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走得通吗?
分享到:
42已有 2942 次阅读  2015-01-18 01:23


分享 举报

希格玛大厦,以前是微软,现在是腾讯,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这儿,但这里有条路,他们不知道。2010-2013年同心圆读书会也在这附近,我对这里非常熟悉。


 

早上我起晚了,急着打车去中医药大学参加sfbt亲子关系培训。在希格玛大厦北门拦了辆出租车,告诉他目的地,交代他“走四环快”。他习惯性的往西,上大路,我马上拦住了:

“往东有条小路,一直往北,和13号线平行,从中科院青年公寓东侧,可以绕到四环,这样没有任何红绿灯,车还少。”

 

师傅满脸狐疑:“这边有路吗?每次我到这儿,都从中关村东路上四环,没想过这边还能通。”

 

“要是走不通,算我自己绕路,钱照付。要是走通了,你跟我学了一条捷径,要给我50元学费啊。”

 

师傅知道这是玩笑,小心的开上了小路,果然很快上了四环,路上还没什么车。

 

他说这条朝北的小路,他路过很多次,因为路窄,且不知道走进去能否上四环,所以从来没有走过。我只是告诉他:能走通,他自己就走通了。

 

我想到最近几次读书会里,经常听到有人说:沟通有什么用呢,说了还是那样,反而惹得双方不快,慢慢也就不说了。

 

是啊,沟通这条路,走得通吗?

 

有赞友关注了我,过一阵子又取消,再过一阵子又重新关注,如此反复多次。我并不知道他那里发生了什么,但我看到他在通过这样的行动,诉说着潮起潮落的心情。


为什么用行动,不用语言呢?每个现象背后,都有值得理解的背景。


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小时候挨打的故事”--说明一下,这是个案,不能代表所有情况。

1.在家里墙上乱涂乱画。 

外国小孩:这是绘画天性的体现,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2.放学家长来接的晚了,自己先直接回家了。

外国小孩:这是探索精神的体现,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3.玩得一身全是泥土很脏的回到家。 

外国小孩:这是孩子的天性,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4.考试成绩不理想。 

外国小孩:人难免有失误的时候,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5.吃饭时掉的哪哪儿都是。 

外国小孩:告诉他不能浪费,都捡起来吃了就好。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6.和父母意见不统一,发生争执时。 

外国小孩:大家公平讨论,各抒己见。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外国小孩”从小通过鼓励、正向教育、公平讨论来解决问题,沟通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强。

“咱小时候”灌输的是,父母就是对的,不听就挨打,孩子打不过就跑,用行动替代语言。

因言获罪,行胜于言。

 

有的人,小时候父母比较强势,孩子说一句,父母说十句,哪里说的过大人。自己的心声很少被他们听到,沟通的结果往往是自己委曲求全,服从对方。如果和他说,咱们聊聊吧。他的第一反应是,又要让我听你说话,我好累。

 

有的父母特别擅长讲道理,习惯性的忽视孩子作为人的主观情感,在我们这期读的书《不要用爱控制我》里,把这种重视理性,忽视人的主观情感的教育,称作:分裂把情感从内心中分割出去,只留下理性的部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喜欢讲道理,重逻辑,轻感性。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如果不承认自己的道理和自己的主观需要有关,认为自己是对的,那2个道理如何辩得出更亲密的关系?当时气的不行,非要争个明白。分手之后,再让他回忆当时争的什么来着,很多人很努力的回忆,然后尴尬的笑笑说:真记不得了,当年真傻。

 

有些人对沟通非常抵触,有了矛盾不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出轨或走人。在他们心里,说是无用的。你懂,就自然会懂。不懂,我怎么说都没用--深深的无奈。有人用“拈花微笑“来给这样的自己合理化。这个典故发生在佛祖和大弟子迦叶尊者之间,这2位都是修炼得很通透的人。

 

所以,首先是了解自己,修炼自己,疗愈自己,自己的改变会让沟通变得越来越顺畅,而不是企图改变、指责和控制对方像那些强势的父母,后者不是沟通,是控制。

 

1.18是这期读书会的最后一次,我想接下来办一期“童心缘--童年小组”,每个人提出一个自己的场景,在自己的和别人的情境中,实实在在的演练。

 

当我说:沟通是可以让两颗心靠近的,曾经满怀疑虑的你,会相信吗?这可不像出租车找路这么简单。路不通,大不了折回来,损失的是几分钟和几块钱。沟通失败,对有的人来说,意味着恐惧,羞愧,委屈,自卑,关系的疏远甚至破裂。可是不沟通呢,关系也很难往前推进。于是,有人就这么宅着,努力工作着,看一些孤独方面的书,学习和自己相处,告诉自己:孤独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确实很重要,但沟通和建立亲密的能力,也同样重要。

 

沟通的两端,是我和你,沟是客观的事实和环境,沟里的水是我们的关系。我,你,事实,关系--这4个要素都需要重视。


每个人都带着墨镜,眼中的世界色彩都不同。首先认识自己,弄清自己说话时戴的墨镜。有一次,我怎么都看不清手机屏幕,我忘了戴着墨镜,先怀疑阳光太强,蹲在树荫下,看不清;又怀疑手机亮度无意中调低了,调了半天还是看不清。后来发现是墨镜的事儿,摘掉之后,马上清楚了。


看清了自己,才能比较好的看清对方和客观事实。这第一步,就卡住了很多人。在《不要用爱控制我》的第六章提到自我包含的4个部分:感觉、知觉、直觉和思考。

 

2个人都能把自己说清楚,并抱着多元、开放、接纳的心态,“沟”自然就通了。

 

有人看到别人和父母出柜成功了,原来这条路是走得通的,心里开始活动了。有人还是犹豫,我的父母很保守,和他们的父母不一样的。当看到同样保守,更加保守的父母,经过一番折腾,最终也接受了孩子,心里开始活动了。最起码,有人开始意识到:我认为我父母很保守,我认为他们保守就很难成功,可能是我害怕如此高难度的挑战,我害怕冲突,我不知道如何面对,我不想让父母难过,我觉得我需要为父母的感觉负责,因为我主观的认为他们自己没有承受痛苦的能力,我宁愿付出遮掩自己人生的代价。


难办的是这样的情况,他会找失败的案例:看,失败的也不少吧,我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失败的考察是对自己的警醒,促使自己更加谨慎和周到,这是很好的能力。如果失败的搜集,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行动的正确,那可能是自己心中留下了童年太多失败、受挫后,可怕的后果。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6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大湖pure lake 2015-02-05 01:24
    古语之玄: 最近很累,特别是和妈妈聊天,总是聊到她对我的期盼,主要还是关于家庭和孩子,每次聊到这,我都会告诉她,我不想结婚,不会结婚,从一开始开玩笑的说,到最近很
    超市的肉买回家,马上放到冷冻室里。过几天拿出来,硬棒棒的一大坨。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要等多久才能化开呢?我真的很着急想切一小块做菜啊。可是,我只能等。过一会儿看一看,化了一点儿。过会儿又看,又化了一点儿。尽管我心里很急,但融化的速度,却不由我决定。

    我这样说,你觉得可以了吗?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