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京
分享到:
9已有 598 次阅读  2017-08-08 23:40


分享 举报

——觉不觉得跟同乡人谈恋爱好像近亲繁殖?

这是是狮兄问的。当然,我知道,事实上既不是近亲更不会繁殖,但仍感觉这个比拟很神,或者说很神经病。

于是问题转手提给某学长。学长回答;感觉土土的,因为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天天都说方言,缺少正式感,而说普通话感觉就不一样了。

我和狮兄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方言,因为我们都是北京孩子,从小讲的是普通话,或者更准确地说——从小讲的是很难和普通话区分的北京话。狮兄说,以前希望对象也是北京的,这样交流起来很方便,共同话题多;但出去看过世界以后,就觉得和一直在北京生活的人没那么多话题可交流的了……狮兄又说,随便找个什么地方的人吧,与北京不一样的地方,两个人可以交流不同的经历。

某学长剖析:这反映出他的自我逐渐独立、内心逐渐封锁的过程,从期待与恋人分享共同的成长经历,发展为期待与恋人分享不同但或许共通的经历,交流内容也由具体而趋向抽象……

和某学长聊起边疆情结,萨满教,达斡尔语,玛纳斯,嗡嘛呢呗咪吽,诸如此类。与边疆的少数民族相处是怎样的体验?如果彼此都能在现代性的秩序下参透对方的跨文化背景,那么这种交往确实会使双方的知识结构、思想体系更为多元丰富。我倒觉得更像是与日常生活(特别是建立在既有经验基础上的观念)之间划开一段陌生化的距离,类似爱德华·萨义德所阐释的成为知识分子的诸多条件之一。

学长说起工作,最后的话题还是落回北京。学长说,审改稿件时遇到边疆地区报来的稿子,肯定忍不住要优先推送。或许稿子不一定多出色,但考虑到那里开展工作不易,所以还是想尽量扩大宣传。与之相比,北京的稿子确实写得好,不见得是工作多出色,但是摆事实讲道理都特别透彻。后来,学长说起本科时在北京实习,那是2008年春天,北京的地铁线路还没这么多,公交线路也没这么短。唐家岭还不是历史,行政副中心也还是未来。抬头看南三环上空的蓝天红日,疑惑自己以后会不会一直留在这里。其实那时感受到的北京似乎更显纯粹,与个人经历相关,与日常生活更相关。所以那时热播的会是《奋斗》,而不是《人民的名义》。

想起陈平原教授提北京学概念时曾指出这个概念确立之难,因为地方史和国家史大量重合。后来陈平原在别的文章里也说,这个地方的学者似乎更多地关注国家与世界,有意忽视脚下的北京。

同样在北京,去市属单位和国家单位工作,体会就不一样;去本地企业和外企工作,肯定也不同。学长毕业后确实去了国家部委。而我此前实习的经历也类似。关注雄安新区多过关注京津冀一体化。故乡的存在感稀薄。学长说,如果有机会去援藏援疆,或去基层挂职锻炼,那么每次探亲休息,肯定又能重新亲近你的故乡,你的北京。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