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初夏——20140604
分享到:
1已有 442 次阅读  2014-06-04 22:32


分享 举报

火红初夏——2014年5月读书小结
  
依照传统,5月算是正式进入夏天了,尽管地处南国,四月下旬就已经一身短打了。
  
夏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而孟仲季三夏中,大约是第一个月的夏天给我的印象最好。在北方,初夏时节,不至于太热,又脱去了厚厚衣服的羁绊,一切的都生机勃发。春天尚是少年,初夏就是刚刚长出肌肉的小伙子了。仲夏孟夏,稍失于暴热溽暑,更不提孟夏的酷热中,秋风已渐起。
  
说起家乡的初夏,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了。久在异乡为异客,离家乡初夏最近一次是02年在长春,还记得离开之前的那次大家集体出差,赶回时在高速休息了一下,正是傍晚时分,夕阳渐没,天边流云落霞,掩映着灰蓝色天空,风是清凉的带着田野里的新绿,在北方最好的时节告别。
  
期间也到过其他地方的北方,但那里又太过偏北,直到七月方才有夏日的光彩。
  
南国夏日没有这样的清爽,早早的就开始如火如荼。深圳在北回归线以南,五月末的时候太阳就已经当头而照。日光倾城,直射而下,影子在脚底被烤得缩成一团。夏天,在我心中的颜色是火红碧绿的。我喜欢(有空调和洗衣机的)夏天!
  
  
  
五月杂事很多,阅读量就下来了。
  
大半时间在读几本中医的书。四月读了刘力红博士《思考中医》后,便翻出了买了很长时间的罗大伦博士的几本讲古代中医的书。有好事者将刘罗二博士并称南刘北罗,听起来颇有武侠风味。当年罗博士在天涯上连载古代中医的故事,并随时解难答疑,看得有趣,后来看到他出书了,一出再出,出了三本,统统买下,买了之后却又弃置一旁,直到四月看了刘博士的中医书之后,才有重新捡起来。
  
三本书分别叫《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罗博士的书比刘博士的好懂的多。说人事而不是说医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但有一个问题在于,为了故事的好看和表现主人公的高风亮节,罗博士有时会直接替主人公代言,画公仔画出肠,直接连人家的内心独白都包办了——这个问题和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中一样,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明朝那些事儿挺好看,但总还是差一口气的感觉。如果是写虚构故事,当然没问题,但标榜的是历史或传记,就难免让人觉得用力过度。
  
当然这是小节,书本身还是有趣的。古代名医,都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信条的践行者,大医们都是儒者身份,菩萨心肠。而行医也绝非我原来想像的坐堂诊脉,按时收工,更多时候都是奔波山野,披星带月,顶风冒雪,上门出诊。所以当时有医家三宝:灯笼,雨伞,药箱。当时的医患关系虽然还没像现在这般激化,但也常有不尊医嘱擅变药房,以致医生回天无力的情况。而这些大医们更大的成就不是活人千万,而是著书立说,开宗成派,让中医这门古老的学问有继承发展,荫泽后世。
  
这里我其实有个疑问,虽然中医理论这么多年来是有发展的,但追根溯源,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仍是祖方,而且以伤寒论来说,几乎仍是无可超越的高峰,这么多年来大家不过是围绕张仲景的伤寒论来阐释发挥,能熟练掌握他的方子,便可济世救人。我不是说中医的固步自封,我所惊叹的是,张仲景身处那个时代,是如何总结出这么先进的方子以致后世可以一用千年,而黄帝内经,即使不是三皇五帝时的作品而是战国秦汉时期,但奠定基本理论后,也是百代不移的,完全不符合科技进化规律,奇幻一点,就只有穿越能够解释了。
  
当然我在四月的读书笔记中也说过,中医和现代所谓的科技不是一个路子,非要用现代的科技去解释,不是南辕北辙,也是削足适履,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刘罗二博士皆主张专心古籍,还是需要从古籍中再发掘更多的理论。这一点,我信他们。
  
现在很多反中医的是盲目的反,有些科学原教旨了。即使科学,也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事实就是,中医的理论虽然用现代科学无法解释,但实际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从书中看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医太依赖个人。同样的症状,比如发烧出汗,十个人可能有十个人的原因,中医的理论,需要对每个人按症施辨,效果固然神奇,但效率太低。而且遇到庸医的话,误诊的概率就较高。而西医(此处为西方现代医学的简称)的方法要简单直接得多,直接降温,可能无法达到100%的根治,但效率高得多,而且因为理论体系较为清晰明了,固然不容易出神仙国手,但出庸医的概率也低得多。类比来说,中医好像是手工业,每件产品收工打磨,好的固然是美仑美奂的艺术品,差的也就是废品了,而且产量低。西医好像是产品线,肯德基麦当劳肯定不算是美食了,但保证营养填饱肚子是没有问题的。手工业对工业化流水线,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中医对西医的颓势也就不难理解了。
  
更可恶的是现在群众大概有了闲钱了,开始讲养生,于是出了一堆不靠谱的养生大师,还都是打着中医招牌的,更是极品中医黑,雪上加霜。
  
说回书本,三本书讲了二十个左右的中医,读完之后,印象最深的只有傅青主,大概借了七剑下天山的光。而因为傅青主反清名人的特殊身份,其徒假托神仙之名传书后世,更有传奇色彩。
  
  
三联今年的春季美食专刊,我是当成书而不是杂志来看的。《春宴——节令,食材里的饮食美学》,搭配着热播的舌尖2来看,相得益彰,虽然已经是夏日来看春宴稍迟了些。七个地方的春宴美食,苏州,杭州,广州。泸州,惠州,徽州,还有唯一不带州的昆明。在生活家们的舌尖手下,饮食真的已经成为美学概念。金钱作为美食的基础当然不可或缺——当然有简朴的美食,但是如果到宴席级别,没有金钱做基础还是无米之炊。有人问野菜野味可以不费钱吧?但在工业化时代,追求野趣其实是最耗成本的奢侈——而野趣又恰恰是美食追逐的关键。除了金钱,更重要的时间,耐心与手艺。对美食的诸般挑剔,我不会说是矫情了,我确实没到那个档次,但是我相信有人是能分出中午的冲菜和傍晚的冲菜的不同,而这种人也不必是巨商大贾,更多的是日常百姓。
  
美食美文配美图,我都是半夜看的,口水流到全身脱水,我干嘛要如此报复自己……
  
  
《一首朋克救地球》,买了好几本伊坂幸太郎的书,一本一本慢慢看。这本是短篇小说合集,其实都算不上侦探小说了,说推理小说还沾得上边。还是伊坂幸太郎一贯的桥段,蝴蝶效应,几条线索并进,一件看似无关的事对另一件的事的影响,比如一首朋克救地球这篇小说,几个不得志歌手的最后一首朋克几十年后竟然挽救了地球。这种写法,最爽的百川归海的那一刻,一切恍然。
  
  
阿加莎的《ABC谋杀案》。我最爱写阿婆小说的读后感了,一句话,好看,没想到,匪夷所思。可以了,说多了就剧透了,而对侦探小说做剧透,是有损阴德的,为了死后超生,我劝有兴趣的人自己看吧 :-)
  
  
  
杂志,只看完四本,两本人文历史没有看完。
  
《华夏地理》,浙江专辑,厚厚一本。如今说起义务温州,大家想到的是小商品市场和炒房团,可当初都是文采风流,江浙学派的钟灵毓秀之地。而诸多五山十刹,更是禅宗诸派祖庭,惜乎毁于兵燹火焚,反而东渡扶桑求其历史。我们只以印度佛教因华夏文字保存为傲,但很多华夏文化却留待日本传承,不知是喜是悲。
  
《中国国家地理》,主打大理专题。但开篇的杏花专题更好,只是我实在不喜欢主编兼主笔单之蔷的文章,不知为什么,气场不对,他的文章,我一概不爱看。后面还有金川梨花专题与杏花呼应。蜂鸟专题和园丁鸟专题都很有趣。
  
《环球银幕》,有我喜欢的安妮来博维茨的迪斯尼梦真人摄影系列专题和女神Eva Green专题。
  
《孤独星球》,印度烤鸡块专题好。当然也有其一贯的优美文字。
“太平洋上的落日余晖——十二使徒岩探访”:从现代科学角度,十二使徒岩是沿海石灰岩长期受季风和海浪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奇观……因为最初这里一共矗立了十二根石灰岩石柱,故而将其比喻为耶稣的十二位门徒,“十二使徒”由此得名。但随着时间消逝,现在这“十二使徒”已经残缺不全,有几个早已不堪海浪侵袭而崩塌消逝,剩下的七八位门徒还在日复一日的执着坚守。
……
带到黄昏来临,太阳渐渐西沉,落到海天相接处便突然将整个海面照映成暗金色。浮光跃金的海面静静的等待着夜幕的降临。而雾气氤氲中的“十二使徒”则在海边默然矗立,落日余晖把他们在海中的身姿映衬得熠熠生光。在他们脚下,汹涌起伏的海浪正冲击着岩石,浪花飞溅,轰鸣不绝。
  
  
电影。
  
《舌尖上的中国2》,不是电影,也说几句。舌尖2还是很好看的,编导们很用心,片子拍出来也很打动人心。但问题是,这种打动过于刻意,完全不是舌尖1的时候那种浑然天成。有人评论得好,舌尖1是找到美食,再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舌尖2是找到一群有故事的人,再让这人顺便炒个菜。我觉得舌尖2还是被舌尖1的盛名所累。舌尖1成功了,本来是山间美女初上T台,大家喜欢的是那种璞玉天成,但到了舌尖2,美女觉得自己已经是名人了,一举一动都要带Pose了,说话也要句句带人文关怀了——刻意,太刻意了。
  
《归来》,单独喷过了,见链接:http://www.feizan.com/space-267290-do-blog-id-146846.html
  
《X-Men,逆转未来》,也单独喷过了,见链接:http://www.feizan.com/space-267290-do-blog-id-147878.html
  
《迷情站台》,英国片,BBC出品,为纪念同性恋合法化40周年的纪念片。虽说是纪念同性恋合法化的,但片中对同志世界不那么美丽的一面拍起来也是毫不容情。豆瓣上的剧情简介写得精彩,我就直接抄过来:
  
“电视电影『迷情站台』由BBC台在2007年推出,作为英国同性恋合法化40周年的特别场放映。编剧凯文·埃利奥特是英国文学最高荣誉奥利弗奖得主。电影撷取了伦敦同志的不同断面——从同性伴侣的宣誓仪式到各怀心事的老友聚会,从学校的写字间到酒吧夜店,从拘束的图书场馆到纵情的站台公厕...剧情、场景和人物如万花筒般旋转,千丝万缕的因缘际会牵扯出同志世界的忠诚与背叛,愤怒与残忍,放纵与克制,懵懂与觉醒。就像被上帝的指尖逐一点过,刹那间燃放又尽归于灰烬。流淌在片中的高低间急小提琴声,就像系千钧于一发,承受了三万斤的重量,然而却未断——处处提醒着我们什么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我从小是按照“好孩子”的模板长大的,一不小心长成了同志(注:这是玩笑),路线却还是没有变,所以,同志圈里的这些恶之花对我来说看上去还蛮有诱惑力,假如我对自己身份觉醒得早一些,可能倒也会尝试一下,但如今也只想和命中之选一起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了。
  
这部片子最让我感慨的还不是剧情,而是其中的两个演员,James Wilby 和 Rupert Graves。当年,在Maurice中两人是这个样子的:
 


  
  
现在在Clapham Junction中,两个人是这个样子的:
  
  

F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ck!
  
从当年湖畔船坞中的义无反顾到如今站台厕所中的勾搭未遂,从当年的明眸皓齿到如今的鸡皮鹤发,从当年的阳光灿烂到如今的猥琐淫笑,我恨时间!
  
加赠一张Rupert Graves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剧照,青春无敌,阳光不是照在脸上而是从脸上向外散发的。
  
惜哉,纵使夏日如火,毕竟红颜易老。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飞跃赞比西 2014-06-05 19:49
    《华夏地理》、《中国国家地理》这俩本我也看了,这期专题我个人观点觉得把大理介绍的太笼统了,一个地方一扫而过。
  • Icaros 2014-06-05 22:37
    飞跃赞比西: 《华夏地理》、《中国国家地理》这俩本我也看了,这期专题我个人观点觉得把大理介绍的太笼统了,一个地方一扫而过。
    是,这个专题给我留下的印象也不深。但小资们发现了大理现在有嫌大理太吵太商业化是没有道理的,他们就是商业化的最初原因。真的有资格抱怨的是当地人但反而没有听见他们的声音。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