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与鲁迅如何穿越时空
分享到:
已有 267 次阅读  2016-01-11 09:55


分享 举报

 

文字不像电影,调整一下机位就可以改变视角。在文字中转换视角需要考虑到地方就多很多了,句式是复杂还是简洁、用词是常见还是生僻、对种种事物的态度以及情绪的细节如何调整都要考虑进去。譬如大家提到萧红,都说她的文字是一种天真的儿童视角,但又很冷峻,似乎是一个局外人,笔下的故事影响不到作者的情绪。这样的视角是如何产生的呢,摘录《呼兰河传》中一段文字为例:

 

“房顶的草上长着青苔,远看去,一片绿,很是好看。下雨了,房顶上就出蘑菇,人们就上房采蘑菇,就好像上山采蘑菇一样,一采采了很多。”

 

这段文字,童趣十足,用词用句都是儿童口吻,仿佛一个小女孩兴冲冲地跑来讲述她所看到的一切。不是“远远望着”而是“远看去”,不是“明丽非凡”而是“很是好看”,不是“生长蘑菇”而是“出蘑菇”,不是“个个满载而归”而是“一采采了很多”。这种视角将读者带到萧红的童年,与叙述者共在时空,历历画面如在眼前。按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方式来说,这叫“不隔”。

 

再举台湾诗人杨牧的《奇来前书》中的一段文字来进行对比:

 

“我只知道那一带真的闹鬼,当然更没有勇气深入竹林去看个究竟。白天我不得已快步走过,黄昏以后我一径害怕那风吹竹叶的声音,也怕林后若隐若现的红墙”。

 

这段文字用词典雅讲究,是博学有才的知识分子陶醉而动情地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语调、节奏都可见出作者精深的学养与娴熟的文字功底。可是,读起来却丝毫没有恐怖气氛,那竹林是怎样阴森,作者是怎样慌张,仅从文字上实在看不出来,仿佛“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这原因就在于作者没有进入事件发生的时空,他太过清醒冷静,仿佛在转述另一个人的所见所闻一般,童年对于作者,已然远逝。

 

说道视角转换最经典的例子还是鲁迅的《故乡》,童年视角、成人视角灵活变换,却让人浑然不觉,毫不突兀。先看一段开头的描写: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是成年人回乡的视角,虽是写景,也是写人,可见出叙述者本人的心境。而且,这语调是冷峻漠然者的口气,内心堆了许多不可言说的经历。但是,当文章换到童年回忆时,视角一变,语言风格也陡然发生变化了。

 

“可惜正月过去,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这段文字用的词语活泼自然,纵然是离愁别绪,也不见开头那些“萧索、阴晦”等词,而只是“急得大哭”,可见作者的克制。如此写法,才让读者与作者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了遥远的童年时代。

声明: 本文及其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飞赞网立场。不当言论请举报