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尔乃插标卖首的日志

看尔乃插标卖首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选择同志道路,彰显一种个人本位生活方式
分享到:
5已有 881 次阅读  2013-08-20 20:27


分享 举报

这两天时不时地在看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作者谈到中国文化,尤其是人际关系时经常说到“二人关系”的概念。中国人在谈到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将他置于一定的人际关系背景之中。介绍一个人,肯定会说是这是某某某的儿子,说到某某,又往往会说他老子是谁。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君臣、父子、母女、夫妻、兄弟、姐妹、祖孙、师徒这样的二人关系场中。因此,个人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自我主体,个人需要得到他人的定义才有意义,孤家寡人、孤男寡女似的生活方式是遭到排斥的。中国社会对一个中国人的成长要求也是牢牢地束缚在人际关系场中的。一个孩子从小会被要求好好学习,这是为父母争口气;之所以会有“人家的孩子”这种说法,也是父母在孩子互相对比中得出的结论,即孩子的成功与否,不单单是他个人的学识能力的成长与培养,还牵涉到父母甚至家庭的颜面。长大后,父母安排男婚女嫁又被视为终身大事而加以重视,中国人强调婚姻并不是强调个体独立于长辈生活的自由,而恰恰相反,这是承担家庭任务,延续家族血脉的开始。因此,一个人的生活目的和责任从儿子的为父母争口气变成了为了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都会和子女说,我们做爹妈的什么都不要,只要你能好好努力。这看起来固然伟大,甚至悲壮,但一方面作为父母他们的个体价值潜在地就被消弭了,为个人的生活而奋斗,为了夫妻双方的美好未来而打拼不够体现足够的正义性,唯有以孩子的名义,唯有以传承的名义,成年人的奋斗才具有了合法的意义。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自己需要仰事俯畜。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敢怀疑或反叛这一点,社会法则对你的审判是:对上不够孝顺,对下无责任心。

所以说,中国人活得累,没错。因为,我们很少真真正正为自己而生活过,我们始终活在别人的期待下,活在别人的理由中,老师的尊尊教诲,父母的殷殷期盼,子女的嗷嗷待哺,领导的咄咄逼人。中国文化基因里埋下的二人关系场,紧箍咒一般始终死死地钳制住一个人企图轻盈飞翔的翅膀。其实,如果一帆风顺,如此风平浪静地走完这一条几千年来中国人都飒沓而过的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不过,如果你的人生要求了你我去做出“不合时宜”,“与众不同”的道路,那么你完全有理由去为自己独立的个体而生活。选择同志生活,放弃异性婚姻的道路并非意味着与家庭的决裂,而是由家本位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目的转变为个人本位,自我本位。不结婚,所以个人的奋斗不牵涉到刻意地为了履行某一社会责任而完全不顾自身的殉道式的牺牲。但我觉得这种行为彰显出来的自由独立意味是高于它可能带来的实际效果的。即我们如果选择同性结合生活方式这一姿态本身,不是故意矫情地为了不承担责任,而是显示一种追求自由,一种“人人不拔一毛,而天下治也”的生存态度的。而这一态度又恰恰不是我们刻意能够决定的,所以我们只是顺应自然,自然而然地实践了这样一种西方式的个人主义生活态度。为了个人的幸福而努力,有何不可呢?完全合理而正当。这可能会被主流家庭社会视为白先勇笔下孽子式反叛,但是,这样的反叛式的行为又何尝只出现在同志人群中呢,异性恋人群中一样存在大量的看似无责任感的行为。

回过头来,说中国人活得累,是因为处处生活在人伦与集体关系定义的场域之中。在我们的文化中,任何以爱、关心的名义去做出的决定都是对的。我们的选择可能会得到家人以爱之名的严厉审判,这种中国文化带来的沉重的无奈,虽然积重难返,但需要我们去改变,去改善,吹去一股个人本位的清新自由之风。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otto123 2013-08-21 18:55
  • Adam要独立 2013-08-21 19:56
    一个国家的精神意志一旦形成,要改变绝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是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由意志的国家也不见得每个人都拥有所谓的自由。想改变思想就要从教育抓起,但是教育的方式又是由国家决定,由上而下的改革终究是换汤不换药,自下而上的革命短期内很难做到。所以吧,改变自己就好了。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