无穷无尽的。大多数人直接走回家,在路上想着到家之后要做些什么。扬奇不是那样的,在同他一起走之后,回家肯定就会晚了。我在我的一生中认识过许许多多聪慧过人者。我认识马克斯.普朗克.冯.劳厄和海森伯。保罗.狄拉克是我的妹夫:西拉德和特勒属于我最亲密的朋友之列;爱因斯坦也是我的一名好朋友;此外,我还认识很多杰出的年轻科学家:但他们所有那些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的头脑像扬奇.冯.诺伊曼那样敏锐和快捷。我曾常常在那些人在场的情况下指出这—点,而不曾有任何人表示过异议。你立刻就能看到诺伊曼头脑的快捷和能力.他不仅按数学问题的原来方面去理解它们,而且在它们的全部复杂性当中去理解、他迅速而轻易地深入钻研到最复杂的科学问题的细节里去;他完全记住这个问题。他的头脑就好像一具理想的仪器,其中的齿轮加工得紧密配合到千分之一英寸以内。除了在数学上的卓越贡献之外,扬奇还有全面的教养。他掌握英语几乎同匈牙利语一样好,这也许得益于一位聘请到家里的教师。最后,他还能够流利地讲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但扬奇的聪慧永远也不会使我吃惊。他在数学上明显比我强。但还有许多其他人也是如此;我不是一名数学奇才。而我在物理学上知道得比他多,在获取奖励,奖学金和职位上。我从未与冯.诺伊曼竞争;如果我们以一种友善的方式试图为了某些事而彼此劝说的时候,那并于是竞争。”
数学家Bardeen曾经说过下面一段话:“尤金.维格纳总是有很多敏锐的问题。我从他那里学到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在你遇到更复杂的问题前,先把前面的工作简化成你真正理解的相对简单的形式。你得把问题像剥洋葱皮一样变成要素的集合。我认为这是学习事物的唯一方式,我不知道冯.诺依曼是否也是这样,但是当然,呃,当然,你知道强尼不是普通人。顺便说一句,我和其他人分享了维格纳的方式,其中一个人是比尔.肖克利,在一起研究的时候,维格纳把问题变成简单的形式后才会继续下面的问题,在他碰到更复杂问题前,他要确保我们真正理解先前的论点”。Hoffmann接着补充说:“约翰.冯.诺依曼的思考速度惊人的快!当然,我知道他是非凡的,而且给人印象深刻的。我不晓得你是否听过一个故事,有一次,罗伯特森让约翰.冯.诺依曼搭便车去某个地方,约翰.冯.诺依曼问罗伯特森:“你最近在研究什么问题?”当然,罗伯特森告诉了约翰.冯.诺依曼他正在琢磨的课题。令人惊讶的是,当约翰.冯.诺依曼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已经在脑子里解决了罗伯特森的问题,仅仅是靠脑子。这个速度真是惊人的快。”
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故事,而我发誓这个事情千真万确。有一次,一个人(在这里我不得不省略他的名字,我认为是保罗.哈尔摩斯(Paul Holmes。)去见强尼并且讨论一个数学问题,他告诉冯.诺依曼他无法解决一个问题,然后冯.诺依曼说:“好!这是解决过程。”然后冯.诺依曼走到黑板面前,然后那家伙则坐在旁边看,看着冯.诺依曼如何书写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冯.诺依曼写完后,那人说自己已经理解了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后他就走了。然后过了几天,这个人又来了,并且说:“对不起,约翰尼,那天你在黑板上写,我忘记把解决过程写下来了,可我不理解当时在看你写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需要把过程写下来!”当时冯.诺依曼很恼火,在黑板上又写了一遍。事后冯.诺依曼对旁边的同事说:“这*河蟹*养的!(That son of a bitch)!他让我重复我的证明,而他甚至没有在自己的论文上写满注脚!!”这是典型的冯.诺依曼的故事。无论如何,冯.诺依曼的表达是非常清晰的。我猜想他和凡布伦有很多的不同,冯.诺依曼表现出来的十分精巧优雅的中欧的文化,很多从其他地方来的同事乐意告诉冯.诺依曼一些色情笑话,但我无法说服这些人去把这些笑话告诉凡布伦,事实上,凡布伦不是那样的人,但是你知道冯.诺依曼会喜欢那些笑话。冯.诺依曼有变色龙一样的能力,他能适应任何一类他即将要交往的人群。如果你是威严的,那么他就威严,如果你是愚蠢的,他就用简单的方式和你沟通,如果你是愉快的,他也是愉快的。在很多时候,冯.诺依曼很像林肯,他经常会说:“恩!这令我想到一个有趣的寓言或者故事。”然后他会告诉你故事。
你无论什么时候走进办公室,对冯.诺依曼说:“嘿!约翰尼,我有一个好主意!”你在和他说了一半时,他会习惯性起身,并且对你说:“好吧!先生!我来找一只粉笔!”然后他在黑板上面写满你要说的后半部分,通常,那问题是你想了一个月才得到的,但是他只需要几分钟而已。我经常比较冯.诺依曼和恩里克.费米,恩里克有一种直觉的力量。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大牛,当然,他们可能是我所遇见到的思维最快的人。但是他们的不同在于,当费米在工作的时候,他就是在工作,并且是个有魅力的人,但是其他时候,如果他碰到工作之外令他有兴趣的问题,那这个东西就是一切,而冯.诺依曼在面对那些东西的时候,仍然似乎漫不经心的去迅速的解决它。
(10)
关于冯.诺依曼有很多传闻,什么苍蝇飞的路程问题拉,什么吓跑数学家胖子维纳拉,什么和计算机进行算术比赛拉,但这些都是老故事,还是让我再告诉你几则冯.诺依曼的故事吧(我一定不把你可以在网络上能找到的故事再告诉你):有一次(大约在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那会),意大利裔的美国物理学家塞格雷(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同事(也是个诺贝尔奖牛人)为一个积分的有关问题奋斗了一个下午,却毫无进展。这时他们从开着的门缝中看到冯.诺依曼正沿着走廊朝他们的办公室走来,于是他们问冯.诺依曼:“您能帮我们解决这个积分问题吗?”困扰他们的积分问题就写在移动黑板上,冯.诺依曼走到门口,看了一眼黑板,立即给出了答案(大概花了3秒钟),此时,塞格雷和他同事完全被吓住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冯.诺依曼是怎么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难题的。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当冯.诺依曼在兰德公司的时候,有个家伙想向冯.诺依曼表演“硬币问题”,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有一个厚厚的圆柱形的“胖硬币”如果有适当的尺寸,那么抛起来再落下去以后,正面朝上有1/3的可能,反面朝上也有1/3的可能,而以边直立在桌面上也有1/3的可能,当这个家伙向冯.诺依曼谈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冯.诺依曼说:“是阿,这的确有那3种可能。”然后那家伙说:“不如让我们抛一抛这种硬币吧?!”冯.诺依曼接着一边计算出了这种硬币的有关尺寸和概率的数据,一边走开,前后只有不到1分钟的时间,那时把在场的工程师都吓坏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冯.诺依曼和同事(爱德华.特勒以及西拉德等等)乘坐两架轻型飞机去一个地方,他坐一架,而特勒等坐另一架,由于这些匈牙利想讨论一些事情,于是他们就合坐到了一架飞机上,当飞行的时候,有一架飞机上有一个科学家的围巾被吹出了窗口,这些人立刻紧张起来,因为他们害怕围巾是不是会卷进后面那架飞机上(也就是冯.诺依曼和同事爱德华.特勒等人一起坐的那架飞机)的螺旋桨,如此一下子就会毁掉那么多的匈牙利智囊团,安全着陆后,他们以诙谐的方式描述他们对冯.诺依曼等人的担忧:“我们在你XX尺以上,YY码之前,空气速度为ZZ。。。”。而冯.诺依曼立刻引用了一个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精确数字说:“这条围巾打到螺旋桨的概率为SS百万分之一。”
请记得,关于冯.诺依曼的公式是:(A)冯.诺依曼可以证明任何事情(B)冯.诺依曼所证明的任何事情都是正确的(这个公式据说在普林斯顿研究所很出名)。

(11)
实际上,冯.诺依曼的父亲马克西和他的家庭给冯.诺依曼的‘罪过’之一就是冯.诺依曼是在一个相当思维宽松活泼的环境下长大的,这和当时很多数学家所从小在一种严苛环境成长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一个家庭发现它带大了一个早熟的数学天才,那么按照马克西的观点,最需要鼓励的品质是:(A)镇静感和幽默感(B)把刨根问底引向充满乐趣的境界。对于很多家庭,如果家里有个早熟的天才,教育通常是显得失败的,因为很多家长因此会过多利用孩子的才能而使家庭气氛失去了欢乐而变得严肃无趣。在自己的数学和物理生涯里,冯.诺依曼显然找到了和他一样有乐趣感的两个同事:一个是费米,还有一个是更年轻的理查德. 费曼。尽管看起来他经常和密友乌拉姆在一起,但是在很多人看来,他和类似利奥.西拉德、罗伯特.奥本哈默、甚至爱因斯坦,都保持有一段距离。冯.诺依曼也许觉得和他们过于接近会失去某些欢快的气氛。在他学术的一开始(接触公理化思想)到他学术的末端(实践计算机和人脑理论),冯.诺依曼的思维轨迹都是沿着自己父亲和祖父的习惯去进行的,这一习惯就是擅长制作诙谐的打油诗。(对冯.诺依曼家庭教育写得最生动和最直接的材料来自于他的Brother(此人原叫Nicholas Von Neumann,后来离开匈牙利后改作Nicholas VonNeumann),Nicholas写过一篇生动的文章回忆冯.诺依曼的家庭教育。因为这篇文章非常长,所以不便转在这里,不过,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我索要那篇文章。)


爱德华·泰勒

(Edward Teller,原匈牙利名为Teller Ede,1908年1月15日-2003年9月9日)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氢弹之父”,但他本人对此称号并不在意[1]。除氢弹之外,他对物理学多个领域都有相当的贡献。

泰勒于1930年代移民美国,并成为曼哈顿计划的早期成员,参与研制第一颗原子弹。这段期间,他还热衷于推动研制最早的核融合武器,不过这些构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实现。在一场对于罗伯特·奥本海默背景调查的听证会上,泰勒对这位过去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同事,作出一些具争议性的证词,此后他在科学界中变得不受欢迎。他持续寻求美国政府与军事研究机构的援助。他是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的建立者之一,并于此机构担任多年的主管及助理主管。

泰勒晚年对于一些军事与公共议题,发表了一些具争议性的技术解决方法,其中包括计划在阿拉斯加利用热核爆开凿港口。他是罗纳德·雷根的战略防御计划之热衷支持者。泰勒的一生因其科学才能、欠佳的人际关系,以及善变的个性而知名。此外也被认为是1964年电影《奇爱博士》的灵感来源之一。

泰勒生于奥匈帝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于1926年离开了匈牙利(部份原因是霍尔蒂·米克洛什统治时所实施的大学学额限制)。他年少时匈牙利所处于的政治趋势和改革,使得泰勒逐渐对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有了深深的恨意[2]。当他还是一个年轻学生的时候,他在慕尼黑的一次电车交通意外中严重受伤,导致他需要配戴一只义肢脚,以及终生都要一拐一拐地走路。泰勒于卡尔斯鲁厄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并在沃纳·海森堡的指导下从莱比锡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泰勒的博士论文涉及到氢分子离子最早的一次准确量子力学论述。他于1930年与俄国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及列夫·朗道成了朋友。泰勒终身的好友捷克物理学家乔治·普拉切克对于泰勒的科学和哲学的研究非常重要,正是他安排年轻的泰勒与他一起前往罗马拜访恩里科·费米,从而将泰勒的研究方向定为核物理[3]。;

爱德华.特勒有点特殊,他很像爱因斯坦,因为他直到很晚的时候才学习(或想要)说话,特勒的祖父警告他的父母,他可能是个智力落后的孩子,但是特勒在3岁的时候说话了,而且他说的是完整的句子;


利奥·西拉德 

Born February 11, 1898 Budapest, Austria-Hungary Died May 30, 1964 (aged 66) La Jolla, California, U.S

利奥·西拉德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是土木工程师。青年时就学于布达佩斯技术学院,1938年移居美国,后加入美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从事核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利奥·西拉德是美国核物理学家、生物物理学家.1898年2月11日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他喜欢发明并在许多国家获得发明专利,仅在德国就获得了31项专利.其中很多是与爱因斯坦合作的.但是西拉德的众多发明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研制.西拉德是一个思想家.他喜欢留给其他人完成他的想法.

西拉德在柏林大学就读时,该校名声在外的物理学系列研讨会的头排座位习惯上是为爱因斯坦、劳厄、普朗克等大牌物理学家留着的,可是,学生身份的西拉德偏要跑到第一排去,因为他有一些想法要找爱因斯坦聊聊。爱因斯坦对这个小伙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两人成为好朋友,


波拉尼

(Michael Polanyi,1891-1976):他是著名的化学家、哲学家以及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此人的家族个个都是牛人。出生在布达佩斯,是Mihály and Cecília Pollacsek的第五个孩子。世俗犹太人,分别来自Ungvár(当时在匈牙利,但现在在乌克兰)和维尔纽斯立陶宛。他父亲的家庭是企业家,而他的母亲的父亲是维尔纽斯的首席拉比。全家搬到了布达佩斯和Magyarized自己的姓氏波兰尼。他的父亲建了很多匈牙利的铁路系统,但失去了他的大部分财产在1899年,当恶劣的天气造成了铁路建设项目超出预算。他死于1905年。Mihály and Cecília Pollacsek成立了一个沙龙,这是众所周知的布达佩斯之间的知识分子,并在1939年一直持续到她去世。他的哥哥是卡尔·波兰尼,政治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和他的侄女是伊娃Zeisel,世界知名的陶艺家

约翰·查尔斯·波拉尼(John Charles Polanyi,1929年1月23日于柏林-),匈牙利犹太裔加拿大化学家,因对化学动力学的研究,获得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拉尼之子,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的侄子。
波拉尼现在仍在多伦多大学化学系任教。


乔治.赫维西

(George de Hevesey,1885-1963):他于1943年“因为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化学示踪剂”而获诺贝尔化学奖。出生在布达佩斯的富裕的信奉罗马天主教的犹太血统家庭。


丹尼斯·加博尔

(匈牙利语:Gábor Dénes,1900年6月5日-1979年2月9日),英国籍匈牙利裔物理学家,因发明全息摄影而获得1967年的英国物理学会杨氏奖及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出生在转信了路德教的布达佩斯犹太人家庭。


约翰.豪尔绍尼

(John C.Harsanyi,1920-2000):他于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约翰·海萨尼(英语:John Charles Harsanyi 匈牙利语:Harsányi János Károly,1920年5月29日-2000年8月9日),又译约翰·夏仙义,是一名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美籍经济学家。他拥有犹太血统,是富裕药商的独子[1]。1994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0年因心脏病在美国柏克莱逝世。在他出生的前一年他的父母从犹太教改信了天主教。

他是最著名的要数他对博弈论的研究及博弈论应用于经济学的贡献。特别是他对不完备信息的博弈,即塞局博奕(Bayesian games)的高度创新分析。他的重要贡献还包括博弈论与经济推理在政治和道德哲学(特别是功利主义伦理学[2])的应用。除此以外,他也对平衡选择(equilibrium selection)作出贡献。 他的贡献令他于1994年和约翰·福布斯·纳什及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中学年代于Fasori Gimnázium就读,并在一个高中生数学比赛中夺得第一名[3]。 虽然他想读数学和哲学,但父亲(一间药厂的东主)于1939年把他送往法国,预备入读里昂大学的化学工程。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回到匈牙利,并于厄特沃什·罗兰大学修读药理学,1944年获得学位证书[4]。 身为药理学学生,他得以避过匈牙利军队的征兵(对有着犹太血统的人来说,征兵就等于强迫劳动)。但是在1944年,霍尔蒂·米克洛什政权倒下,箭十字党夺得政权,他的缓期应召被取消,因而被强迫加入苏德战争中一个劳动单位[3][5]。 被迫当了七个月的劳工后,当时纳粹决定驱逐他身处的部队往一个奥地利集中营。他设法逃跑,并找到庇护所。在战争的余下时间,他躲在耶稣会修道院[3][4][6]。


保罗·埃尔德什

(Erd艖s Pál,在英语中作Paul Erd艖s,1913年3月26日 —1996年9月20日)1913年3月26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96年9月20日卒于波兰华沙。。

幼年时被视为神童,一生共发表论文1475篇,与511人合作,论文数量居史上数学家之最。埃尔德什命运多舛,身为犹太人,遭纳粹迫害而亡命国外,50年代因与华罗庚通信而被怀疑通共亲华,被美国麦卡锡主义者赶出美国,从此终生漂泊浪迹。埃尔德什终身未娶,没有固定职业。他一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一年四季奔波于世界各地,与数学界同行探讨数学难题,即便垂暮之年依旧热衷于猜想和证明,把一生献给了数学。

匈牙利布达佩斯犹太人,数学家。发表论文高达1500多篇(包括和人合写的),为现时发表论文数最多的数学家(第二位为欧拉);曾和511人合写论文。埃尔德什热爱自由,十分讨厌权威,尤其是法西斯。他四处游历,探访当地的数学家,与他们一起工作,合写论文。他很重视数学家的培训,遇到有天份的孩子,会鼓励他们继续研究。埃尔德什经常沉思数学问题,视数学为生命,在母亲死后,他开始经常服食精神药物。他经常长时间工作,老年仍每日工作19小时,酷爱饮咖啡,曾说“数学家是将咖啡转换成定理的机器”

他3岁时已能算出3位数乘法,4岁时独自发现了负数,大学一年级时给出了贝特兰猜想的一个初等证明,21岁时已获博士学位。埃尔德什终身未娶,没有固定职业,把一生献给了数学。他发表了1475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包括与他人合写的),被称为20世纪的欧拉,先后获得过柯尔奖和沃尔夫奖。


耶诺·帕尔·维格纳

(匈牙利语:Wigner Pál Jen艖,1902年11月17日布达佩斯-1995年1月1日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又名尤金·保罗·维格纳(Eugene Paul Wigner),匈牙利-美国物理学家,196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生在布达佩斯的中产阶级犹太家庭



默里·盖尔曼

(奥匈帝国后裔)

生于: 1929 年 9 月 15 日 一美国物理学家,提出了质子和中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默里·盖尔曼(MurrayGeli—Mann)1929年9月15日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里。童年时就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少年才俊,14岁从进入耶鲁大学,1948年获学士学位,继转麻省理工学院,三年后获博士学位,年仅22岁。1951年盖尔曼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工作。1953年到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参加到以费米为核心的研究集体之中,1955年盖尔曼到加州理工学院当理论物理学副教授,年后升正教授,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人们说他有“五个大脑”,遗传运算法则创始人约翰·荷兰(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称他是“真正的天才”,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菲利普·安德森曾评价他“现存的在广泛的领域里拥有最深刻学问的人”,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斯蒂文·温伯格说他“从考古到仙人掌再到非洲约鲁巴人的传说再到发酵学,他懂得都比你多”。】
1929年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曾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移民美国后管理着一个语言学校,“他是来自解体前的【奥匈帝国】的移民,但说着无可挑剔的英语,并在语言上也这样苛求我”,盖尔曼后来回忆到。就在他出生前几周,美国大萧条时期降临,所以童年时他的家庭一直很拮据。童年的盖尔曼兴趣十分广泛,很早就成为街区里有名的神童——他的同学认为他是“会走路的大百科全书”。到14岁时,他考虑申请到耶鲁大学,父亲问他想学什么,“我回答说‘只要跟考古或语言学相关就好,要不然就是自然史或勘探’,父亲的第一反应是‘你会饿死的’”。时值1944年,战争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并不理想,他的父亲强烈建议他学“工程”,然而讽刺的是,在经过能力测试后盖尔曼被认为适合学习“除了‘工程’以外的一切学科”。于是他父亲建议:“我们干吗不折中一下,学物理呢?”正是这个“意外事件”造就了后来的夸克理论提出者、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统治基本粒子领域20年的皇帝”(格拉肖语)

理查德·费曼 

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出生于【纽约市】。父亲来自白俄罗斯,母亲的父亲来自波兰。他的父亲是麦尔维尔·阿瑟·费曼,母亲是露茜尔·菲利浦。但是费曼是在长岛南岸的法罗克维长大的。他有一个妹妹琼,比他小9岁,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琼后来也成了一名物理学家。虽然麦尔维尔和露茜尔都是犹太人,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没有狭隘偏执的宗教观念。麦尔维尔是1895年和父母一起来到美国的,那时他还是个5岁的孩子。他们是白俄罗斯的明斯克人。年轻的时候他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他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来实现做物理学家的梦想。干了几种杂活之后,他成了一个制服加工公司的业务代表。在理查德出生之前,麦尔维尔就对妻子说:“如果生个男孩子,他准能当个科学家。”为了确保自己的预言实现,他尽了最大的努力。


埃米·诺特

(女)(Emmy Noether,1882年3月23日-1935年4月14日)是20世纪初一个才华洋溢的数学家。她善于藉透彻的洞察建立优雅的抽象概念,再将之漂亮地形式化。


她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埃朗根,取名阿马莉·诺特(Amalie Noether)。她的父亲马克斯·诺特(MaxNoether,1844-1921)是杰出数学家,埃朗根的教授。她早期没有显露突出数学才干,十多岁时还比较喜欢音乐和跳舞。

诺德生长在犹太籍数学教授的家庭里,从小就喜欢数学.1903年,21岁的诺德考进哥廷根大学,在那里,她听了克莱因、希尔伯特、闽可夫斯基等人的课,与数学解下了不解之缘.她学生时代就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25岁便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女数学博士。
诺德在微分不等式、环和理想子群等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当时妇女地位低下,她连讲师都评不上,在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强烈支持下,诺德才由希尔伯特的“私人讲师”成为哥廷根大学第一名女讲师。接下来,由于她科研成果显著,又是在希尔伯特的推荐下,取得了“编外副教授”的资格,虽然她比起很多“教授”更有实力。
诺德热爱数学教育事业,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她终生未婚,却有许许多多“孩子”。她与学生交往密切,和蔼可亲,人们亲切地把她周围的学生称为“诺德的孩子们”。我国代数学家曾炯之就是诺德“孩子”们中的一个。

阿瑟·科恩伯格

1918年3月3日,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1918-2007)生于美国纽约市.他自幼聪慧过人,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曾3次跳级,仍然成绩优异.1937年在纽约城市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在罗切斯特大 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具有医学基础的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而他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因医学贡献而获1959年诺奖,二人是子承父业的师徒拍档. 2007年10月26日阿瑟·科恩伯格病逝,享年89岁。

(Arthur Kornberg,1918年3月3日-2007年10月26日),生于美国纽约,是一名生物化学家。因在酶化学方面的工作,1959年他与西班牙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塞韦罗·奥乔亚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阿瑟·科恩伯格用实验证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并成功地从大肠杆菌提取液中分离出DNA聚合酶。
2006年,阿瑟·科恩伯格的长子罗杰·科恩伯格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第六对父子(母女)双双获奖的案例。他的第二个儿子托马斯·比尔·科恩伯格是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教授。小儿子肯尼思·安德鲁·科恩伯格是一名建筑师。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

(Lev Davidovich Landau,1908-1968),苏联犹太人,号称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在他50寿辰之际,苏联学界把他对物理学的十大贡献刻在石板上作为寿礼,以向先知一样的称谓称之为“朗道十诫”:因凝聚态特别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被授予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生在里海之滨的巴库是著名的神童 犹太父母

朗道1908年1月22日出生于里海之滨巴库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朗道是犹太血统信奉犹太教的苏联科学家。他的家庭特别崇尚科学,这是一个在俄罗斯帝国时期少有的充满科学氛围的家庭。其父是一位石油工程师,在巴库油田工作。母亲曾在圣彼得堡接受过医学教育,当过教师和医生等职务。他的姐姐索菲娅后来成为一名化学工程师。朗道从小聪明过人,4岁就能阅读书籍,被誉为“神童”。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内战的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知识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学。但是这对朗道来说,也许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朗道在班上年龄最小、个子最矮小,很少与小伙伴嬉闹.数学读物上的数字和几何图形成了他最着迷的伙伴。朗道7岁学完了中学数学课程,12岁时就已经学会微分,13岁时学会了积分,可以说“数学思维几乎成了他的本能”。



闵可夫斯基


闵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1864-1909)出生于俄国的 Alexotas (现在变成立陶宛的 Kaunas)。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犹太商人,但是当时的俄国政府迫害犹太人,所以当闵可夫斯基八岁时,父亲就带全家搬到普鲁士的 Konigsberg (哥尼斯堡)定居,和另一位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 )的家仅一河之隔。闵可夫斯基有两个哥哥,他是幺弟。大哥 Max 在俄国时因为种族歧视,不能进学校读书,后来也一直没有受正规教育,长大后与他父亲一起经商,继承父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二哥就是发现胰岛素和糖尿病关联的著名医学家 Oscar Minkowski,人称“胰岛素之父”。闵可夫斯基本人则因数学才能出众,早有神童之名,后来更是优秀的数学家。他们兄弟三人都十分杰出,在Konigsberg曾经轰动一时。

人物生平

1873年,闵可夫斯基进入艾尔斯塔特预科学校读书。他思考敏捷,记忆力极佳,很快就表现出数学天赋。不仅如此,闵可夫斯基熟读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的作品,歌德的《浮士德》几乎可以全文背诵。这和大鸡慢啼的Hilbert不同。八年的预科学校课程,闵可夫斯基只花了五年半就完成学业。因此,虽然闵可夫斯基比 Hilbert 小两岁,却早一年毕业。当时德国大学可以自由选择任何大学注册。闵可夫斯基先进入当地的大学,不久就转到柏林大学,三个学期后又回到 Konigsberg 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曾先后受教于 Helmholtz、 Hurwitz、Lindeman 、克罗内克尔(Kronecker)、库谟(Kummer)、Weber、魏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 和 Kirchhoff (克希荷夫)等人。在 Konigsberg 大学 ,闵可夫斯基和Hilbert 重逢,两人志趣相投,结为终生的挚友。
1884年,年方25的数学家Hurwitz来到Konigsberg大学当副教授,很快地便和闵可夫斯基及Hilbert建立起友谊,共同的科学爱好把他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天下午五点,都可以看见他们三人在苹果园里散步,讨论当前的数学问题,时而低头苦思、时而滔滔不绝,时而争辩,时而会心地哈哈大笑,旁人看来真是一群数学疯子。然而,这些讨论对他们各自的数学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Hilbert 后来写道:在无数次的散步中,我们三人探究了数学科学的每一个角落。Hurwitz学识渊博,他总是我们的带路人。大学期间,Minkowski就曾因出色的数学工作而获奖。
1881年,法国科学发出通告,悬赏求解一个数学难题:试证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表成五平方数的和。年仅十七岁的闵可夫斯基所做出的结果大大超过了原问题,然截稿日期已近,根据比赛规则需译为法文,但闵可夫斯基已经来不及,事已至此,他还是决定投稿一试。翌年,大奖揭晓,由十八岁的闵可夫斯基和英国著名数学家 Henry Smith 共同获奖。闵可夫斯基再次轰动Konigsberg。1885年夏,闵可夫斯基在 Konigsberg 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服过短暂的兵役后,1886 年被聘为 Bonn 大学讲师。1891年柏林大学的数学教授 Kronecker 去世,引起德国各大学教授、副教授的变动。 Konigsberg 大学副教授 Hurwitz 调到苏黎世大学担任数学教授, Hilbert 则接任他的位置,闵可夫斯基则升为 Bonn 大学副教授。1895年,Hilbert 被 Klein 网罗到哥廷根大学,闵可夫斯基就接任他在 Konigsberg 大学的教授职位。
1896年,闵可夫斯基转到苏黎世大学和 Hurwitz 共事。爱因斯坦曾是他的学生。1902年,闵可夫斯基也被 Klein 网罗,加入哥廷根大学的数学大师之林,一直到他过世为止。闵可夫斯基在1897年结婚,他的妻子 Auguste Adler 是 Konigsberg 附近一位皮革厂厂长的女儿。他们有两女儿。1909年1月10日,闵可夫斯基在正达创作力高峰时,突患急性阑尾炎,抢救无效,不幸于1月12日去世,年仅45岁。生前挚友 Hilbert 替他整理遗作,1911年出版《闵可夫斯基全集》 (Gesammelte Abhandlungen von Hermann Minkowski)


尼尔斯·玻尔
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 ),丹麦物理学家。他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玻尔为丹麦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
1885年10月7日,玻尔生于哥本哈根,父亲克里斯丁·玻尔是哥本哈根大学生理学教授,母亲出身于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爱好足球,曾经和弟弟哈那德·玻尔共同参加职业足球比赛。
1903年,18岁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系,主修物理学。
1907年,玻尔以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论文获得丹麦皇家科学文学院的金质奖章,并先后于1909年和1911年分别以关于金属电子论的论文获得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去英国学习,先在剑桥J.J.汤姆孙主持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几个月后转赴曼彻斯特,参加了曼彻斯特大学以E.卢瑟福为首的科学集体,从此和卢瑟福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关系。
1912年,玻尔考察了金属中的电子运动,并明确意识到经典理论在阐明微观现象方面的严重缺陷,赞赏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电磁理论方面引入的量子学说。创造性地把普朗克的量子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概念结合了起来。
1913年初,玻尔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时,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研究原子结构,通过对光谱学资料的考察,写出了《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的长篇论著,提出了量子不连续性,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类氢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按照这一模型电子环绕原子核作轨道运动,外层轨道比内层轨道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子;较外层轨道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如果外层轨道的电子落入内层轨道,将释放出一个带固定能量的光子。
1916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
1917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
1920年创建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并任所长,在此后的四十年他一直担任这一职务。
1921年,玻尔发表了《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长篇演讲,阐述了光谱和原子结构理论的新发展,诠释了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对周期表中从开始的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作了说明,同时对周期表上的第72号元素的性质作了预言;
1922年,第72号元素的发现证明了玻尔的理论,玻尔由于对于原子结构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所在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也在二三十年代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中心。
1923年,玻尔接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3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了许多中子诱发的核反应。玻尔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很好地解释了重核的裂变。
玻尔认识到他的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只是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的混合。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描述微观尺度的量子过程的基本力学。为此,玻尔提出了著名的“互补原理”,即宏观与微观理论,以及不同领域相似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互补原理指出经典理论是量子理论的极限近似,而且按照互补原理指出的方向,可以由旧理论推导出新理论。这在后来量子力学的建立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玻尔的学生海森堡在互补原理的指导下,寻求与经典力学相对应的量子力学的各种具体对应关系和对应量,由此建立了矩阵力学。互补理论在狄拉克薛定谔发展波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过程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对于量子力学的解释上,玻尔等人提出了哥本哈根诠释,但遭到了坚持决定论的爱因斯坦及薛定谔等人的反对。从此玻尔与爱因斯坦开始了玻尔-爱因斯坦论战,最有名的一次争论发生在第六次索尔维会议上,爱因斯坦提出了后来知名为爱因斯坦盒子的问题,以求驳倒不确定性原理。玻尔当时无言以对,但冥思一晚之后发现巧妙的进行了反驳,使得爱因斯坦只得承认不确定性原理是自洽的。这一争论一直持续至爱因斯坦去世。
1937年5、6月间,玻尔曾经到过中国访问和讲学。期间,玻尔和束星北等中国学者有过深度学术交流,玻尔称束星北是爱因斯坦一样的大师。束星北的文章《引力与电磁合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非静力场解》是相对论早期的重要论述。
1939年,玻尔任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丹麦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3年玻尔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往瑞典

1944年,玻尔在美国参加了和原子弹有关的理论研究。
1945年,玻尔回到丹麦,此后致力于推动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1947年,丹麦政府为了表彰玻尔的功绩,封他为“骑象勋爵”。
1952年,玻尔倡议建立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CERN),并且自任主席。
1955年,玻尔参加创建北欧理论原子物理学研究所,担任管委会主任。同年丹麦成立原子能委员会,玻尔被任命为主席。
1962年11月18日,玻尔因心脏病突发


1965年玻尔去世三周年时,哥本哈根大学物理研究所被命名为尼尔斯·玻尔研究所。1997年IUPAC正式通过将第107号元素命名为Bohrium,以纪念玻尔。
其子奥格·尼尔斯·玻尔也是物理学家,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伯特·奥本海默

(尤里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奥本海默出生于美国纽约,是家境富裕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德籍犹太人,从小就移民到美国,后来在纺织界致富。母亲Ella Friedman是一个天才画家,她鼓励奥本海默接触艺术和文学,却在奥本海默九岁时去世。奥本海默是早慧的天才,三年读完大学,192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以荣誉学生的身分毕业,他父亲很高兴,送给他一艘三十英尺长的帆船。

被誉为 原子弹之父


沃尔夫冈·泡利

(Wolfgang Pauli,1900年4月25日奥地利维也纳-1958年12月15日瑞士苏黎世),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是量子力学研究先驱者之一。1945年,他因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涉及到自旋的理论,这是理解物质结构甚至化学的基础。

1900年,泡利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父亲是化学家沃尔夫冈·约瑟夫·泡利(Wolfgang Joseph Pauli,本名为Wolf Pascheles,1869-1955),母亲是伯莎·舒兹(Bertha Schütz)。为了纪念他的教父,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他中间名取名为“恩斯特”。
泡利的祖父母来自于布拉格显著的犹太家庭;他的曾祖父是捷克犹太人出版商Wolf Pascheles。[1]在结婚前不久,1899年,泡利的父亲从犹太教转信罗马天主教。泡利的母亲伯莎从小薰陶于外祖母笃信的罗马天主教;他的外祖父是犹太作家斐德里·舒兹(Friederich Schütz)。
泡利信奉罗马天主教,虽然后来他和他的父母都脱离了教会。[2] 他可能是自然神论者。[3]

他就读于维也纳的一所文理中学(D枚blinger-Gymnasium),1918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毕业仅两个月后,神童泡利就发表了他的第一份科学论文,这篇论文是关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他进入慕尼黑大学,他的博士导师是物理大师阿诺·索末菲。在索末菲的严格督导下,泡利专心研究关于电离化氢分子的量力理论。1921年7月,泡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索末菲很看重泡利的能力,他要求泡利为《数学科学百科全书》(Encyklop盲die der mathematischen Wissenschaften)写一篇关于相对论的评审文章。在获得博士学位两个月之后,泡利完成了这篇一共有237页长的文章。爱因斯坦对这篇文章高度赞赏,并将它出版为书。直到今天,这篇文章依然是相对论最经典的参考文献。
此后一年,泡利在哥廷根大学马克斯·玻恩手下做助手,然后他又在哥本哈根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了一年,这研究所后来变为尼尔斯·波耳研究所。从1923年到1928年,他成为汉堡大学的讲师。在这段时间里,他发展出许多现代量子力学的关键理论,尤其是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非相对论性自旋理论。
瑞士

1928年,泡利任聘为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理论物理教授。在那里,他研究出很多重要科学结果。1931年,泡利被聘为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1935年,又获聘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1931年,他被授予洛仑兹奖章(Lorentz Medal)。
1929年5月,泡利退出罗马天主教会。同年12月,他与 K盲the Margarethe Deppner 结婚,但他的婚姻并不美满,两人结婚不到一年,就于1930年11月离婚了。
1930年年底,在提出中微子的假说之后不久,也就是离婚之后,泡利出现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他拜访了同他一样住在苏黎世附近的心理医生卡尔·荣格。荣格开始深层分析泡利的原型梦。[4]泡利成为荣格的最优秀学生。可是很快地,他开始使用科学方法批评荣格理论中的认识论问题,他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荣格对自己理论的清晰化,尤其是荣格的共时性的想法。荣格与泡利之间的许多讨论都纪录在两人的通信中,这些信后来被出版为著作《原子与原型》。荣格对于泡利的400多个梦的精心分析全都记录在著作《心理学和炼金术》里。

泡利一生最遗憾的是,他是那个时代公认最聪明的物理学家,却没有做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他一生喜欢评论别人的东西,经常是一针见血,不过很可惜,他一生反对错了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一个电子自旋,[2] 一个宇称不守恒。可能一个人过于敏锐了,对于一些违反常规的想法有一种本能的抵制。

费迪南·哥德霍尔特·马克斯·艾森斯坦

(Ferdinand Gotthold Max Eisenstein,1823年4月16日-1852年10月11日),普鲁士柏林,德国数学家。

艾森斯坦的数学才华很早便显露了,他在一篇自传式的文章写:“作为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对我来说,一个数学证明比牛肉要用刀切而非叉子切容易理解。”1837年,艾森斯坦进入预科学校就读,其才能很快得到老师的承认。15岁开始买书自修,从欧拉和拉格朗日的著作中学会微积分。17岁他开始参加狄利克雷和其他数学家在柏林大学的讲座。1842年他购买了高斯的《整数论研考》,对数论产生兴趣。同年夏天,他随家人四处搬家。1843年他遇到哈密尔顿,哈氏给他一份阿贝尔关于高次方程无一般解的论文。因此,艾森斯坦被吸引过来,开始数学研究。下半年,他进入柏林大学,次年初向柏林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1844年6月他曾探访高斯。1846年,他开始在椭圆函数方面研究。
政治活动[编辑]
1848年,当时德国政治局势不稳,艾森斯坦参加了一些支持民主聚会,虽不是活跃分子,但在3月19日被捕。次日就释放,可是短短的囚禁期间的遭遇,已令艾氏的健康雪上加霜。跟阿贝尔一样,这位数学家不足三十岁便英年早逝,同样死于肺结核。

虽然他是犹太人,但其家庭是新教徒。
艾森斯坦常弹钢琴,甚至作曲。
小行星20174以他命名。
高斯曾经说过,只有三个划时代的数学家:阿基米德,牛顿和艾森斯坦

He was born into Jewish family, and his parents were Johan Konstantin Eisenstein and Helene Pollack. Before Gotthold, their first child, was born, they had converted from Judaism to become Protestants.[1] From an early age, he demonstrated talent in mathematics and music. As a young child he learned to play piano, and he continued to play and compose for piano throughout his life.


史蒂文·温伯格

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1933年5月3日纽约),美国物理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史蒂文·温伯格1933年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移民家庭,但他是一个无神论者。早期对科学的倾向受到父亲的鼓励,在15、6岁时兴趣逐渐集中在理论物理上。1950年他和谢尔登·格拉肖一起毕业于布朗克斯高中,随后他和格拉肖都进入了康奈尔大学,1954年他从康奈尔大学拿到了学士学位。随后他去往哥本哈根的尼尔斯·玻尔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涯,在那里,在大卫·弗里希(David Frisch)和贡纳·卡伦(Gunnar K盲llén)的帮助下开始做物理研究。一年之后,他回到普林斯顿大学,在山姆·特雷曼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1957年博士毕业。

著名成就

电弱理论
温伯格-威顿定理

在支持以色列的问题上,温伯格写了一篇短文“犹太复国主义及其文化敌手”来解释他的立场。由于英国针对以色列的商品抵制,温伯格曾经取消了去英国大学的行程,他解释道:“我知道一些人会说这些抵制只是针对以色列,而不是所有的犹太人,但考虑到以色列往往被中东和其它国家攻击和进犯,抵制以色列表明了道义上的盲目性,除了用反犹太主义解释这点,很难再找到其它理由。”


爱德华·威滕

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姓氏亦译为维腾维敦惠滕,1951年8月26日)是美国犹太数学物理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也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他是弦理论量子场论的顶尖专家,创立了M理论。爱德华·威滕被视为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一些同行甚至认为他是爱因斯坦的后继者之一[1]国际数学联盟于1990年授予他菲尔兹奖,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誉,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爱德华·威滕也是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物理学家 。

威滕生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父亲路易斯·威滕(Louis Witten)是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物理学家,母亲是洛兰·沃拉克·威滕(Lorraine W. Witten)。威滕原先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转学布兰代斯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后(辅修语言学),曾参与民主党候选人乔治·麦戈文总统竞选工作一段短时间,后来乔治·麦戈文败给理查德·尼克松

他于197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导师是戴维·格娄斯。在此之后,威滕先后任职于哈佛大学初级研究员(Junior Fellow)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他现在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查尔斯·希莫尼数学物理学教授。

著名成就弦理论
M理论
量子引力
量子场论
超对称


格里戈里·雅柯夫列维奇·佩雷尔曼


佩雷尔曼于1966年6月13日出生于苏联圣彼得堡(旧称列宁格勒)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电子工程师,母亲是小学数学教师。平凡的父母不能给他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却给了他聪明而好学的头脑。
对佩雷尔曼来说,他的童年在4岁时就结束了。当同龄人尽情玩乐的时候,对数字感兴趣的他却在埋头啃着小学数学课本。“他是个怪孩子,我从来没见他和院子里的孩子玩耍过”,佩雷尔曼的邻居季莫菲耶夫娜回忆道,“他对小孩子的疯闹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其他孩子都在踢足球,可他不是钻到书本里,就是和父亲下象棋或玩填字游戏”。
6岁时,佩雷尔曼进入母亲任教的小学学习。当他已经能轻松自如地在脑子里进行三位数的加减乘除时,同学们刚刚学会二位数以内的笔算。他的同学叶卡捷琳娜回忆道:“我们小学有个传统,好学生要帮助差学生。老师把成绩最差的一个同学分给了他。也就是半年时间,他硬是把那个男孩子从‘二分生’变成了‘五分生’”。
1982年,佩雷尔曼进入圣彼得堡第239中学学习,这是一所颇具数学和物理教学特色的学校。入学才三个月,他就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了金奖。当时,这个16岁的少年天才得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满分42分;这个成绩至今都没被别人超越。获奖一个月后,这个数学神童就接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邀请,为他提供丰厚的奖学金。美国人当时就明白:这个天才有着不可估量的未来。然而,他却谢绝了赴美深造的邀请。
中学毕业后,佩雷尔曼免试进入圣彼得堡大学数学系学习。大学二年级时,他选择了数学中最复杂的研究方向———微分几何学。回想起大学时代的他,同学们都一致这样形容:他像外星人一样聪明,对所学的专业都很精通;在学习上,他很乐意帮助大家。一个叫格奥尔金那维奇的同学回忆说:“他只按他喜欢的方式生活。他对自己的外表漫不经心,经常拎着一个装满书的破袋子,穿着一件磨出洞的衣服,头发长长的也不去剪。他不吸烟,也不喝酒,是个乖乖仔。大学几年,他和我们除了数学什么都不谈。尽管我们身边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人材,但毫无疑问,他更出色。”另一个同学阿妮西娅说道,“他是个有爱心的人。有一次我在校门口不远的地方见到他手拉手领着一个盲人过马路,这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1987年,佩雷尔曼考取了苏联科学院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并于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该所工作。周末他就回家辅导读中学的妹妹埃莱娜学习数学;晚上他就拉小提琴,妹妹唱歌跳舞,而父母就是他们的观众,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据其母亲的好友伊万诺娃说,“他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并不高,只希望他们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快乐生活。”妹妹后来也成了一名科学家,在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瑞典著名的卡罗琳医学院从事生物统计学研究工作。
苏联解体后,不少犹太人都移民以色列。1991年底,佩雷尔曼的父亲和妹妹也加入了移民的行列;可他的母亲却坚决不愿离开俄罗斯;此事对他打击很大。从那时起他就将自己封闭起来,并决心永远不离开自己的母亲。
佩雷尔曼于1993年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在美期间他解决了多个数学难题,其中包括著名的“灵魂猜想”。其成就引起美国数学界的关注,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一批著名学府高薪聘请他任教,但都被他谢绝了。一年后,他回到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工作。据佩雷尔曼的同事阿夫杰伊说,“他虽然性格有点孤僻,但待人友善,无论对朋友还是同事,他都很友好。不过,当他得知有人滥用所里的科研经费时表现得非常气愤;他十分鄙视那些在学术上弄虚做假者。”由于他在数学上的成就,欧洲数学会于1996年给他颁发“杰出数学家奖”,但被他拒绝。

2002年和2003年佩雷尔曼在网站上张贴三篇论文,成功破解了数学界七大难题之一———庞加莱猜想。此事震惊整个数学界;专家们认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很可能在物理和其他领域上得到“激动人心”的应用,有助科学家弄清楚宇宙的形状。后来,佩雷尔曼应邀到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做巡回演讲,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和媒体的跟踪报道。2004年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推荐他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但被他拒绝了。次年,他辞掉了该所的职位;从此,他就人间蒸发,不知踪迹。

证明庞加莱猜想让佩雷尔曼很快曝光于公众视野,但他似乎并不喜欢与媒体打交道。据说,有记者想给他拍照,被他大声制止;而对像《自然》、《科学》这样声名显赫杂志的采访,他也不屑一顾。
“我认为我所说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引起公众的一丝一毫的兴趣。”佩雷尔曼说,“我不愿意说是因为我很看重自己的隐私,或者说我就是想隐瞒我做的任何事情。这里没有顶级机密,我只不过认为公众对我没有兴趣。”他坚持自己不值得如此的关注,并表示对飞来的横财没有丝毫的兴趣。
2006年8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上,国际数学联合会(IMU)决定将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授予佩雷尔曼。然而,面对这巨大的荣誉他却选择了拒绝。他也拒领“千禧年数学大奖”。潜心研究、淡泊名利、待人以诚、来去无踪是佩雷尔曼给同行最深刻的印象。

还在1992年时就已开始了“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在此后漫长的过程中,佩雷尔曼除了这个猜想心中已经没有其他。
不管清贫与否,佩雷尔曼生活简单是无疑的。据邻居们说,佩雷尔曼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除了会定时光顾离家不远的一个副食商店外,他基本不离开自己的家


海因里希·海涅 

(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德国著名抒情诗人。诗人以平常的词汇,普通的语句构造出思想深刻,生动优美的诗篇。在德国文学中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的不乏其人,但像海涅那样将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而又没有让诗歌负担哲学的沉重的,却不多见。

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过拿破仑战争。


弗兰兹·卡夫卡

弗兰兹·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父亲的铺子即以寒鸦来作店徽。而“卡夫卡”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的意思(希伯来语意第绪语都是犹太人的语言)。为纪念这位独一无二的大师,1983年发现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来命名。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时受的是德语教育。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保险公司供职。1917年患肺病,1922年病休。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终年41岁。
  卡夫卡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不幸。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社会生活环境,他的家庭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的末期。当时在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锐,帝国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作为犹太人,卡夫卡与斯拉夫人没有什么来往,而布拉格的多数民族是斯拉夫族;他受的是德语教育,这使他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他既不是完全的奥国人,也不是捷克人。他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刚强,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态度简单粗暴,作风专横。卡夫卡从小就感到来自父亲的压力,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在《致父亲的信》中,他把自己的恐惧感、负疚感和不善生计都归之于父亲的影响。父子冲突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是在离他去世半年多以前才与一位名叫多拉·迪阿曼特的年轻犹太女子同居。卡夫卡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内向的性格,使他把写作作为唯一的精神寄托。



查尔斯·路易斯·费夫曼

(Charles Louis Fefferman,1949年4月18日-)美国犹太人,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美国数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菲尔兹奖得主。

他在数学分析的工作,使他在1978年获菲尔兹奖。他的著名成果有,将多复变分析在低维的结果,推广到一般维数。他的研究包括偏微分方程、傅立叶分析、数学物理、流体动力学、类神经网络、数理金融学、谱分析等。
费夫曼是神童:11岁进入大学,在12岁以前就精通微积分。15岁以德文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17岁从马里兰大学以物理和数学学士毕业。在埃利亚斯·施泰因指导下,20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他在22岁获得芝加哥大学聘为教授,是在美国大学中获任为教授最年轻的人,24岁转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直到现在。1976年获得艾伦 沃特曼奖,197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Family[edi

Charles Fefferman and his wife Julie have two daughters, Nina and Lainie. Lainie Fefferman is a nationally recognized composer, taught math at Saint Ann's School (New York City) and holds a degree in music from Yale University. She has an interest in Middle Eastern music.[1] Nina is a computational biologist whose research focuses on applying mathematical models to complex biological systems.[2] Charles Fefferman's brother, Robert Fefferman, is also an accomplished mathematician and currently a Dean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3]




卡尔萨根 

(1934年11月9日-1996年12月20日) 乌克兰 Kamyanets-Podilsky 裔

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科幻小说作家。1934年11月9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市】,1955年于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得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博士学位。60年代在哈佛大学任教,1971年任康奈尔大学大卫·邓肯天文和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他同时还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组织——美国行星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和会长。

萨根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俄罗斯移民的犹太家庭出生。他的父亲萨姆·萨根是一家制衣厂的裁衣工,而他的母亲雷切尔·莫利·格鲁伯是一位家庭妇女。萨根的名“Carl”来自雷切尔的生母 Chaiya Clara。 尽管在这样看来没有什么文化氛围的家庭出生,萨根小时候还是受到了良好的科学教育。

艾萨克·阿西莫夫说生平只遇过两个人比他更为聪明,萨根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则是计算机科学家马文·闵斯基。


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

现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是公认的科幻大师,与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是出生于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州Petrovichi的美国犹太人作家, 是生物化学教授,门萨学会会员。他创作力丰沛,产量惊人,作品以科幻小说和科普丛书最为人称道。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马文·闵斯基 

(英语:Marvin Lee Minsky,1927年8月9日-),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几部人工智能和哲学方面的作品。

生于纽约市,1944年-1945年服役于美国海军。1950年于哈佛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54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自1958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现为东芝媒体艺术与科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
闵斯基曾获得多项荣誉。他是美国工程院和美国科学院院士,于1969年获得图灵奖,1990年获得日本奖,1991年获得IJCAI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2001年获得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布莱恩·葛林

Brian Randolph Greene, 1963年2月9日- )

葛林出生在美国纽约市。他的父亲,阿兰·葛林,曾经推掉高中成为歌舞杂耍演员,后来又担任了语音教练与作曲家。葛林从小被称为数学神童[1],曾获罗德奖学金。在就读于史岱文森高中[2],他于1980年前往哈佛大学专攻物理学。取得学士学位后,葛林在英国牛津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于1987年毕业,成为一位罗德兹学士。在牛津学习期间,葛林还向钢琴家杰克·吉本斯学习了钢琴

1963年,出生于纽约市。父亲艾伦·格林是一位作曲家,母亲从事兽医工作。

1975年,12岁,在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奈尔·比迪逊(Neil Bellinson)的指导下学习高等几何和数论。
1980年,17岁,考入哈佛大学
1984年,21岁,本科毕业;获得罗德奖学金,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师从格拉汉姆·罗斯。
1986年,23岁,在《物理快报B》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题为《Supersymmetric Cosmology With A Gauge Singlet》;博士毕业后返回哈佛大学,成为博士后。
1990年,27岁,在《核物理学B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uality In Calabi-Yau Moduli Space》的论文,至今已被引用300余次;成为康奈尔大学的物理教师。
1995年,32岁,成为正教授。
1996年,33岁,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系和数学系的教授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

 IQ=265+(英语:William James Sidis,1898年4月1日-1944年7月17日),悲剧性的天才人物,一名拥有极高数学和语言天赋的美国神童,其智商估计达250 - 300,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他在4岁时就已精通法文、9岁就在哈佛大学做四维空间的讲座,因而很早就已出名。但成年后,却没有常人期待的成就。他46岁时死于脑中风,死时一贫如洗。出生在【纽约】的【乌克兰】的犹太移民家庭

他的父亲鲍里斯·席德斯是来自俄罗斯帝国乌克兰的犹太移民,在哈佛大学跟从威廉·詹姆士研究心理学及哲学,并取得四个学位,他的母亲莎拉·曼德尔鲍姆·席德斯则在波士顿大学取得药学博士学位。

 他的父亲鲍里斯SIDIS ,博士,医学博士,1887年因逃避政治迫害移居美国。 他的母亲萨拉·曼德尔鲍姆SIDIS,医学博士,在1889年和她的家人因逃离大屠杀来到美国。 莎拉1897年毕业于波士顿大学医学院。 

Sidis才6个月时,就学会了26个字母,一岁半看纽约时报。3岁时他开始对高等数学感兴趣,4岁时已精通法文。8岁时他从高中毕业,已能流利的使用希腊语、拉丁语、德语、俄语、土耳其语和亚美尼亚语。传说他后来一共懂40种语言而且能互相翻译,一天能学会一门外语。11岁时进入哈佛大学,给哈佛数学协会作四维空间的讲座。


出生后18个月,阅读纽约时报。

2岁时自学拉丁文,3岁时自学希腊文。

4岁时、可以用希腊文阅读荷马史诗,以拉丁文阅读高卢战争。
5岁时、设计了一种新的对数表,这种对数表以12为底数。
6岁时、参加文法学校。三天升三年级,七个月后毕业。
6岁时、自学亨利·格雷的格雷氏解剖学和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学。
7岁时、通过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入学测试。
在4岁到8岁之间、写了四本书。包含天文学、解剖学、语言学、数学,其中天文学、解剖学已流失。
8岁时、通过MIT的入学测试。
8岁时、自学了八国语言,可以流利使用德语、拉丁语、希腊语、法语、俄罗斯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和亚美尼亚语,并自己发明一种新的语言,把它称为Vendergood。
8岁时、修正哈佛大学教授,E.V.亨廷顿数学教科书上的错误。
9岁时、通过哈佛大学入学测试。
11岁时、精通高等数学和天体运动。

晚年

不过之后他的行为变得古怪,最终慢慢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席德斯尽管小时展现神童的威力,却没有常人期待的成就。 成年后,他竭力避免接触数学,并通过各种化名进行写作,据说他后来一共懂20种语言,并能在一天之内学会一门外语,而且能互相翻译。 根据当时的纽约智慧测试协会主任亚伯拉罕·斯珀林说:“我已经测试了超过五千人。他是我所见过精神最优越的个人,没有人的智慧和敏锐接近席德斯。根据我的计算,他的智商可以很轻易超过230,甚至更可能高达250。”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他46岁时就死于脑中风,死时一贫如洗。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IQ=230 (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香港及台湾译作维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奥地利和捷克犹太血统

最天才的哲学家。这个人的生活和思想比较离奇。他10岁就自己做了一台缝纫机;22岁就获得了飞机发动机的一些专利;一战的时候他照样和普通子弟一样应征入伍,一边打仗负伤,一边却写了本关于哲学的书。完书的时候,才29岁,这书被后世誉为哲学界自柏拉图以来,最重要的一本专著;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是个亿万富翁,维特根斯坦把他所继承的遗产全部送给别人,跑到小乡村当小学教师,他发现那里没字典,于是又一个人编了一本类似我们国家《新华字典》那么有影响力的工具书;后来教师当厌倦了,偶尔玩票搞搞建筑吧,一不留神又成为一个后现代建筑的主要设计师...有一次维特根斯坦跑来让罗素判断他是天才还是傻冒:“如果是傻冒,我就去开飞艇;如果是天才,我就会成为哲学家”,结果罗素告诉他无论如何不用去开飞艇。

Nathan Leopold

 IQ=210 (1904年11月19日----1971年8月29日)出生在在芝加哥 , 伊利诺伊州 ,一个来自德国的富裕的犹太移民家庭

Leopold是芝加哥的富家子弟,智力极高,会说15种语

Leopold(17张)
言而且是个鸟类专家。当时是法学院的学生,狂热地崇拜尼采的"超人"学说。1924年5月21日,他和弟弟Loeb一起冷酷地无故杀害了一个14岁的邻家孩子(BobbyFrank),只是为了证明他们的智力能够干成一桩"完美的谋杀"而不被侦破,当时他19岁。


画家 
马克·罗斯科 拉脱维亚犹太人 
2012年5月7日代表作《橙、红、黄》,以8,690万美元成交,打破爱尔兰画家培根名作《三联画,1976》的拍卖价纪录,成为历来拍卖价最高的当代艺术品。 

夏加尔 白俄罗斯犹太人 


建筑师 
弗兰克盖里 父母是【波兰犹太人】 
摩西 萨夫迪 摩西·萨夫迪出生于海法。他的家人搬到加拿大蒙特利尔,1953年 
里伯斯金 【波兰】 
迈耶 
彼得艾森曼 
路易斯康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埃里克·门德尔松【德国】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4 个评论) 发表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