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有什么事,非要嚎啕大哭不可?——陈文茜
分享到:
5已有 420 次阅读  2016-03-16 09:56


分享 举报

陈文茜:有什么事,非要嚎啕大哭不可?



文 | 陈文茜


什么令你迷茫?

你可以很快列出一串清单


什么令你愤怒?

名单更长


什么令你快乐?

答案可能犹豫不决


去年过世的文化人、“美食作家”王宣一,在她的书《国宴与家宴》中写到她的母亲出殡,家人如何以复制一场“家宴”来悼念母亲:

 

“母亲过世后出殡那天,我们并未依习俗到庙里摆素席,而是所有临终时陪在她身边的子孙们,联手做了一场家宴,将母亲宴席中常见的菜肴一一做出来……那天酒量称得上都还不错的我们,几乎都有些醉了,但我们谈笑如常,就像她的菜色,所有深沉的悲痛,都像那只不起眼的茄子,深藏不露,以家常的姿态呈现出来。可是我们都知道,母亲风华一时的国宴家宴随着她的故去,再也不会原味重现。”

 

人生不能预约。佛语所述的“无常”,我们听来“平常”,一旦发生,往往迅速地掉入黑暗深渊,爬不出来。



如何脱离黑暗?


伊壁鸠鲁曾经列出他的快乐清单:品尝美食、聆听美妙的音乐,看见美丽的事物、性的欢愉,还有哲学式的思索。

 

哲学通常与禁欲苦修连结,伊鸠鲁则毫不犹豫地将“快乐”加入哲学的行列。他认为人免不了坠入痛苦的深渊,例如死亡,朋友的出卖,爱情的欺骗……某些痛苦未必能完全依赖冷静的理智分析克服,此时美食、美妙的音乐、美丽的花朵与风景,正如头痛生病时寻找医生开个暂时止痛药方,它是一种转移——把人从最深的痛中拉出来,然后再以“哲学式的思辨方式”引导人们得到真正的释怀与快乐。

 

鸠鲁开的处方竟与王宣一悼念母亲的聪慧方式答案相符。整整横亘2350年,科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但人性不会变。没有谁是“生命高手”,快乐是一辈子的学习。遇到逆境换个角度思考,换个方式度过,为自己或所爱的人插一盆花,写一首诗,与家人合煮一桌菜。每一个“伤心”都因为它背后包含了某种“爱”,把其中的“爱”发展成欢愉的仪式,然后从“伤心”里,慢慢优雅地走出来。



许多事,不是非嚎啕大哭不可。

 

“一个真正了解自己黑暗面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无视于此,且对自己的黑暗不自觉的人。”

 

学习快乐这门功课,是一条既长又弯曲的道路。它不教你成为终生笑匠,那只存在于卓别林剧场;而是如何面对人生,面对自己。面对人生一路走来不可避免的挫折、创伤、心碎、困顿、恐惧,面对亲人逝去,以及冷静地面对自己的死亡。

 

“愉悦派哲学家”们为了凸显什么是快乐的条件,什么不是,曾列出一个简易表格,我大致抄袭如下:

 自然且必要的:朋友、自由、思想、食物、庇护、衣服。

 

 自然却不必要的:豪宅、私人大浴室、盛宴、仆人。

 

 不自然也不必要的:名望与权力。

 

根据这份快乐表格,我们很快地发现现代人不快乐的理由。现代人除了相信爱情会带来快乐外,还相信金钱等同快乐,奢华则等同快乐的极致。昂贵的物品,以一种商业广告的宣传模式渗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相信物质的拥有,代表着宣传上所象征的古典、高人一等、时髦、微笑及幸福。奢华物质的憧憬,取代了现代人的心灵重整,模糊了人与知识、自省之间的关系。

 

而精神医学报告证明,自杀率与贫富几乎没有关联;在非洲只有他杀,或饿死,鲜少自杀。欧洲多的是在美轮美奂古堡中自杀的例子,奢华只是假象,无法使人免于伤害。

 

所有的苦难终会过去。



在我眼中两千多年前希腊哲人的快乐清单,少了“换位思考”这个快乐项目。


当我17岁外婆骤逝,回到严厉母亲的家时,我一度自怜以为自己是孤儿,结果我当起了孤儿院志工,马上明白我不是孤儿,日子好得很,只是给钱的妈妈“态度不好”;三十几岁一度饱受舆论骚扰,走避香港南丫岛,那里的人吃着濑尿虾,管你是谁;五十多岁再次遇到不可思议的人和事时,狠心地让自己一个人到纽约去流浪,用不到十天来想通怎么回事,还利用“微博”在中央公园玩了一次快闪,来了近百个朋友,雪地里一起吃热炒花生……

 

没有谁是生命高手。快乐,是一辈子的学习。

 

- END -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aunted 2016-03-17 08:53
    陈文茜的文章看得少,基本比较喜欢龙应台。
    不过这篇觉得挺好。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