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优质答案整理:“2015 年央视春晚”与“歧视”
分享到:
6已有 3706 次阅读  2015-02-19 20:43


分享 举报

来源:知乎

 

昨日,央视2015年春晚刚刚落下帷幕,微博和朋友圈上就已经有广大的女权主义者发出了质疑的声音,知乎上一名叫“雨亦奇”的网友提问“2015 年央视春晚是否对女性等群体有歧视?如何评价?”,顿时引发许多女权主义者、女性相关媒体和女权反对派的激烈讨论,甚至有人又发出了“2015 年央视春晚是否对男性等群体有歧视?如何评价?”,于是知乎上袭来一大拨关于“春晚”和“歧视”的提问:“2015年的春晚有歧视女性的倾向吗?”“如何分辨春晚中的歧视?”“2015央视春晚有没有歧视南方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2015春晚节目中的“歧视”问题?”“2015春晚有哪些性别歧视节目?”“如何看待微博上说的关于今年春晚对于女性歧视成灾的说法?”“从春晚想开——完全不拿歧视抖包袱的喜剧作品是否存在? ?”“ 怎么看待有人不看重春晚中的性别歧视,还认为这是自己歧视自己?”……

 

提问一:2015 年央视春晚是否对女性等群体有歧视?如何评价?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254611

 

 

1.作者:李傲文

 

这是妥妥的性别歧视。

但是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面向全国观众,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中出现了性别歧视价值观严重的问题是:


从导演,到演员,乃至绝大多数普通观众(更包括很多女性观众),基本都没把这当做一回事。


继春晚连续多年拿身体缺陷制造笑料之后,今年的春晚,非常多的笑料集中在了性别上(特别是女性)。有些朋友说这是现实主义的喜剧表现手法而已,但是对但是请大家注意这些性别歧视的笑料出现的目的并不是旨在揭示其内在的荒谬从而进行辛辣的讽刺,而仅仅停留在某个标签群体与主流不同罢了。

我再具体一点,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提出了女性在媒体中发展的两个主要目标:

一是促进妇女对于媒体的参与度,也就是促进妇女对媒体的影响;
二是改变媒体传播中对男女性别角色的陈规定性,打破僵化的角色规范。


那么问题来了,春晚这台晚会,对女性在媒体中发展第二点目标,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促进?还是倒退?考虑到节目中出现的剩女、陪睡、二手货。卖女儿……诸多情况下,我认为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在我看来,春晚最糟糕的地方在于:当你不需要它说教的时候,它偏偏拿着漏斗往你脑中硬灌价值,用高八个度,慢一拍的语言来想让你相信他们自己已经不再信的东西;而当你需要它敢为天下先的时候,需要它发出声音引起讨论做社会价值观的急先锋的时候,它通常都会选择最保守乃至最糟糕的那种。

今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层性别歧视的窗户纸被春晚捅破了,但我打赌节目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

这根本不是禁区。

这才是让人无从下手地方,肥皂箱上的演讲者,最害怕的并不是周围的愤怒反对者们,而是周围来来回回却对他毫不关注的人流。当你认为很严重的时候,普通人,乃至被冒犯的主体:女性们(部分),都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西蒙·波伏娃曾说:女人不是天生的,社会女性的外在形象也不是天然的,是被塑造出来的。女人在看待自己和做出选择时,不是根据她的真实本性,而是根据男人对她的规定。我们的文化环境,从来都是一个男权本位的文化,当女权主义呼吁反对一直存在的价值的时候,很多人才猛然惊醒:原来这些价值并不是女性本身需要的,进而塑造的,它们仅仅是掌握话语权的优势性别的精英们,为了巩固性别统治而对弱势性别进行的改造和洗脑。

比如诸位现在理所当然享受的受教育权,在百年前还是天方夜谭,现在的状况,正是得益于无数前贤争取的奋斗。更何况在中国的某些落后地区,女童的受教育权比男童更受不到保障——只有我们认识这个事实我们才会惊醒,人权是你的,但是你要实践它?要呐喊,要行动。

在一个国家保护女性权益的最高机关妇联都公开用剩女这样物化女性的词汇来称呼它需要保护的对象的国度,所有有志于争取性别平等的女权主义者都能感受这个国家的性别环境有多么严峻——整个社会的性别状态不是很糟糕的对抗,而是更糟糕的冷漠,大家都习以为常,不觉得这是不正常的,不平等的,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压迫,就像罗萨·帕克斯坐上白人专座之前的样子。


玻璃心?圣母?或许是吧,但是……请教诸位啊,有哪次民权的进步是由对权利和权力不敏感的人推动的?还请指教一下。

最后,阿玛蒂亚森在其著作《正义的理念》中写道的两段话我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对照很多人无视明显的性别歧视这种现象进行思考——

对于适应了剥夺状况产生的满足和幸福感,我们应该进行更多的思考,只有这样,已经适应了剥夺状况的人们才会具有反抗的自觉。
…………
对于所遭受的剥夺而产生的适应性,会通过幸福或者愿望实现的方式,导致效用的扭曲,从而使得长期受剥夺的人并未对其实际遭受的困境给予足够的重视。


========================================================
哦,我确实是男性,但是有一个常识就是:女权主义并不是女性的专利,实际上它是人权主义的一个分支,刘瑜说过:我想不到有什么理由一个人权主义者会不是女权主义者。深以为然。

 

编辑于201521910:41 

 

2.作者:傅渊

咦陪熊孩子玩了会儿回来怎么多了这么多赞……之前答得匆忙,再稍微补充一下:
有人说讽刺是幽默的必备元素啊,国外脱口秀讽刺得更厉害。
首先,
欧美脱口秀的语境是不一样的,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在讽刺,在恶搞,对象也大多为政客和无脑名人,而不是女性和弱势群体。脱口秀本身就不是严肃节目,和春晚没有可比性。你让CNN主播调侃一下女性或残疾人试试。但春晚不同,有多少中老年人把春晚的价值观奉若真理你们知道吗?昨天下午我花了几个小时和姑姑聊天,试图说服她二十七没结婚并不是一件大坏事儿,不丢人,不必要为她女儿着急得恨不得带她去看心理医生。结果到晚上来了一句二十块买走二手货,得,我白说了。
就像很多答案里提到的那样,在大家都知道这是在讽刺的情境下,想讽刺什么都行,真正让人不安的是从导演到观众,太多的人都没有察觉任何问题。
其次,
春晚的受众是全球华人,当然不能苛求它完全符合新一代的审美,但这并不等价于一味迎合传统(说好听点叫传统,不好听点就是小农时代的价值观)。如果有人觉得离了这类低俗的讽刺语言类节目就没有看头,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说学逗唱都是学问,不要把艺人学艺不精和看客审美底下都看得理所当然

另外说几点和春晚关系不大的:
1,关于剩女一词到底是不是歧视,我认为是。这个词语给我的感觉就是,仿佛女性在某个年纪必须结婚,否则就是被剩下,被淘汰了。而女性在某个年纪必须结婚甚至女性必须结婚,这就是歧视。
2,评论里有人提到人口问题。利用春晚这个平台来宣言女性应该回归家庭,这或许不妥当。放开生育政策,完善医疗、教育、就业等政策中有关生育的部分,宣传男女平等(尤其是农村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以对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改善环境、加强食品和水质监管以减少国内不孕不育人口,等等,把这些实打实的做好了,比在春晚打多少嘴炮都强。
3,我不想结婚有别的原因,和这个没关系,略过不表。
4,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推进性别平等大概需要从少说脏话好好讨论问题做起,毕竟老是有人想和别人长辈发生性关系,并把母亲的生殖器挂在嘴边,这会让性爱变得很诡异的~
剩下的其他答主都说得很详细,我就不多说了:D

【以下是原答案】说是歧视女性,实际上性别歧视更恰当一点。有人说你们激动什么,潘长江的身高不是也被调侃了么人家也没说什么,但这恰恰也是性别歧视的体现——“男性就应该身材高大女性就应该窈窕妩媚其实是同一件东西。
当我们认为某些特征是女性固有的时候,往往就默认了具有这些特征的男性缺乏男性魅力。
很多人都在纠结冯巩那个小品里的一句二手货吧,但我想说些别的。从小我就对一件事情非常困惑——为什么大人们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呢?为什么女性结了婚就好像变成了男方家的人了呢?难道女性是和男方一整个家庭而不是这个男的结婚了吗?年纪越大越发现这似乎是全社会的共识。而在这个小品里也是这样,即使在越来越多年轻夫妻结婚后自组家庭独立生活的今天,女儿结个婚还是被认为跟生离死别一样,更是把嫁女儿卖棉袄进行了类比,就好像女儿是一件商品。
在一个几乎所有人都遵守着男方家庭付出某些代价将女方娶回家,然后女方成为男方家庭的附属物这一模式的社会里,当有女性跳出来要求平等拒绝物化时,当然会有人反驳说男人也付出了很多呀,男人结婚还要买车买房,你们女人嚷嚷什么。殊不知当我们谈论女权的时候,其实也在谈论男权。呼吁打破固有的性别模式,解放的怎么会单单只有女性呢?给女性以平等的就业机会,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减轻男性的社会压力,意味着家庭主夫不再会被嘲笑,意味着男性也有产假等等一些列相应的变化,意味着异装癖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意味着人们对性别二字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男女这么简单。
Emma在联合国#HeForShe活动时的发言也就是这个意思,相关视频大家可以自行观看。

另一方面来说,毕竟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春晚作为所谓主流价值观的忠实拥趸,怎么能不呼吁一下女性回归家庭balabala的呢?估计这种事情以后还会继续发生,大家权当狗叫听听吧。作为一个对婚姻和家庭没什么兴趣的女性,"I gotta run as far as I can ".

手机码字有点乱,请谅解。

 

编辑于201521915:32 

 

 

3.作者:匿名用户

 

昨晚和父母一起看春晚,因为刚刚离婚,看到二十块钱二手货时整个气氛都不好了,都不敢去看父母的脸,只能装作没听见,心里特别难受。

 

发布201521909:56

 

 

4.作者:匿名用户

 

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广大妇女要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发布201521903:07

 

 

5.作者:晴爷

 

我的女权意识觉醒的应该也算蛮早的,十四岁的时候就气愤地在要交给语文老师的日记本里写:

平生最讨厌要求你文静贤惠的长辈。
为何不是坚强聪慧勇敢

一切不能男女通用的美德,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美德。

----------------------------------------------
对于知乎上天天都在吵的谁该买房子首付要不要对半分”“谁该做家务”“谁来养孩子我不想发表任何评价。

每个人家境环境姿势水平都不一样,只要你们觉得妥当就好。

-----------------------------------------------
用知乎er常用的讨论姿势来说:

冯巩的那个小品,娶女儿,要拿聘礼来换,这确实是习俗,现状。

爸爸这么想,很正常。女婿有这想法,也很正常。

但当女儿听到爸爸只给女婿开了十八块的价码,自己就可以结婚的时候,激动的跳起来,说:爸爸我爱你~

这不正说明了女儿对自己的不歧视吗?

他认为爸爸没有为难自己的男朋友。

她没有要求男方有钱才能娶自己。

她没有物化自己。

她觉得结婚是两个人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庭,住在爸爸的旁边。

而不是嫁给一个人,去他们家伺候他全家。

而到最后结局,冯巩也的确没跟女婿提什么拿钱才能娶女儿的事。

拿三十块钱换的一直是棉袄啊!

换个角度看一下,
换个方式理解下,
社会也没那么黑暗啦。

 

 

6.作者:王大帅逼

 

把我的观点写在前面:
1. 春晚的问题不是歧视,而是现在只敢向弱者开炮,通过和全国人民一起揶揄没有能力反击的弱势群体来满足优越感寻找笑料。而那些能真正制造笑料的更尖锐的问题却视而不见,粉饰太平。
2. 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晚会。知乎用户毕竟是一小搓平均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人,所以你们才能看到这些曲艺节目中厚重脂粉年货味道都盖不住的恶心的腐败的气味。但即便在知乎的这个问题下依旧有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依旧有人觉得这是社会现实,依旧有人觉得不就是开个玩笑么大过年的那么认真干嘛?。我上知乎就是因为我想认真的思考些问题,想看段子出门左转有围脖,出门右转有微信。


感谢大家的赞,赶紧改几个错别字再排下版。转载请注明

1)回复楼上某位答主以及所有说圣母们玻璃心的人(这也是我答题的动机):

我就问问那些看见喜剧里面调侃谁都认为歧视认为受不了的人们,是不是也觉得查理漫画歧视了穆斯林?

喜剧从来就不是净身了的艺术,这玩意最早起源于下流表演。

为什么赵丽蓉老师的小品没有人骂?
因为她攻击的是奸商。是过度包装,是以次充好。
为什么陈佩斯老师的小品没人骂?
因为他讽刺的是小人。是贪小便宜的人,是没有能力还要硬出头惹笑话的人。

查理周刊攻击和歧视了穆斯林?
画在封面上的是砍头的场景,查理周刊是在向恐怖主义开炮!

今年春晚呢?矛头指向的是剩女,是矮个子男人,是胖子,他们做了什么可以让别人名正言顺攻讦取笑的事了么?春晚敢拿恐怖分子开涮么?

你觉得是调侃,你觉得喜剧本来就下流是观众太玻璃心,因为你本身就下流。喜剧是弱者抗议不公的手段,而不是弱者欺压弱者的借口。(某种程度上,春晚节目的创作者也是受害者)

2) 怎么分清是调侃是讽刺是攻击还是歧视?
我的标准:
对事不对人
就像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基于他/她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表达过的观点。而不是长相、身高等个人特质。长得帅和长得丑的强**犯,在量刑上不该有区别。

拿春晚上的语言类节目来说,
同样一件事,一个小品,一个包袱,换一个演员来演你会不会笑?把性别换了你会不会笑?
岳云鹏说让一让,旁边的捧哏如果换了瘦子曹云金你会不会笑?逗你笑的是这个事,不是这个人。岳云鹏挤兑孙越胖这个梗不够妥当,但如果换成孙越是因为春节胡吃海塞十天胖了200就没问题了,一个是对事,一个是对人。
郭德纲说于谦的爸爸王老爷子,换个姓李的演员来捧你会不会笑?逗你笑的是姓于的演员他爸不姓于这个事,不是姓于的这个演员。但老郭要是拿于谦长得想老太太这个梗出来说就是老郭的不厚道了,因为换了另外一个演员来搭戏这个梗就没法用了。
好的梗说的都是事,不是某个人
这次那个女领导的那个小品,换一个男人来演领导,效果是不是一样?我觉得不考虑过度解读带来的性暗示,这个小品是没问题的,因为这个小品关注的是拍领导马屁这件事,而不是拍领导马屁的是个女人
如果砍头的是佛教徒,查理周刊会不会画成封面?我觉得会,因为查理周刊针对的是恐怖分子砍俘虏头这个行为,而不是宗教群体,所以这也不是歧视
如果作品中作为梗的这件事正好又是社会上某种不公正的现象,这时的喜剧就有了反应社会现实的张力。这就是为什么赵本山在春晚的表演有时候是有力量的,比如讽刺乡长利用曝光度给自己增加政绩(公鸡下蛋),讽刺人出名之后心态极端变化(白云黑土)。但有时候就被批评下流下作(卖拐卖车)。如我上文所说,陈佩斯老师和赵丽蓉老师同样为大家带来了笑声,却鲜有类似的批评,更多是说二位艺术家的喜剧是有生命力的作品。

但如果你拿某个人或者某群人的特质(潘长江矮 郭冬临秃 姚明高 张岳胖)来制造笑点,那就是低俗的喜剧,那就很有可能是歧视,特别是这个特质是属于弱势群体的时候
今年蔡明的喜剧换了和郭冬临搭档,还剩几个梗可以说?(估计都换成说老锅秃头了)
冯巩那个小品如果回家的是儿子带着女朋友,还剩几分钟的戏?
瞿颖那个小品把贾铃换林志玲过来搭档,别林志玲了,太高太瘦,换成跑男里的女汉子AB可以吧(假设在角色性格是一样的),这个小品还有说服力么?
再说潘长江矮,但郭敬明也矮,拿郭敬明身高开玩笑就LOW了,所以想有水平的黑小四请用个子矮又爱仰角自拍显得高来黑好么

2) 楼上还有各答主是这么解读这个小品的

2. 「女汉子」一词,和「吃货」一样,都是用来自称装可爱的,去看网上一堆女的自称女汉子。
而且事实上,我们对于女汉子一向是比较敬重的(穆桂英、花木兰、武则天、孟母、岳母);相反,我们真正歧视的是「娘炮」。什么时候中国女性对娘炮的包容度跟男性对女汉子的包容度一样好了,再来谈歧视女性的问题。

我的问题是,如果一个男生平时没做有损公德的事,就是娘了一点,被你定义成娘炮,然后就可以公然的歧视了他了?歧视女性不对,歧视女性特质明显的男性就是理所应当的了么?

再深入的思考一下,可能插入一个娘炮的男生在某个小品里也会造成笑料,虽然也是歧视,但没那么惹人烦感,但为什么没有一个类似的角色?

因为春晚不敢,因为春晚现在只敢从最没有反抗能力的群体身上搜索素材,只能才这些素材里挑出最不可能出错的来排节目。如果明目张胆的用一个人妖梗在春晚里,也许就会有人打电话来投诉说这是歧视,这是伤风败俗,这不适合春晚的舞台。在这个答案里振臂高呼歧视女性的人不会打电话投诉的。参见某个答案里 老红军打电话投诉蓝猫淘气三千问里带日本人军帽的故事(诶,找不到了,莫非是被删了?)

3) 还有一条标准是看到楼下另外一个答主的答案想到的:

昨晚和父母一起看春晚,因为刚刚离婚,看到二十块钱二手货时整个气氛都不好了,都不敢去看父母的脸,只能装作没听见,心里特别难受。

我觉得如果某个梗让一类人看到之后让人家不舒服了也算是歧视,前提是被提及的这类人于公德和社会领域没有造成任何伤害。这个答主没做任何对不起他人的事情(离婚),但看到二手货的梗还是会受伤,这个小品就不好。反之如果一个讽刺贪官的小品被某些官员看见了让他们脸红心跳脊背发凉那就是达到了效果,因为贪官的存在无疑是对社会有伤害的。我们不需要每个小品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正能量,但好的文艺作品不应该让善良的人看了难受(限定在春晚这个舞台上)。


我们的快乐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4)春晚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对春晚的期待是什么?
最低程度的要求就是,大过年的,别因为看了春晚给人添堵。
试想一下一家人吃年夜饭的时候看到那个剩女的节目,家里正好有这么一个大龄女青年没结婚呢,七大姑八大姨的会不会借这个节目问候一下她的感情生活状况?这算不算在添堵?

超级碗算得上是美国的春晚,超级碗里插播的广告有很多都生动幽默,当段子看都比咱们春晚的小品搞笑的多。试想一下某个公司PR脑残了拿MSL,LGBT这些小众群体开了个玩笑,会对这个公司造成多大影响?

看见上面一帮人的言论有点恶心到了打两句撒撒气。写到这吧过年去了。语句不通还请见谅

 

编辑于201521915:25

 

 

提问二:2015 年央视春晚是否对女性等群体有歧视?如何评价?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255800

 

作者:Hasuran Li

 

应邀。

(这个问题是对2015 年央视春晚是否对女性等群体有歧视的反击吗?)

我认为题主所说潘长江的例子,与其说是对男性的歧视,不如说是对「矮」的歧视。潘长江一出现,观众就知道又要拿他矮穷挫的特征来说事,而并非拿他「男人」的身份来说事。

再进一步,这是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大体但不完全等同于对女性歧视)所造成的固有印象——如同2015 年央视春晚是否对女性等群体有歧视?傅渊的回答 中所说:

说是歧视女性,实际上性别歧视更恰当一点。有人说你们激动什么,潘长江的身高不是也被调侃了么人家也没说什么,但这恰恰也是性别歧视的体现——“男性就应该身材高大女性就应该窈窕妩媚其实是同一件东西。当我们认为某些特征是女性固有的时候,往往就默认了具有这些特征的男性缺乏男性魅力。


反观之前问题所针对的「歧视女性」的几个梗。二十块钱卖女儿梗,这是不是在拿「女儿」的身份来说事呢?只懂得溜须拍马的女领导(还顺便暗示她和上级勾勾搭搭)vs. 业务能力强的男下级,你认为是否暗示「女」领导上位不是因为业务能力高而是别的依靠别的手段呢?最糟糕的是,这些小品最终的落脚点却不是反驳这些错误的固有印象和价值观,而是一带而过,将其默认,然后宣扬了别的观点(比如反腐)。

为什么人们通常讨论「歧视女性」而非「歧视男性」?一个文明社会的共识:对待弱势群体的嘲讽要非常小心,因为很多时候,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不能公正的看待和对待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嘲讽的某些「梗」,往往是一些错误的固有印象和价值观,而嘲讽作品本身又会反过来加深这些固有印象和价值观。全球范围内(在各种社会权利上)处于优势地位的男性,通常不会遭遇对性别本身的歧视(即人们不会因为你是「男人」而认为你低人一等),而是因为其他的「弱势特征」遭受歧视(比如矮、丑、残疾、社会身份不高——这些因素往往与性别不相关)。

女性的待遇则完全不同——女性不但会遭遇因为性别本身而带来的「低人一等」的判断,而且还同时遭遇对「弱势特征」的歧视。女神 vs. 女汉子 就是这样一个小品,不但否定了「剩女」(反观男人就是「钻石王老五」),还用跟「女神」的对比,嘲讽了矮胖穷等弱势特征——最可笑的是,小品最后的反转不是否认这些错误的价值观,而是落在了「虽然你这个女人如此的糟糕,但你还有朋友支持这个糟糕的你」。这就是典型的,小品默认和加深了社会中错误的固有印象以及价值观——而这些年的春晚都存在这个糟糕的倾向,今年尤甚。

先说到这吧,再说下去就跑题了。

其他的话我还是写在女性那个问题回答中好了。

择日匿。

(编者:以下是该作者在“2015 年央视春晚是否对女性等群体有歧视?如何评价?”中的回答)

 

作者:Hasuran Li

 

本来只想围观的,但有人邀请我回答这样一个问题:2015春晚是否对男性等群体有歧视?如何评价?写了答案,收不住笔了,索性也答一下这个问题好了。

央视春晚是否存在对女性等群体的歧视?当然有

有很多人举潘长江的例子来反驳,说男性也被歧视你们怎么不说。我个人认为,潘长江多年来的形象,与其说是对男性的歧视,不如说是对「矮」的歧视。潘长江一出现,观众就知道又要拿他矮穷挫的特征来说事,而并非拿他「男人」的身份来说事。

再进一步,这是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大体但不完全等同于对女性歧视)所造成的固有印象——如同傅渊的回答中所说:

说是歧视女性,实际上性别歧视更恰当一点。有人说你们激动什么,潘长江的身高不是也被调侃了么人家也没说什么,但这恰恰也是性别歧视的体现——“男性就应该身材高大女性就应该窈窕妩媚其实是同一件东西。当我们认为某些特征是女性固有的时候,往往就默认了具有这些特征的男性缺乏男性魅力。


反观春晚小品中跟女性相关的几个梗。二十块钱卖女儿梗,这是不是在拿「女儿」的身份来说事呢?只懂得溜须拍马的女领导(还顺便暗示她和上级勾勾搭搭)vs. 业务能力强的男下级,你认为是否暗示「女」领导上位不是因为业务能力高而是别的依靠别的手段呢?最糟糕的是,这些小品最终的落脚点却不是反驳这些错误的固有印象和价值观,而是一带而过,将其默认,然后宣扬了别的观点(比如反腐)

讽刺本身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默认某些观点才是糟糕之所在


展开来说,为什么人们通常讨论「歧视女性」而非「歧视男性」?一个文明社会的共识:对待弱势群体的嘲讽要非常小心,因为很多时候,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不能公正的看待和对待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嘲讽的某些「梗」,往往是一些错误的固有印象和价值观,而嘲讽作品本身又会反过来加深这些固有印象和价值观。全球范围内(在各种社会权利上)处于优势地位的男性,通常不会遭遇对性别本身的歧视(即人们不会因为你是「男人」而认为你低人一等),而是因为其他的「弱势特征」遭受歧视(比如矮、丑、残疾、社会身份不高——这些因素往往与性别不相关)。

女性的待遇则完全不同——女性不但会遭遇因为性别本身而带来的「低人一等」的判断,而且还同时遭遇对「弱势特征」的歧视。女神 vs. 女汉子 就是这样一个小品,不但否定了「剩女」(反观男人就是「钻石王老五」),还用跟「女神」的对比,嘲讽了矮胖穷等弱势特征——最可笑的是,小品最后的反转不是否认这些错误的价值观,而是落在了「虽然你这个女人如此的糟糕,但你还有朋友支持这个糟糕的你」。这就是典型的,小品默认和加深了社会中错误的固有印象以及价值观——而这些年的春晚都存在这个糟糕的倾向,今年尤甚,吃相太难看。


8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小品则好很多。回忆一些经典小品,记得曾有一个小品宣传男女平等,描绘产房的两家人,丈夫之间争论「生男生女都一样」这个观点。小品既嘲讽和教育了只愿意要儿子丈夫A,也嘲讽了口是心非的丈夫B,最终通过一系列嘲讽和反转,成功向观众传达了「生男生女都一样」这一性别平等的一大重要基础。

有人说喜剧作品最终都要靠恶趣味取胜。有些喜剧作品的确是靠恶趣味取胜,但这类作品我们通常认为其难登大雅之堂。一些著名的外国comedy shows专讲色情梗种族梗(观众均为成年人),难道春晚也要模仿一下?不妨看看白宫晚宴邀请的comedian讲的都是什么,在那种场合中难道也能靠色情梗和种族梗取胜?按照这等理论,春晚怎么不上脏口二人转呢?

再者也并非所有的喜剧作品都要依靠恶趣味。如今网络如此发达,优秀的作品随便你搜来看——远的不说,就说说曾经的春晚,经典的相声小品(我当然不是说赵本山和近些年姜昆等人的作品),哪一个是依靠恶趣味脱颖而出的?赵丽蓉老师的小品讽刺的是什么?是做虚假广告的奸商;陈佩斯、朱时茂又何时踩着弱势群体的脑袋说事?再说说相声。相声以往讲究说学逗唱,且不说马三立等老艺术家,就看看广受欢迎的2014年北京春晚苗阜、王声的《满腹经纶》,可是靠嘲讽弱势群体取胜的?再看看今年《我忍不了》这个相声,不是命题作文把?讲的是个什么鬼?从头到尾嘲笑胖子。苗阜王声今年春晚的相声明显是命题作文,也就不提了。

央视春晚有没有对女性的歧视?当然有,央视春晚近些年来还常有对其他弱势群体的歧视。赵本山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让观众错误地认为嘲讽弱势群体在喜剧作品中是正确的、毋庸置疑的。今年央视说不上低俗作品而拿下了赵本山(真实原因你们懂得),无法再自打脸面嘲讽农民和残障人士,于是一转风向,拿女人和胖子下手了——这难道不是低俗依旧?

如同 @单缸12涡轮 所说,春晚的这种肆无忌惮拿弱势群体开涮的风气起到了很坏的示范作用。作为一个起码大半个中国都在看的节目,它不但让三观尚未形成的儿童模仿欺辱弱势群体的桥段,还让许许多多成年的观众认为这种行为是正常的(看看这个问题下面的某些回答),这类玩笑是可以广泛接受的。可以说,春晚近些年的语言节目,就这一层面而言,是实打实的一种倒退。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5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坏蛋叔叔 2015-02-19 21:32
    我觉得反观一下,现在什么人还会自己很主动地愿意去看央视的春晚呢?就是那种,自己惦记着要看,或者觉得不看就少了什么一样的这种人。这里面有一部分人,跟他们讲这些感觉没有用的……4个小时的节目里,明说全国各地和谐一家亲,暗里讥讽嘲讽各类人群,各地人群,关键是还用一口特别浓重的方言腔……N年不看了,早点关闭吧
  • 鸽子男何小西 2015-02-19 22:03
    绝大多数时候我觉得女权主义者很可怕,她们更加像新中国成立时期那些“进步妇女”,成天给人扣帽子打右派斗左派。以后都不能开“人类”玩笑了,不然就是种族歧视,人类歧视。
  • 北京同志中心 2015-02-21 17:53
    坏蛋叔叔: 我觉得反观一下,现在什么人还会自己很主动地愿意去看央视的春晚呢?就是那种,自己惦记着要看,或者觉得不看就少了什么一样的这种人。这里面有一部分人,跟他们
    4个小时的节目里,明说全国各地和谐一家亲,暗里讥讽嘲讽各类人群,各地人群,关键是还用一口特别浓重的方言腔……

    一家之长啊。
  • 北京同志中心 2015-02-21 17:55
    鸽子男何小西: 绝大多数时候我觉得女权主义者很可怕,她们更加像新中国成立时期那些“进步妇女”,成天给人扣帽子打右派斗左派。以后都不能开“人类”玩笑了,不然就是种族歧视
    不排除你提到的情况。但在平等包容的理念下,他们(不只是她们)的观点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 坏蛋叔叔 2015-02-22 20:41
    北京同志中心: 4个小时的节目里,明说全国各地和谐一家亲,暗里讥讽嘲讽各类人群,各地人群,关键是还用一口特别浓重的方言腔……

    一家之长啊。
    是啊,还好南方已经基本没有人看了。反正我今年过年回家,没有听到一个人谈及春晚,也没有人看。让春晚继续飞在祖国北方大地吧。。。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