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你好,北京再见!
分享到:
1已有 494 次阅读  2018-02-07 23:53


分享 举报

从未离开北京这么久。下了高铁,听到周围的北京口音,恍惚了好一会儿。肚子不饿,却就近去了南站的汉堡王,守着套餐呆坐着,行李堆在脚边,人缩在角落里的座位上,听店里的服务员说话,北京音,普通话。

自己不像北京人,也没那么认同老北京的文化风俗,倒不是对这座城市有什么意见或偏见,只不过自己更希望和周围环境划开距离。

以前和某学长聊起过故乡/北京的话题,后来聊到了边疆情结。萨满教,达斡尔语,玛纳斯,嗡嘛呢呗咪吽,诸如此类。与边疆的少数民族相处是怎样的体验?学长认为,如果彼此都能在现代性的秩序下参透对方的跨文化背景,那么这种交往确实会使双方的知识结构、思想体系更为多元丰富。我当时以为,那似乎更像是与日常生活(特别是建立在既有经验基础上的观念)之间划开一段陌生化的距离,类似爱德华·萨义德所阐释的成为知识分子的诸多条件之一。

现在明白,其实是北京这座城市一直在惯着我,一直在包容我几乎不带口音的普通话,包容我形似异乡人的身影,特别是,包容我刻意的距离感。

去外地读书,知道是场放逐,其实更希望是种淬炼。然而,985也好双一流也好世一大也好,终归不是故乡城市那种惯着自己的环境。与日常生活划开的距离,不断被周围环境侵袭,仿佛在给之前的讨论补充新的注脚。不懂方言很麻烦,当异乡人也不容易,不过最可怕的还属本科非土著的身份。“你本科不是本校的啊?”不是。“那你本科是哪儿的?”呵呵。

踏实读书,安心学术,超然物外,云淡风轻——不对,真能如此就不是放逐了;

踏实读书,安心学术,痛定思痛,突出重围——也不对,这样背离淬炼的本意;

踏实读书,安心学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bingo!真适合这所学校。

于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以为我也要考公务员。导师在课上提到:20世纪初官场小说的流行与21世纪初反腐小说的流行,二者表现异同、内在关联以及外在缘由等都颇值得细究。我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看到同师门的在职研究生。其实省直机关的干部比国家部委的主任科员更像领导。

后来看到导师和本科生在操场踢球。如果我真是本科土著,那我也曾和导师一起驰骋吧?后来发现又不是——学校操场修施工维修多年,今年才修好。

在操场外站了一会儿,我突然决定:下学期继续放逐,不过不在这里了。

决定做得仓促,不过实践起来没那么困难。期末考试后,去郊区校区参加了一场活动。结束后,我趴在教室桌子上睡着了。等醒来走出教室,意外看见飘雪。上高铁前去中国银行换外币,柜员提醒我地震的消息。无所谓了!春节过后,将是一场更漫长的告别,而且告别的不只是北京。心理上的距离,继续借助地理上的距离实现。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